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僑大學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已公布,詳情如下:
華僑大學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
||||
備注:對考試大綱有疑問的,請直接咨詢相關學院研究生秘書 | ||||
院系 所碼 |
院系所名稱 | 初試科 目代碼 |
初試(自命題)科目名稱 | 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
010 | 公管學院 | 715 | 政治學原理 | 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歷史發展及其研究方法,國家的起源、本質、職能、歷史類型和發展趨勢,國家形式,國家機構,國家與民族,國家與宗教,政黨和政黨制度,政治團體,政治文化,政治文明與政治發展,國際政治。 |
716 | 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 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政治經濟學) | ||
719 | 公共管理學 | 無 | ||
815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基本要求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相一致,但更加注重考察其中有關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部分。 | ||
816 | 中國近現代史(含當代史) | 鴉片戰爭與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辛亥革命與君主制度的終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的新道路,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與全民族抗戰的展開,國民黨統治的崩潰與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 | ||
817 | 國際關系史 | 國際關系基本概念,近代和現代國際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格局與國際關系,冷戰后的過渡性國際格局,美蘇、美俄關系,中蘇、中俄關系,中美關系,歐洲的重振與發展以及一體化進程,美歐關系,日本重新崛起,第三世界新興力量登上世界舞臺,聯合國組織,北約東擴,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和變化,世界格局的新變化,影響當代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 | ||
818 | 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 |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包括哲學理論、政治學理論、教育學理論)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實理論研究 |
||
819 | 經濟學 | 經濟學是什么;資源配置與經濟體制;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消費理論;成本與收益;現代企業制度結構與目標體系;企業的生產與經營行為;信息與經濟運行;外部效應與公共物品;收入分配;貨幣與銀行;金融市場;就業與失業;通貨膨脹;政府調控;開放經濟;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 | ||
020 | 法學院 | 720 | 法理學與憲法學 | 1. 《法理學》:考生應全面掌握法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夠運用相關概念、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一些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試范圍包括:法學研究與法學教育、法學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生與發展、法理學概述、法的概念、法的淵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律體系、權力和義務、法律行為、法律關系、法律責任、法律程序、法的歷史、法律演講與法律發展、法的制定、法的實施、法律職業、法律方法、法與秩序、法與自由、法與效率、法與正義、法與人權、法與經濟、法與政治、法與文化、法與法治國家、法與和諧社會。 2. 《憲法學》:考生應全面掌握我國憲法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國家形式、國家性質與公民基本權利等內容,并能夠運用相關的憲法學概念、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我國憲政實踐中的一些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 考試范圍包括憲法學研究對象、憲法學的體系、憲法學的研究意義、憲法學研究的方法、憲法的概念和本質、憲法與憲政、憲法淵源、憲法典結構與憲法規范、憲法創制、修改與解釋、憲法慣例、憲法監督與憲法訴訟、憲法作用與條件、憲法的產生和發展、國家性質與國家形式、國家政權的階級本質、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政權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國家象征、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與義務的主體、憲法與基本權利、基本權利的類型、基本權利的保障與界限、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的關系、平等權、政治權利、精神文化活動的自由、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社會經濟權利、獲得權利救濟的權利、公民的基本義務、選舉制度概述、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選舉的民主程序、選舉訴訟、國家機構概述、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家主席、國務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特別行政區機關。 |
