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25日起開始網上預報名,這也意味著明年的考研大戰已提前拉開戰幕。然而記者注意到,眼下的考研學生除了人數特別多之外,還出現了青睞名校、崇尚熱門專業、緊盯北上廣等大城市以及考研為就業的功利化傾向。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當前這種情況,考生究竟該如何理性面對“考研”這一關?相關情況我們連線中央臺記者劉玉蕾:
主持人:又到了一年一度報名考研的時候,據了解參加今年研究生考試的考生達到了150多萬,這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為什么如今大家又開始扎堆考研了呢?
記者: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原因就能解釋清楚的。不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說:這當中高校、企事業用人單位、社會等各種力量結合到一起,在一種不由自主的動力之下共同推波助瀾就形成了考研熱。
大家都知道,現在每年高考錄取率在逐年增加,今年更是達到了72.3%,上大學已經成為大眾化的一種選擇,這也說明大學生已經不稀罕了,找不到工作的群體中大學生的比例也不低,因此用更高的學歷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成為不少考生的選擇。
而這種趨勢的擴大化,又進一步抬升了考研的價值。但這也意味著未來大家都是研究生畢業了,這時候又生發出更高的目標,到發達城市、考名校、上熱門專業,似乎這樣才能在比較中顯示出優勢。
主持人:如今考研也很瘋狂,很多高價考研班應運而生,還有很多的考生從大二就開始作準備。這些考生們到底該不該這樣來面對考研?
記者:至于說到選不選擇考研這是每個人的事,我們不能妄加指導。不過總有一些經驗可以共同分享。舉例說,有一些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是不是上研究生就值得審慎思考。就說現在坐在話筒前的主持人吧,這就專業性很強,要想得到業務能力的提升,只有走上實踐崗位。考研究生能提高你的知識架構、思辨能力,但未必能帶給你更多的實踐機會,因此我們可以在工作后繼續學習,而不一定非要在校園里完成。
還有的考生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近年來,考研經濟成了中國第二大“考試經濟”?佳袑W子們為了能在千軍萬馬中勝出,不得不“一擲千金”,上輔導班、買輔導材料,租房,投入上萬成本的都不在少數?疾豢嫉蒙狭碚f,自己的家庭能不能承受,考生應該做出判斷。
還有就是為自己定位,不要盲從,更不要看到別人報名校、名專業,自己就跟風。雖然社會上唯學歷論的風氣仍很盛行,但找工作還是要憑真本事。實際上,不少人認為名校的碩士,找工作等于加上了雙保險,但事實是:即使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也有找不到工作的,而一些普通的大專院校學生卻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干找到了令人羨慕的好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