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多所高校的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研究生畢業延期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博士生,在個別理工類學校,博士延期率甚至高達90%,因此廣大研究生們甚至流傳:“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為何會有如此數量眾多的博士生不能正常畢業?延期畢業會給博士生帶來哪些困擾?為應對博士生大規模延期畢業的現象,高校在培養機制上做出了哪些探索?本期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
根據教育部2005年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由學校規定。在我國,大部分高校規定,碩士生兩至三年,普博生三至四年,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生等五年左右,超過學習年限則視為延期,碩士最長不能超過5年,博士不能超過八年等,實際情況各校會有一定差異。
那么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據《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預計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17978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僅為48987人,未正常畢業率為58.48%;2011年我國預計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25153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50289人,未正常畢業率為59.82%。國務院學位辦的全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數據庫顯示,2011—2012年,全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的平均學習年限達到4.3年。
(自從2003年起,教育部增加了下年預期畢業人數的數據,這樣根據真實畢業人數,我們可以計算出當年延期的狀況) 福建某文科強校對近五年的博士生畢業時間進行分析后發現,該校博士生按時畢業率不到40%。而理工類大學,博士生延期的現象就更加普遍了,上海某工科高校甚至曾有90%的博士生申請延期畢業。
為什么出現延期?
無法達到畢業要求,是導致大多部分博士生延期畢業的首要原因,一項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的調查發現。而博士生的畢業條件,主要包括科研成果和學位論文兩個部分。
大部分高校都對博士生科研成果有明確要求。如廣東某高校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間要達到至少有一篇英文論文發表、一篇論文被三大索引收錄、一篇論文署名第一作者、一篇論文以該校在校博士生身份發表這“四個至少”;上海某高校則規定,博士生在校期間須發表兩篇以上高水平論文,理工科博士生至少有一篇論文被SCI或EI收錄!”本┐髮W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在導師的幫助下,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基本都能夠完成,至少從我們文科來看,因為沒有發表科研論文而不能按期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相比之下,很多學生都是在學位論文上出現問題。
北京某高校在讀博士生周甜甜(化名)說:“我們的畢業論文不好做。有些同學的研究對象較為罕見,要去西北高原實地考察,動植物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周期,實驗必須跟著周期進行,想快也快不了,要是錯過了,可能就要等到下一年,3年內完不成學位論文很正常。”
“一些領域的課題存在客觀上的難度,導致實驗時間過長,或者要進行重新實驗,學生不得不推遲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這很正常。”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
此外,一些領域的課題存在客觀上的難度,導致實驗時間過長,或者要進行重新實驗,學生不得不推遲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鷰煴冗^高等問題則是導致博士生畢業延期率較高的第二大原因。
某大學一位博導在搬辦公室時問一個前來幫忙的學生:“你是我們學院的嗎?你叫什么名字?”該學生回答說:“我是您帶的學生。”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60多歲的知名博導,最多的時候曾經同時帶過40多名研究生。由此可見,研究生導師帶學生過多、師生間交流過少等問題被廣為詬病并非虛傳。調查顯示,我國每個博導平均要帶5.77名博士研究生,遠高于美國每名導師帶2至3個學生的比例。
對當前導師與學生的關系,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表示了質疑:“現在師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異,有些學生成為了導師的打工仔和勞動力,導師對學生的畢業論文卻并不是很關心。”
學生自身的各種選擇是博士生畢業延期率較高的第三大原因。
據了解,通過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等項目,國內不少優秀博士生都在讀博期間出國留學,因此延期畢業的現象很普遍。“還有一些博士生想把論文寫得更好,對這些可能成為國家優秀博士生的學生,學校會進行重點培育,導師會把這些學生的培養時間合理地延長到4年半,甚至5年。”南開大學某教授說。
與這些因為對自己要求高而選擇延期畢業的博士生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不少學生因為人生缺乏方向而延期。此外,還有一些博士生因生育、生病等原因推遲畢業。
延期之后的各種“傷不起”
對周甜甜而言,由于去年秋季沒有采集到有效的實驗樣本,無法在規定時間提交開題報告幾乎已成定局。雖然延期的原因是做科研必然要面對的偶發因素,但周甜甜還是感受到了越來越沉重的心理壓力。
“只有我們自己學院的人才能理解,因為客觀原因,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實現3年正常畢業。這一點,很多人包括父母、親朋好友甚至同學卻并不理解,他們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常常讓我覺得很焦躁。”周甜甜說。
對此,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社會期待。在西方,社會空間很大,來自社會、家庭和自身的壓力很小,雖然博士生延期畢業甚至淘汰的現象都很多,但之后他們會以各種方式進入社會。而在我國,延期畢業之所以會成為一種讓人擔憂的社會現象,就是因為大家對博士的預期過高,過于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看待博士生教育,功利性太強。”
而更讓延期畢業博士生不安的,是每天都會感受到的現實壓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