820 | 刑法學與民法學 | 1.《民法學》:系統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識,重點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自然人與法人)、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訴訟時效制度、人身權、物權總論、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債法總論、合同之債、侵權責任,并且能夠應用民法知識分析民事案例和處理各種民事爭議。 2. 《刑法學》: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屬性、刑法的特征、刑法的任務、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體系和解釋、刑法的效力范圍、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概念的意義、犯罪構成的概念、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犯罪構成的分類、犯罪客體概念、種類、犯罪對象、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共同犯罪概念及其構成、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一罪與數罪的概念、實質的一罪、處斷的一罪、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刑罰的概念、刑罰的目的、刑罰的體系、量刑的概念和原則、量刑的情節、量刑制度、刑罰執行、減刑、假釋、刑罰消滅概念、時效、赦免、刑法各論的研究對象、刑法各論的體系、罪狀、罪名、法定刑、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 |
||
030 | 文學院 | 721 | 中國文學史 | 1.中國文學史基本常識 2.中國古代文論術語與概念 3.中國古代文學主要流派 4.中國古代文學重要作家 |
722 | 古代漢語 | 1.文字、音韻、訓詁的基本常識 2.古代漢語常用詞釋義 3.古代漢語的句式分析 4.古文的閱讀與今譯 |
||
821 | 專業綜合(文學理論、中國現當代文學) | 1.文學理論術語與概念 2.文學基本原理及其運用 3.中國現代文學流派 4.中國當代作家作品 |
||
822 | 現代漢語 | 1.語音:漢語拼音、國際音標注音,音節結構分析,音位理論 2.詞匯:語素,構詞方式 3.語法:詞類分析,短語的層次分析,句類及句型,復句分析,標點符號的使用 4.修辭:詞語的錘煉,句式的選擇,對偶、比喻等辭格的運用,辭格的綜合運用 |
||
031 | 華文學院 | 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 1.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基本概念 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3.漢語史上的實踐和名著 |
|
專業綜合(文學理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 | 1.文學理論術語與概念 2.文學基本原理及其運用 3.中國古代、現代文學流派 4.中國古代、現代作家作品 |
|||
040 | 數學學院 | 723 | 數學分析 | 1、極限和函數的連續性:映射與函數;數列的極限、函數的極限;函數的連續性和一致連續性;函數和連續函數的各種性質。 2、一元函數微分學:微分的概念、導數的概念、微分和導數的意義;求導運算;微分運算; 微分中值定理;洛必達法則、泰勒展式;導數的應用。 3、一元函數積分學:不定積分、定積分的概念、性質和微積分基本定理;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關系;定積分的應用;反常積分的概念和反常積分的斂散性。 4、無窮級數:數項級數的概念、數項級數斂散的判別法;級數的絕對收斂和條件收斂;函數項級數的收斂和一致收斂及其性質、收斂性的判別;冪級數及其性質、泰勒級數和泰勒展開,傅里葉級數。 5、多元函數微分學與積分學: 多元函數的極限與連續、全微分和偏導數的概念、重積分的概念及其性質、曲線積分和曲面積分,反常積分。 6、含參變量積分: 含參變量正常積分、含參變量反常積分的概念、性質。 |
823 | 高等代數 | 1、 多項式理論:多項式的相關概念和基本性質,一元多項式的帶余除法,最大公因式的性質,多項式唯一分解定理。 2、 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行列式計算,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 及行列式的乘法法則。 3、 向量與矩陣:向量的線性組合和線性表示,向量組的等價,向量組的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向量組的秩,向量組的秩與矩陣的秩之間的關系。 矩陣的概念 ,矩陣的基本運算,矩陣的轉置,伴隨矩陣,逆矩陣的概念和性質,矩陣可逆的充分必要條件,矩陣的初等變換和初等矩陣,矩陣的秩,矩陣的等價,分塊矩陣及其運算。 4、 線性方程組:線性方程組的克萊姆(Cramer)法則,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條件,非齊次線性方程組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線性方程組解的性質和解的結構,齊次線性方程組的基礎解系和通解,解空間及其維數,非齊次線性方程組的通解。 5、 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非退化線性替換與矩陣合同,二次型的秩,慣性定理,二次型的標準形和規范形,二次型及實對稱矩陣的正定性。 6、 線性空間:集合與映射的基本概念,線性空間的概念與基本性質,線性空間的維數、基與向量的坐標,線性空間中的基變換與坐標變換,過渡矩陣,線性子空間及其運算,線性空間的同構。 7、 線性變換與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線性變換的概念和簡單性質,線性變換的運算,線性變換的矩陣,線性變換(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特征子空間,線性變換的特征多項式,矩陣相似的概念及性質,矩陣可對角化的充分必要條件,線性變換的值域與核,線性變換的不變子空間。 8、 歐幾里德空間:線性空間內積的定義及其性質 、 歐幾里德空間的概念 、標準(規范)正交基,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過程、 正交矩陣 正交變換及其性質 正交子空間、正交補及其性質,實對稱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對角矩陣,歐幾里德空間的同構。 |
||
050 | 土木學院 | 824 | 材料力學 | 桿件在拉、壓、彎、扭、剪單獨作用及幾種聯合作用下的內力計算、變形(位移)計算、截面應 力及強度計算、疊加原理及其應用、簡單超靜定問題及其解法、截面幾何特性計算、應力狀態與應變 狀態分析、強度理論及各自適用范圍、能量方法、壓桿穩定概念及臨界荷載等。 |
