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凝結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寓意深遠、精準傳神,也是學習申論必不可少的素材,能夠讓大家的申論在語言上更精彩,在內容上更豐富,在思想上更深刻。作為風向標的習大大就非常善于在講話中引用古詩文,立志于寫好申論的你,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引文:“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出處:《論語·季氏第十六》
釋義: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要修明文德教化招致他們。
原句: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引文:“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出處:劉勰《文心雕龍》
釋義:文章的變化受到時代情況的感染,不同文體的興衰和時代的興衰有關。
原句: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故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
3.引文:“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出處:白居易《與元九書》
釋義:文章應該貼近現實,貼近實際,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而寫,詩歌應該為了表達自己對某事的看法而寫。
原句: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4.引文:“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出處:韓愈《病中贈張十八》
釋義:形容文筆雄健,文章氣勢極大
原句: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談舌久不掉,非君亮誰雙。
5.引文:“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出處:趙翼《論詩》
釋義:詩文要與時俱進,日日更新
6.引文:“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出處:陸機《文賦》
釋義:將廣闊的天地概括進形象之內,把紛紜的萬物融會于筆端之下。意為寫文章要心有天地萬物,這樣才能格局開闊。
7.引文:“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
出處:楊萬里《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
釋義:閉門造車不是做詩之法,親近自然,投身實踐,詩文自然會成,意為作家必須深入生活。
原句:山思江情不負伊,雨姿情態總成奇。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
8.引文:“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
出處:李漁《閑情偶寄》
釋義:要想寫出能流傳于世間的文章,作者必須首先具有能夠流傳于世間的思想。
原句: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而后鬼神效靈,予以生花之筆,撰為倒峽之詞,使人人贊美,百世流芬。
9.引文:“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出處: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釋義:想要樹木長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穩固;想要使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原句: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10.引文:“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出處:沈宗騫《芥舟學畫編》
釋義:運用古人總結出來的創作基本法則,開創自己新穎獨特的創作局面。
原句:茍能知其弊之不可長,于是自出精意,自辟性靈,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不襲不蹈,而天然入彀,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傳后世而無愧,而后成其為我而立門戶矣。
引用時一定要做到精準,唯有精準才能出彩,否則只能是畫蛇添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