時光飛逝,轉眼已是一年,2016年對我來說是記憶猶新的一年,是拼搏奮進的一年,是銳意進取的一年;仡欉@一年,感慨萬千。從2016年3月做出考研這個決定,到最終取得了416分的成績,整個過程中我沒有想過放棄,而是堅持不懈,一路走到終點。
我本科就讀于黑龍江科技大學,報考了中央民族大學的社會工作專業。
英語學習任重道遠
我考研英語(二)的成績是79分。對于考研英語,單詞是基礎,我一直堅持用的詞匯書是何凱文老師的1575詞匯書。在單詞的基礎上,還要練習分析長難句,我用的教材是何凱文老師的長難句解析教材。
雖然我考的是英語二,但是前期我一直在用英語一的題目復習。我反復研讀了英語一的真題,在看解析的過程中摘錄出易錯的詞句,并嘗試分析每道題的出題思路和解題關鍵點。在暑假,我選擇留在學校跟著文都的強化班繼續備戰。暑期強化班的課程結束后,已經是10月份了,我開始真正準備英語二的考試,復習思路與前期一樣,主抓單詞、長難句和閱讀。歷年真題在復習過程中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我反復做了兩遍真題,分析了解題思路,總結了答題關鍵。在12月,我開始準備作文,用的是譚劍波老師的模板,同時我也根據譚老師提供的段落框架和句子,總結了一套自己專屬的萬能框架,用于各種形式的題目。另外,文都沖刺課程也讓我受益匪淺,譚劍波老師輕松幽默的授課方式不僅教給了我們很多實用的考試技巧和答題思路,也無形中幫我們緩解了緊張的備考情緒。
雖然在考前兩周我并沒有把太多的時間分配給英語,但是在整個備考英語的過程中,我也總結出了英語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前期單詞的積累和真題的反復研讀是關鍵。一篇真題閱讀從做題到對答案、翻譯閱讀材料、對照解析、整理詞句,再到分析答題思路的完整過程,可能需要長達3小時,雖然過程很煎熬,但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必然是英語水平的顯著提高。
接下來是考研政治的復習,我的最終成績是69分。對于抱著超過50分就好的憧憬的我而言,這個成績雖然不高,但是也出乎我的意料。我是從上完文都強化課后開始著手準備政治的,一直跟著蔣中挺老師、任燕翔老師的課程學政治,并完整的做了一遍蔣老師的800題。在沖刺階段,我重點背誦了蔣老師的《考研沖刺必備》和《備考寶典》。在考前最后一個月時,我每天都會花上4個小時的時間背這兩本書的內容,反復背誦直到滾瓜爛熟。沖刺課程發的是蔣老師的最后五套卷,這讓我獲益匪淺,我把五套卷所有的主觀題都反復背誦記憶,同時背誦了時事政治。
政治學習要講究方法
考研政治和英語的復習剛好相反,英語可以前緊后松,政治卻是前松后緊。復習越到后期放在政治上的時間就要越多,畢竟政治有50分的題是可以靠背誦得分。政治的學習就是理解和背誦,真題是用來研究的,而非用來做的,跟著蔣中挺老師和任燕翔老師的課程重點記憶課本,事半功倍,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專業課學習因人而異
最后說說專業課的復習,畢竟每個人所學專業不同,學習內容和方法也因人而異,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復習就好。我一共要考兩門專業課,社會工作原理是131分,社會工作實務是137分。我報考的學校規定了10余本專業課課本,壓力可想而知。因此,從2016年3月起,我就開始準備專業課,一直到7月把所有指定書目都讀了一遍,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看得多,忘得也多。
在9月返校后,我開始著手準備第一遍專業課的背誦,雖然摸不著頭腦,但我仍堅持每天背一章,逐漸進入狀態后,每天背兩章、三章,逐步增加。到11月下旬,我把第一遍全部背完。12月開始第二遍背誦,因為學業考試的原因,我開啟了三天背誦一本書的節奏,直到考前半個月,我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背誦專業課。其實,專業課的復習就是認真看書、理解知識點、記憶知識點,并要研究所報院校的歷年真題,利用空余時間多看一些相關專業論文和公眾號,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專業課復習的過程可以說是很枯燥,偶爾在樓道遇到同班同學會一起聊聊天、談談心,這幫我緩解了壓力,讓我繼續平心靜氣好好學習。
良好作息很重要
在考研備考過程中,作息要規律,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11點半吃午飯,12點半回到圖書館繼續學習,10月份之前還會午休一會,之后由于要學習的內容太多,就干脆放棄午睡了,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從中午到下午都在背誦課本中,一直學到晚上10點圖書館閉館,再回到宿舍洗漱休息。就我個人而言,每天晚上11點前必須睡覺,否則無法保證第二天的學習效率。但作息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生物鐘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式。
“考研成功=實力+心態+運氣”,沒有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從哈爾濱到北京,從一個普通二本院校成功逆襲為985高校,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感謝每一位幫助過我的朋友和老師同時也感謝自己的一路堅持。在此,我真心祝福每一位考研人都可以乘風破浪,用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絢麗篇章!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