825 | 污染控制微生物學 | 1)微生物的形態結構 a: 原核微生物與真核微生物 b: 原核微生物的形態結構 c: 真核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及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應用 d:噬菌體的形態結構及繁殖方式 e:革蘭氏染色及機理 f:細菌的培養特征及表面帶電性 2) 微生物生理 a: 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及運輸方式 b: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及劃分的依據 c: 微生物的酶及影響酶促反應的速度的因素 d: 化能異養型微生物及化能自養型微生物的產能代謝的規律 e: 微生物有機物質代謝的主要途徑 f: 微生物純培養分離的方法及計數方法 g: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 3) 微生物生態 a:微生物在空氣、土壤及水中的分布 b:非生物因子及生物因子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c:群落的生態演替 d:生態系統的構成及功能 e: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 f:衛生細菌學檢驗原理及方法 4) 微生物遺傳和變異 a:遺傳信息傳遞的規律 b:微生物突變的機制 c:基因重組和基因工程的應用 5)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應用 a:污染物好氧及厭氧處理的微生物原理 b:水體的富營養化及生物脫氮除磷的微生物原理 c:水體自凈及氧化塘的工作原理 d: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應用 6)生物修復技術 a:生物修復技術的原理 b:生物修復的主要方法 |
||
826 | 工程經濟學 | 資金時間價值,投資、成本、收入和利潤,工程項目經濟評價方法,風險與不確定性分析,工程 項目資金的來源與融資方案,工程項目財務評價,工程項目費用效益分析,工程項目費用效果分析, 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房地產開發項目經濟評價,公益項目經濟評價,設備 更新分析,價值工程,工程項目后評價。 |
||
060 | 建筑學院 | 355 | 建筑學基礎 | 考試范圍:中國建筑史、外國建筑史、建筑設計理論。 |
729 | 城鄉規劃學基礎 | 考試范圍:中國城市建設史、外國城市建設史、城市規劃理論。 | ||
527 | 建筑設計(6小時快圖) | 6小時快圖 | ||
828 | 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 | 考試范圍:建筑熱工學、建筑聲學、建筑光學、室內空氣質量,建筑水、電、氣。 | ||
529 | 規劃設計(6小時快題) | 6小時快圖 | ||
070 | 材料學院 | 731 | 無機化學 | 物質的狀態,原子結構,化學鍵與分子結構,氫和稀有氣體,化學熱力學初步,化學反應的速率,化學平衡,溶液,電解質溶液,氧化還原反應,鹵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堿金屬和堿土金屬,銅、鋅副族,配位化合物,過渡金屬(I),過渡金屬(II),鑭系元素 |
831 | 有機化學 | 飽和烴(烷烴和環烷烴), 不飽和烴(烯烴和炔烴), 二烯烴(含共軛體系), 芳烴(芳香性), 立體化學, 鹵代烴, 醇、酚和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衍生物, b-二羰基化合物, 有機含氮化合物, 雜環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 ||
832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 固體材料的結構基礎知識,晶體結構與缺陷,材料的相結構及相圖,材料的相變,材料(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的結構特征,材料的力學性能 | ||
833 | 物理化學(工科) | 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系統熱力學,非電解質溶液,相平衡,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及其應用,電解與極化作用,化學動力學基礎(一),表面物理化學 | ||
080 | 化工學院 | 734 | 微生物學 | 微生物學發展史;微生物細胞結構與功能;微生物營養;微生物代謝;微生物生長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遺傳;病毒;微生物生態;微生物進化、系統發育和分類鑒定;微生物物種多樣性;微生物生物技術。 |
834 | 生物化學 | 氨基酸的分類和理化性質;蛋白質的共價結構和三維結構;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酶的化學本質及其組成;酶的分類和命名;酶的活力測定和分離純化;酶促反應動力學;酶的作用機制和酶活力的調節控制;核酸的發現和生物學功能;核酸的共價結構;DNA和RNA的高級結構;核酸的理化性質;糖酵解作用;檸檬酸循環;磷酸戊糖途徑;糖異生作用;糖原的合成與分解代謝;糖代謝的調控;生物氧化(電子傳遞和氧化呼吸鏈、氧化磷酸化機制);脂類的分解和合成代謝;蛋白質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謝;DNA的復制和修復;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轉運;細胞代謝調節網絡;原核與真核生物基因的表達調控;蛋白質工程。 | ||
835 | 化工原理 | 流體流動連續性方程和機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應用;流動阻力損失的計算;離心泵操作原理;離心泵特性參數、特性曲線及安裝高度的確定;篩分、過濾的原理和設備;過濾過程的計算;沉降分離的原理和應用;傳熱原理、傳熱速率方程、熱量衡算方程和對流傳熱系數的計算;蒸發操作原理、特點及節能措施;傳質過程的原理、特點;傳質過程操作線方程及物料衡算的計算;吸收操作的原理和傳質系數的計算;蒸餾操作的原理、塔板數及精餾操作過程的計算;傳質設備類型、特點;萃取操作的原理、三元相圖及過程的計算;干燥操作的原理、濕空氣的性質、干燥速度和干燥時間的計算。 | ||
836 | 環境學 | 環境學基本原理;人口與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物理環境;生物環境 | ||
837 | 水處理工程 | 水質指標和水質標準、廢水處理反應器及動力學基礎、混凝、沉淀與上浮、深層過濾、吸附、膜分離、廢水生化處理理論基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化法、生物脫氮除磷、廢水處理后的排放和再利用、污泥處理與處置 | ||
