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距離高強度復習政治雖然還為時尚早,但作為一門與社會熱點緊密結合的考試學科而言,考研人已經可以從現在開始留意一些時政熱點并帶著思考去看新聞了。近年考研政治的命題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覆蓋面之廣、設問形式之活,應該引起同學們充分的重視。提前鎖定政治熱點有以下三點需要強調:
一、從理論上對時事進行多角度分析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
考研政治命題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對現實問題的理解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涉及重大時事。因此,考生認識掌握時事內容的過程,應該就是運用所學原理對其進行分析評價的過程,也是提高自身思想認識的過程。復習時不但要注意時政與政治常識、經濟常識等內容的聯系,還要將其融入到歷史、地理等其他學科中去,進行跨學科的多層次分析。比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運動健兒頑強拼搏,取得了金牌榜排行第二的優異成績,這一熱點問題,我們不但可分析得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兩大主題”的觀點,還可透視出“國與國的較量已轉為綜合國力的較量”這一理論知識。此外,可借舉辦奧運推動第三產業發展,來考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調整產業結構等經濟常識內容。運動健兒拼搏奪冠,我國金牌榜排名第二,從哲學上可分析出“事物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等發展觀原理,還可深層分析出“主觀能動性的能動作用”等。
由于考研政治注重考查學生運用多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準確認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分析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熱點問題的能力,考生必須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基本功的訓練,多角度、深層次地對時政背景材料進行分析,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二、注重時事熱點間的聯系做到點、線、面相結合
各個時事熱點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論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熱點問題共同反映了同一規律性的東西,可以將這些時政熱點進行歸類、整合,從而以一個典型的熱點來統帥眾多的熱點,如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著社會發展趨勢,體現著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統帥很多時政熱點,因此,不但要明確其內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義和影響。再如,中共“十八大”報告是今年考試的熱點內容之一,這一熱點可包容改革開放以來,乃至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眾多時政和歷史熱點,題目可涉及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及唯物論、辯證法等多方面的內容。另外,不容忽視的是這一熱點與“香港回歸十五周年”之間的緊密聯系值得注意的是,題目可以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科技、經濟、文化等成就切入,考查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這些熱點所涉及的范圍很廣,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以時政熱點為依托,打破學科的封閉性,擴展視野、運用發散的思維構建完整、準確的知識體系,做到點、線、面相結合。
一年的熱點不是熱點,多年的熱點才是熱點,我們不僅要關注本年度與教材知識結合緊密的時政熱點,更應關注那些長效的,有關我們的生存環境、國計民生的,有重大影響的持續性熱點。如,科教興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結構調整、科學理論的指導、黨的建設、對外開放的國策、國家統一與國家主權等都是多年的熱點,也是考研中的“?键c”,只是切入的角度有所變化,這些熱點要多關注,復習時要注意這些持續性熱點的時事背景。
三、考研時政復習不能死記硬背
這幾年有時政考試理解型的題目越來越多,所以光靠背誦是不可能拿高分的,還必須理解,理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把形勢與政策與我們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所學的課程結合起來,因為根據中宣部關于加強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我們這幾年的考研政治的分析題有很多都是和形勢與政策緊密結合的,特別是像《鄧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哲學》、《政經》等都和形勢與政策出過大題目,像2006年《鄧論》的題目,后面的選做題目,乃至《政經》的題目都和形勢與政策結合在一起。
所以學習時政除了有一些基本的背誦對付選擇題目以外,還要對一些專題性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和政治的相關科目結合起來理解。
總之,對于考研政治,無論是在時政復習,還是在問題解答中,對各個時事熱點都不能孤立看待,而是要綜合和全面捕捉各種有效信息、分析各類試題對時政材料的選擇、設問的要求和角度,進而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此基礎上全面而深入地組織答題。提醒大家,要真正熟練靈活地掌握時政題的答題技巧,考生們還應多練習、多總結、把握規律,做到熟能生巧、舉一反三,做好考研政治時事“情報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