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大綱剛剛公布,政治名師已經第一時間對2012年政治考試大綱進行最全面、最精細、最深度的解析,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大綱修訂變化。2012年考研政治大綱延續2011年的知識點設置,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構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考研大綱出來之后,考生最關心的就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部分的變化原因和命題規律,以及在今后的復習中如何根據其特點展開復習。對新大綱的變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部分提綱挈領地給出考研政治復習的指導。
2012新大綱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的變化綜述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基礎性學科,是所有考研政治學科中靈活性做強的一門,因此,在命題規律上,往往非常注重考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2012年考研政治大綱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與2011年相比,基本保持不變。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章是馬原理的緒論部分,此章跟2011年大綱相比沒有變化。此章內容是馬原理部分的系統介紹,所涉及考點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考生復習過程中注意用復習選擇題方法進行復習,認真總結,提綱挈領,針對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的特性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部分進行識記性復習。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二章是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及其規律,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和辯證法結合的一個章節,也是我們要著重復習的重要章節。此章跟2010年大綱相比沒有明顯變化,只是將唯物論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改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通過變化我們可以看到,2012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這一表述側重從邏輯體系上闡述問題,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之所以是哲學史上偉大變革的原因,即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
除了唯物論部分,本章辯證法部分更是十分重要,內容和觀點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其他各個部分(唯物論、認識論和唯物史觀)之中,對于復習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都具有指導性意義。把握辯證法部分的邏輯結構,要注意三點:第一,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辯證法的范疇和基本規律都是對聯系和發展的進一步展開和深化。第二,對立統一規律提示了普遍聯系的本質內容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貫穿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第三,注意五對基本范疇的應用性,此點在2009年作為重點分析題考點出現。
從歷年考題情況看,每年都有選擇題、分析題出現,而且題量大。有的部分連續幾年都考到,如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及其辯證關系,矛盾一方面的發展以另一方面的某種發展為條件的原理,比如1999年單項選擇題第2題、2001年多項選擇題第16題,2002年文科多項選擇題第16題、2003年多項選擇題第16題和2004年多項選擇題第17題和辨析題第31題、2009年分析題34題,2010年分析題34題連續以不同形式進行考查過。總之,對立統一規律是這一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然出題,考生要認真復習知識點,提升運用能力。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部分,此章相比于2010年沒有明顯變化,考點邏輯順序與2011年吻合,考生在復習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需要清楚認識論部分的理論地位,即與唯物辯證法一樣,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命制分析題的重點,在2010年考研政治試卷中,就作為分析題考點出現。所以考點要提高重視度。
這部分的難點是認識的本質,考生需要區分唯心主義先驗論、唯物主義的兩種反映論,因為涉及到西方哲學部分,所以考生在復習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要多多注意系統總結。
本部分命制主觀題的重點有三個,第一個是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第二個是認識的發展過程,第三個是真理和價值,其中第一個考點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認真掌握。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部分相對于2011年沒有考點變化。這部分知識點命題形式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比如在2008年分析題中有一個問考到了唯物史觀,問題考點是人的本質問題。
在復習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考生需要理清邏輯順序,可以按照兩條主線來復習,第一條是社會如何發展,在這部分需要重點掌握社會基本矛盾所屬相關知識點,第二條主線是人如何發展,考點集中在人的本質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部分,考生在復習這部分的時候,需要注意命題設置,即多以名人名言的形式進行選項和題干設置。
另外,在復習唯物史觀部分知識點時,需要格外注意社會意識的三個構成成分,社會存在的三個構成成分和上層建筑的兩個分類,從歷年的考試分析中可以看到,這三個考點頻繁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選項多是用事例考查構成成分,需要考生認真辨別和分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