090 | 信息學院 | 741 | 大學物理 | 電磁學部分 (約75%) 電場強度,電場的疊加原理,高斯定理, 靜電場的環路定理,電勢的計算 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電容,靜電場的能量。 磁感應強度,畢奧-薩伐爾定律,磁場的高斯定理,安培環路定理,安培定律和洛侖茲力,磁介質中的安培環路定理和高斯定理。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自感和互感,磁場能量,位移電流的概念。 振動、波動和波動光學部分 (約20%) 簡諧振動的運動學方程,振幅、初位相和圓頻率,旋轉矢量法,同方向、同頻率的兩個簡諧振動的合成。 波動方程,能流密度, 波的疊加,駐波,多普勒效應。 光程差的計算,楊氏雙縫干涉,劈尖干涉,牛頓環。 單縫衍射,光學儀器的分辯本領,光柵衍射,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和馬呂斯定律,光的雙折射現象。 近代物理部分 (約5%) 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同時性的相對性,長度收縮和時間膨脹,質速關系,質能關系,能量和動量的關系。 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氫原子,波粒二象性,不確定關系,波函數及其統計解釋,描述原子中電子運動狀態四個量子數,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及電子的殼層結構,固體的能帶結構,激光的產生機理和主要特性。 |
841 | 光學 | 光的本性、光源、光譜熱輻射;幾何光學三定律。全反射在光纖中的應用。棱鏡的原理;色散;光的可逆性原理。直線傳播問題;費馬原理。共軸球面組傍軸成像。掌握成像公式;熟悉焦距公式;了解密接透鏡組,作圖法。共軸球面組傍軸成像;薄透鏡成像。光學儀器。波的迭加和波的干涉;兩個點源的干涉。光的衍射現象和惠更斯-菲涅爾原理。掌握矢量圖解法和菲涅爾波帶片的原理;光學儀器的像分辨本領。掌握光場的時空相干性對干涉場的影響;多光束干涉;法布里-珀羅干涉儀。衍射光柵;光的橫波性與五種偏振態,雙折射和晶體光學元件;偏振光的干涉及其應用;旋光現象。 | ||
842 | 電路 | 基本概念、電壓、電流及其參考方向,電阻、電容、電感、電壓流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電壓、電流關系,電功率和電能量,基爾霍夫定律。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簡單電阻電路的計算,星角變換,實際電源的模型及其等效變換,回路分析法,結點分析法,疊加定理,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和計算。線性電路的時域分析,一階電路的時域分析,初始條件,時間常數,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和全響應,自由分量和強制分量,穩態和暫態,階躍函數和沖擊函數。線性電路的復頻域分析;電路元件電壓電流關系的復頻域形式,復頻域阻抗和復頻域導納,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初始狀態的處理,用復頻域分析法計算較簡單的動態電路。正弦系統電流電路的穩態分析:正弦量的三要素、瞬時值、有效值、相位差、相量、相量圖,電路元件電壓電流關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導納,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正弦電流電路的有效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功率因素和復功率,簡單正弦電流電路的計算,含互感電路的計算,串聯諧振和并聯諧振,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簡單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計算方法。 | ||
843 | 大學物理(物電專業) | 1、電磁學部分 (約65%) 電場強度,電場的疊加原理,高斯定理,靜電場的環路定理,電勢的計算,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電容,靜電場的能量。 磁感應強度,畢奧-薩伐爾定律,磁場的高斯定理,安培環路定理,安培定律和洛侖茲力,磁介質中的安培環路定理和高斯定理。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自感和互感,磁場能量,位移電流的概念。 2、振動、波動和波動光學部分 (約30%) 簡諧振動的運動學方程,振幅、初位相和圓頻率,旋轉矢量法,同方向、同頻率的兩個簡諧振動的合成。波動方程,能流密度,波的疊加,駐波,多普勒效應。光程差的計算,楊氏雙縫干涉,劈尖干涉,牛頓環。單縫衍射,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光柵衍射,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和馬呂斯定律,光的雙折射現象。 3、近代物理部分 (約5%) 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同時性的相對性,長度收縮和時間膨脹,質速關系,質能關系,能量和動量的關系。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氫原子,波粒二象性,不確定關系,波函數及其統計解釋,描述原子中電子運動狀態四個量子數,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及電子的殼層結構,固體的能帶結構,激光的產生機理和主要特性。 |
||
844 | 專業基礎綜合(信號與系統、數字電路) | (一) 信號系統部分(75分) 1. 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用基本信號(單位沖激、復指數信號等)分解一般信號的數學表示和信號分析法;掌握LTI系統的數學模型(常系數線性微分、差分方程)、系統函數及模擬框圖等;掌握系統分析的時域法和變換域法。要求學生掌握信號與系統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熟悉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性質,對信號與系統的基本運算比較熟練;要求掌握信號與系統概念的工程應用:調制、采樣、濾波。 (二)數字電路部分(75分) 1. 基本要求 (1)掌握十進制代碼 、8421 BCD碼、余3碼和格雷碼的編碼方法;掌握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基本定律和基本規則;掌握邏輯函數的標準形式;掌握邏輯函數的代數化簡方法和卡諾圖化簡方法。 (2)了解TTL集成門電路和CMOS集成門電路的電路組成和原理;掌握 TTL電路和 CMOS電路的主要參數的物理意義、輸入輸出特性和輸入輸出等效電路。 (3)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掌握組合邏輯的競爭險象及消除方法。 (4)熟悉優先編碼器、譯碼器和數據選擇器的電路功能、邏輯關系和在設計組合電路中的應用。 (5)掌握觸發器的狀態轉換表、狀態轉換方程、時序關系;掌握主從和邊沿型JK、D觸發器和T觸發器的狀態轉換表、狀態轉換方程、激勵方程和時序轉換關系和各種觸發器的電路符號。 (6)學會同步時序電路的分析過程;掌握同步時序電路的設計方法與步驟, 了解寄存器、計數器和移位寄存器電路功能及應用。 (7)學會用計數器、移位寄存器實現控制器、序列信號發生器等常用時序電路的方法。 (8)了解半導體儲存器、可編程邏輯器件、數模與模數轉換器的原理和應用。 |
||
845 | 信號與系統 | 1、 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 信號的基本特性,信號的基本運算(翻轉、平移和展縮),階躍信號和沖激信號,系統的描述,系統的特性和分類。 2、 連續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 連續時間基本信號,卷積積分,系統的微分算子方程,連續系統的零輸入響應,連續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3、 連續信號與系統的頻域分析: 周期信號的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周期信號的頻譜,非周期信號的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傅里葉變換的性質,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連續信號的抽樣定理,連續系統的頻域分析。 4、 連續信號與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拉普拉斯變換,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單邊拉普拉斯逆變換,連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系統微分方程的復頻域解,RLC系統的復頻域分析,連續系統的表示和模擬,系統函數與系統特性。 5、 離散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 離散時間基本信號,卷積和,離散系統的算子方程,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離散系統的零狀態響應 6、 離散信號與系統的Z域分析: Z變換,雙邊Z變換的性質,單邊Z變換,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離散系統差分方程的Z域解,離散系統的表示和模擬,系統函數和系統特性。 7、 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 狀態空間描述,連續系統狀態空間方程的建立,連續系統狀態空間方程的求解,離散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系統函數矩陣與系統穩定性。 |
||
846 | 自動控制原理 | 《自動控制原理》:1.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2.控制系統的運動分析;3.控制系統分析的頻率響應方法;4.控制系統分析的根軌跡方法;5.采樣控制系統;6.線性系統的可控性和可觀性;7.線性系統的綜合(極點配置、狀態重構、解耦控制) | ||
847 | 電子技術基礎 | 基本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號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號的轉換,功率放大電路,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常用組合邏輯器件,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常用時序邏輯功能器件,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 ||
100 | 計算機學院 | 846 | 自動控制原理 | 線性系統的數學模型: 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 根軌跡法 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 自動控制系統的校正 非線性系統的分析 采樣控制系統 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法 |
848 | 微機原理 |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IA 32結構微處理器及其體系結構;80x86指令系統(086/8088指令系統,中斷類指令及PC DOS系統功能調用);匯編語言程序設計;主存儲器(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及特點,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主存儲器系統設計);輸入/輸出技術(微機和外設間的輸入/輸出接口,輸入/輸出的控制方式,DMA控制器8237A及應用,微計算機功能擴展及總線標準);微計算機的中斷系統(8086/8088的中斷機構;外部中斷;中斷的優先權管理;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可編程通用接口芯片(并行I/O接口8255A;串行通信接口;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8253/8254) | ||
849 | 數據庫系統原理 | 1.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2. 實體-聯系數據模型。 3. 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4. 關系代數與關系操作。 5.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6. 完整性約束。 7. 關系數據庫的規范化理論。 8. 數據庫設計的內容和方法。 |
||
850 | 數據結構與C++ | 《數據結構》:(1)數據結構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術語,抽象數據類型,算法時間復雜度分析(2)線性表:線性表類型定義,順序表示和實現,鏈式表示和實現(線性鏈表、循環鏈表和雙向鏈表)(3)棧和隊列:棧和隊列的定義、表示和實現,棧和隊列的應用(4)樹和二叉樹:樹、二叉樹的定義和基本術語,二叉樹的性質,二叉樹遍歷和遍歷的應用,樹、森林與二叉樹的對應關系,樹、森林的遍歷,赫夫曼樹及其應用(5)圖:圖的定義和術語,圖的存儲結構,圖的遍歷,圖的應用(最小生成樹、拓撲排序、關鍵路徑、最短路徑)(6)查找:靜態查找表,動態查找表,哈希表(7)內部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選擇排序,歸并排序,基數排序,各種排序方法的比較分析。 《C++程序設計》:(1)C++的詞法和基本語法(2)C++的語句和程序結構(3)利用I/O 流類實現I/O 操作(4)數據類型:基本類型(int、float、double、char、boolen、枚舉),構造類型(數組、c 串和s 串、結構、指針及其與各種數據類型的關系、鏈表及其基本操作)、文件及其基本操作(5)函數的概念,函數的定義與調用,遞歸函數,內聯函數,指針函數、函數指針,重載技術及重載函數,數據的存儲類別,數據作用域;(6)編譯預處理(7)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類的定義,對象的聲明及使用,數據成員與成員函數,成員訪問說明符,友元(8)構造函數、析構函數及其執行機制(9)派生類和繼承的實現,多態性的實現。 |
||
110 | 機電學院 | 851 | 機械設計 | (一)機械零件的強度:載荷和應力;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機械零件的剛度和振動穩定性;疲勞斷裂特性;疲勞曲線;影響機械零件疲勞強度的主要因素。 (二)摩擦、磨損及潤滑概述:摩擦種類及基本性質;磨損過程和分類。 (三)螺紋聯接和螺旋傳動:螺紋聯接的主要類型;螺栓聯接的預緊和防松;單個螺栓聯接的受力分析和強度;螺栓組聯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紋聯接強度的措施。 (四)鍵、花鍵和銷聯接:鍵、花鍵和銷聯接的功能、分類、結構型式及應用;鍵的選擇和鍵聯接的強度計算。 (五)鉚接、焊接、膠接:鉚接的工作原理和計算;焊接的特點、分類;膠接的特點。 (六)帶傳動:帶傳動的形式、特點;帶傳動工作情況的分析;V帶傳動的張緊裝置。 (七)鏈傳動:鏈傳動的特點及應用;滾子鏈的結構特點;鏈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鏈傳動的布置、張緊。 (八)齒輪傳動: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齒輪傳動的計算載荷;直齒、斜齒圓柱齒輪傳動,錐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齒輪的材料及其選擇原則。 (九)蝸桿傳動:蝸桿傳動的特點、分類;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普通圓柱蝸桿傳動承載能力計算——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設計準則及常用材料;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蝸桿傳動的效率。 (十)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主要結構形式;軸瓦結構和材料;不完全液體徑向滑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十一)滾動軸承:滾動軸承的工作情況;滾動軸承尺寸的選擇;軸承裝置的設計(軸承的配置)。 (十二)聯軸器和離合器:聯軸器的種類和特性;剛性聯軸器;撓性聯軸器(無彈性元件和有彈性元件)區別;聯軸器與離合器的區別。 (十三)軸:軸的結構設計;軸的計算。 (十四)彈簧:圓柱螺旋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計算。 |
852 | 設計基礎 | 主要考察學生的設計原理掌握的程度,包括平面設計基礎、色彩設計基礎、三維造型及空間設計基礎,考察學生對不同設計媒介的理解、對設計問題分析與創意及其表達技法等基本設計能力和素養。采取設計創作的考試方式。 | ||
853 | 微計算機原理 |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1. 掌握數制及其轉換方法;2. 掌握常見的編碼方法(原碼、反碼、補碼,BCD碼和ASCII碼);3. 掌握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方法。 二、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電路與基本工作原理 1. 了解微型計算機基本組成電路及其工作過程;2. 掌握微型計算機系統結構,了解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3. 了解流水線技術、高速緩存技術、虛擬存儲器技術的基本作用。 三、8086微處理器 1. 掌握80868微處理器功能結構、寄存器結構與功能;2. 掌握80868系統的存儲器結構;3. 掌握8086系統在最小工作模式下的引腳功能及總線時序。 四、86系列微型計算機的指令系統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1. 掌握8086的尋址方式;2. 掌握8086指令系統的格式、功能、運用;3. 掌握匯編語言的基本語法和匯編語言源程序的段結構;4. 掌握常用偽指令概念和用法;5. 掌握匯編過程,能夠應用匯編語言編制簡單的應用程序和分析程序。 五、半導體存儲器 1. 掌握存儲器的分類及主要性能指標,掌握存儲器容量的確定方法;2. 掌握存儲器與 CPU 的連接方法;3. 掌握主存儲器設計及地址譯碼方法。 六、輸入/輸出接口 1. 掌握微型計算機有關輸入/輸出接口中的基本概念;2. 掌握外設接口的編址方式和輸入輸出數據傳送方式;3. 了解可編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基本結構,掌握其工作方式和基本編程應用方法;4. 了解可編程計數/定時控制器8253基本結構,掌握工作方式及基本編程應用方法;5. 了解可編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基本結構、工作方式和工作特點。 七、中斷與堆棧 1. 掌握堆棧的概念與工作原理;2. 掌握8086中斷源、中斷向量及中斷服務程序的概念與中斷處理過程。 |
||
854 | 材料科學基礎 |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1. 原子結構;原子間的鍵合;化學鍵、分子鍵、物理鍵。2. 晶體學基礎;金屬的晶體結構;晶胞、布拉菲點陣、晶向指數與晶面指數、金屬中常見的晶體結構;離子晶體結構、共價晶體結構和聚合物的晶體結構。3. 晶體缺陷 第二章 固體中的相結構: 1. 固溶體:置換、間隙、有序固溶體;固溶體性能;影響固溶度的因素;2. 金屬間化合物:正常價化合物、電子相、間隙化合物、金屬化合物的特性。 第三章 凝固:1. 金屬結晶的基本規律:結晶的微觀和宏觀現象;2. 基本條件:熱力學條件、結構條件;3. 晶核的形成:均勻形核、非均勻形核;4. 晶體的長大:條件、機制、方式、長大的形態;5. 凝固理論的應用。 第四章 相圖:1. 相、相平衡與相律;2. 二元相圖及其合金的結晶過程和組織:勻晶、共晶、包晶、其他類型的二元相圖以及鐵碳相圖分析;3. 固溶體合金的凝固理論: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論;鑄錠的組織與缺陷。 第五章 材料中的擴散:1.擴散定律及其應用;2.擴散的微觀機理;3.擴散的熱力學理論;4.反應擴散;5.一些影響擴散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 塑性變形、回復與再結晶:1. 金屬塑性變形的基本規律、微觀機制;2. 單晶體、多晶體及合金塑性變形的特點;3. 塑性變形對組織性能的影響;4. 冷變形金屬加熱時組織、結構與性能的變化;5. 回復、再結晶與晶粒長大的機制、動力學及影響因素;6. 動態回復與動態再結晶的基本規律;7. 熱變形引起組織、性能的變化;8. 高聚物的塑性變形;超塑性。 第七章 固態相變:1. 固態相變的類型及特點;2. 擴散型相變示例:脫溶轉變、調幅分解;3. 無擴散型相變:馬氏體相變的特征;4. 貝氏體轉變與珠光體轉變、馬氏體轉變的異同點;5. 材料強韌化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
||
120 | 經濟學院 | 431 | 金融學綜合 | 點擊下載查看 |
855 | 西方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入學考試的指導思想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經濟理論基礎,考試內容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 觀經濟學兩部分。微觀經濟學要求學生掌握供求分析、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要素 市場理論、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微觀經濟政策等方面知識。宏觀經濟學要求學生掌握宏觀經濟總量分析、 國民收入決定、經濟增長、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分析等方面,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 解決一定的實際宏觀經濟問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考試內容各占50%。 |
||
856 | 物流學 | 《物流學》考試的內容如下: 一、物流的基本概念。包括:物流的定義、功能、性質、價值。 二、物流的功能要素。包括: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處理與配送。 三、物流網絡。包括:概念、構成、物流網絡系統、流通中心、共同配送。 四、物流管理。包括:第三方物流、國際物流、企業物流、區域物流。 |
||
121 | 數量經濟研究院 | 857 | 統計學 | I考查目標 《統計學》是為我校招收統計學碩士生入學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統計學碩士學位所具有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要求考生:1. 掌握數據收集、處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和熟練運用概率論基礎知識、原理和方法。 3. 具有運用統計理論與方法分析與解釋數據的基本能力。 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總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其中概率論(60分),統計學(90分), 由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計算與分析題三種題型構成。 Ⅲ考察內容 一.概率論 1.事件的關系、事件的運算;2.概率的計算公式及計算性質;3.條件概率、全概率公式、乘法公式、貝葉斯公式;4.隨機變量、概率分布列、分布函數的概念;5.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0-1)分布,二項分布、泊松分布;6.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密度函數及分布函數:均勻分布、正態分布、指數分布;7.隨機變量及隨機變量函數的數學期望與方差; 二.統計學 1.調查的組織和實施; 2.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 3.統計資料的整理;3.集中趨勢測量法:平均數、中位數、分位數和眾數;4.離中趨勢測量法:極差、標準差、樣本方差;5.參數估計:矩估計和極大似然估計方法;6.參數的區間估計;7.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8.單因素、雙因素方差分析原理及應用; 9.相關與回歸(一元及多元)分析;10.時間序列的組成及預測方法。 |
130 | 工商學院 | 858 | 管理信息系統 | 考核內容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統的實現、管理信息系統的評價與維護、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踐與發展、管理信息系統的相關技術等。要求在掌握具體的理論、原則與方法的同時,能聯系管理實踐,對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信息管理者面臨的環境有較深入的認識。通過本科目考核學生掌握課程基礎知識的程度和實踐能力,考核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考核的主要內容:信息、管理信息和系統的概念和特征、企業MIS的一般概念和構成、MIS的三要素和功能、MIS常用結構類型和MIS的發展進程等;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條件、系統開發方法,特別是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和原形化方法的應用,如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系統的開發方式、系統可行性研究的含義和內容;系統分析的 目的、結構化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統規劃的原則和方法、邏輯模型的建立過程和形成方法;結構化系統設計的概念、變換分析技術和事務分析技術的應用、結構圖的改進、代碼設計的作用、原則和校驗位求法;軟件開發技術問題、系統安全、系統的調試和轉換過程、方式和特點等;DSS的LPK模式、OAS、MRPII、和ERP的主要作用和簡單的技術性問題;多媒體技術發展趨勢、企業內部網和外部網對MIS的影響、數據庫相關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 |
859 | 管理學原理 | 本科目考核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主要涉及管理理論的演進,管理的各個職能如:計劃、組織、控制、激勵、領導等,要求在掌握具體的理論、原則與方法的同時,能聯系管理實踐,對管理發展的趨勢、管理者面臨的環境有較深入的認識。通過本科目考核學生掌握課程基礎知識的程度,同時還要通過案例分析等了解學生實踐能力,考核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考核的主要內容:管理概述、組織目標、管理思想演進、決策、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等部分,涉及不同發展時期的各種管理學派以及組織文化、計劃決策、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管理、個體與群體行為、員工激勵等問題。 | ||
140 | 旅游學院 | 760 | 人文地理學 | 考試大綱: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第三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人口、人種和民族;第五章 農業的起源和發展;第六章 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第七章 聚落與城市化;第八章 語言類型與語言景觀;第九章 宗教地理與宗教景觀;第十章 旅游地理;第十一章 政治與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十二章 人類行為與行為空間;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學所面臨的問題; |
860 | 旅游地理學 | 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旅游地理學發展簡史;第三章 旅游者行為;第四章 旅游需求預測;第五章 旅游資源與旅游地評價;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與空間競爭;第七章 城市旅游與主題公園;第八章 旅游環境容量;第九章 旅游交通;第十章 旅游區劃;第十一章 旅游開發的區域影響;第十二章 旅游規劃。 | ||
861 | 旅游經濟學 | 第一章 旅游經濟的研究對象;第二章 旅游產品; 第三章 旅游需求與供給;第四章 旅游經濟運行與調節 ;第五章 旅游消費效用理論;第六章 旅游經濟效益;第七章 旅游產業結構和產業政策;第八章 旅游經濟發展模式與發展趨勢。 | ||
150 | 外國語學院 | 262 | 日語 | 本專業考生應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專業研究方向明確,初步掌握一門第二外國語(法語/日語),有一定的讀寫能力。本專業考試內容包括政治理論(全國統考)、第二外國語(詞匯、語法、閱讀、翻譯等)、英語綜合(詞匯、語法、閱讀、英語語言學基礎、英美文學基礎)、英漢互譯與英語寫作。 |
263 | 法語 | |||
762 | 英語綜合 | |||
862 | 翻譯與寫作 | |||
160 | 分子所 | 764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基本原理、理論及元素無機化學;誤差與數據處理;酸堿滴定,配位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淀滴定。常用的分離方法與復雜物質分析。 |
765 | 微生物學(分子所) | 微生物學發展史、原核與真核的形態、構造、功能;病毒和亞病毒;微生物營養和培養基;微陳代謝和發酵;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微生物生態;傳染與免疫;微生物的分類現代微生物研究發展。 | ||
766 | 普通生物學(分子所) | 緒論:什么是生命? 第一部分 細胞和生物大分子 1、細胞的化學組成 2、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 3、細胞代謝 4、細胞分裂、細胞周期 第二部分 個體生物學 1、組織、器官和系統 2、內環境和穩態 3、營養—生物對物質和能的獲取 4、氣體交換—呼吸5、物質在生物體內的運輸 6、免疫7、水鹽平衡和體溫調節 8、神經系統 9、感受器和效應器 10、激素 11、行為 12、生殖和發育 第三部分 遺傳、進化及生態學 |
||
864 | 有機化學(分子所) | 飽和烴(烷烴和環烷烴), 不飽和烴(烯烴和炔烴), 二烯烴(含共軛體系), 芳烴(芳香性), 立體化學, 鹵代烴, 醇、酚和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衍生物, b-二羰基化合物, 有機含氮化合物, 雜環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 ||
865 | 生物化學(分子所) | 1.蛋白質的重要理化性質及分離、純化、鑒定;2.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質、生物學功能和實踐意義;3.維生素與輔酶、輔基;4.影響酶促作用的各種因素;酶的催化機制;誘導酶、同工酶和固相酶的本質和應用;5.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6.糖的消化吸收;糖的分解代謝;三羧酸循環;糖異生作用;糖代謝調節;7.脂類的消化、吸收、轉運和貯存;脂肪酸的分解代謝b-氧化;酮體的生成及利用;8.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氨基酸代謝;9.中心法則、復制、半保留復制、不連續復制、岡崎片段、轉錄、反轉錄、有義鏈翻譯;DNA指導下的DNA復制與反轉錄的一半過程;10.糖代謝與脂肪代謝,蛋白質代謝與脂肪代謝的相互聯系;核酸代謝與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聯系;代謝的調節;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和激素水平、神經水平的調節。 | ||
170 | 哲學學院 | 777 | 哲學綜合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范疇、基本原理; |
877 | 馬克思主義哲學(含原著、原理) |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馬克思恩格斯經典為主,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談談 辯證法》以及毛澤東的主要哲學著作); 2.西方哲學史。 |
||
878 | 中國哲學史 | 中國哲學考試范圍以《新編中國哲學史》為準。主要包括各個歷史時期的哲學思潮、概念、命題、重要人物、思想、典籍等。其中尤以先秦哲學為重點。 | ||
879 | 西方哲學史 | 要求考生準確理解和掌握西方哲學中的基本問題以及主要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的觀點和思想。 要求考生具備運用哲學思維與方法分析和評價不同哲學流派和思想家們所提出來的問題與觀點的能力。 |
||
880 | 中西倫理學思想史 | 1.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問題; 2.中外倫理學思想史的基本流派和基本理論。 |
||
881 | 宗教學通論 | 1.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宗教學通論:宗教的本質、要素與分類;宗教的觀念、行為、情感與制度;宗教的起源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宗教學的性質與內容;宗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3.中國宗教:道教;佛教;民間信仰; 4.西方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
||
882 | 科學技術哲學(含自然辨證法等) | ➀ 西方科學哲學中關于邏輯實證主義、否證主義、歷史主義、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費耶阿本德的無政府主義方法論等內容。 ➁關于自然觀的內容,如機械自然觀、辯證唯物自然觀、系統自然觀、生態自然觀等內容。 ➂ 關于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技術方法論的內容,如科學問題、科學假說、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系統科學方法、數學方法、非邏輯方法等內容。 ④關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內容,如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科學文化等內容。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