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個人簡介篇】
本科:安徽大學廣播電視學
目標: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MJC)08融媒體方向
初試成績:英語86+政治66+綜合121+基礎136=409
PS:考研的經驗貼很多,每個人的備考時間、方法都有差異。我這篇東西只能說是一點經驗之談,談不上多大的科學性。希望各位不要照搬,最好是參考多篇經驗貼的基礎上,給自己制定一個量體裁衣的復習方案。
【總體規劃篇】
Q1:怎樣選擇報考院校和專業?
有很多考研公號都談到了如何選擇考研目標學校,考慮的因素可以有很多。我當初選擇院校,很簡單,只考慮了三方面的因素:城市+院校專業實力+報考難易度。
城市:選擇一個經濟發展水平高、媒體生存環境好的城市,可以為你以后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平臺。更簡單的說,在北上廣上學,實習都能省下一筆住宿費。
院校專業實力:考研很多時候要看專業實力。有的院校可能綜合實力靠前,但是新聞傳播專業就不一定了,這個可以參考很多網站發布的新聞傳播院校排名(自行百度)。關注過這一領域的都知道,目前國內新聞院校前幾名無非就是人大、復旦、中傳、清華等等。
報考難易度:清北人復,難度較大,一是招生人數不多,二是報考人數多。兩相結合,如果沒有超強的自信和充分的準備,我不是很建議輕易嘗試這幾所學校(一己之見,僅供參考)。其他的院校報考難度可以通過查詢報錄比、詢問試題難度等方式初步了解。
PS:建議趁早選擇報考院校和專業,因為每個院校的參考書籍和考試內容都有些差距。早點確認目標,可以讓你心無旁騖地一心備考,省卻很多糾結。
Q2:中傳MJC的基本情況是怎樣?
中傳MJC設立大概六七年左右的時間,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優勢主要有三:1、學費10000,與學碩費用差不多;2、待遇好,獎學金高,并且少上一年……3、社會認可度不比學碩差。
缺點也很明顯:1、報考人數多,競爭激烈。按照去年官網給出的專業目錄看,MJC統招90人,其中推免名額有27個(意思是推免≤27人)。每個方向的實際招生人數,要看當年推免有沒有推滿。2、專碩復習內容多,背誦難度大,需要大量的時間備考。
9個方向分別是:01新聞實務、02媒介市場調查與分析、(新聞學院)
03國際新聞傳播、04電視新聞采編、05新媒體采編實務(電視學院)
06口語傳播實務(播音主持藝術學院)、07品牌營銷傳播(廣告學院)
08融媒體傳播(傳播研究院)、09國際廣播電視(國際傳媒教育學院)
PS:關于各方向的具體信息,官網、微信、微博都可以檢索到,這里就不贅述了。收集和整理信息,本就是新聞人一項基本技能。能自己輕易搜到的,不要老去問人。詳細內容一定要去“中國傳媒大學研招網”查看招生簡章、專業目錄等文件。
Q3:我的復習時間安排是怎么樣的?
第一階段:3月初—6月底,初步閱讀參考書,熟悉知識框架。該階段不用摳細節知識、背誦,只要知道知識框架即可。尤其重視英語詞匯的學習、真題閱讀的訓練。由于這一時期是大三下學期,還有一些課程沒有結課,所以復習的時間也很零碎,沒有整天泡在自習室。
第二階段:7月初—8月底,開始做筆記,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選購學長學姐的筆記,前提是一定要確保內容質量,方便復習。同時,開始刷論文,主要是這一年學界關注的熱點。英語繼續刷真題閱讀和背單詞,政治八月中旬開始馬原復習。這一階段開始整體泡在自習室了,每天作息時間:7:30-11:30,11:午餐與午休,14:00-17:30,晚餐,18:30-22:30。
第三階段:9月初—10月底,開始背誦專業課、看論文、看真題。背誦的同時要瀏覽歷年專業課真題,在慢慢熟悉過程中,了解考試可能的出題點。不要妄想背個一兩遍就能基礎,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一直背到考前。
第四階段:11月初至考前,這一階段要看中傳本校老師的論文以及整理一些學界熱點。這一階段背誦照舊以外,還要注意訓練論述題和新聞業務。以上兩個階段每天作息時間安排:7:00-11:30午餐與午休,14:00-17:30晚餐,18:00-23:00。
PS:具體的每一科復習安排我在后文會詳述。7月份以后,就不要出現連續幾天不學習或者出去玩的狀況,那樣很容易打亂復習進度。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擺脫手機的誘惑,我的解決辦法是買了一個功能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平常打那個去上自習,效率會提高很多?傊,一切提高效率的方法、小技巧都要自己在復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當時的復習情況琢磨。
【學習方法篇】
一、英語二(86)
具體復習安排
單詞關:從3月份到9月份,每天都會看網絡視頻課刷單詞,一天一個單元,大概刷了四遍,再結合真題,考研詞匯也就弄得很明白了。從9月到12月,單詞就不能花費大量時間,一般時間在午睡后的半個小時,方式主要是通過翻看,不強求記憶。
閱讀關:9月份前我一天兩篇,第二天早上反復讀昨天做過的,熟悉單詞。9月份開始后,開始用真題試卷復習。由于英語二的真題不多,所以大多備考英語二的都會從英語一開始做起。我選擇從10年的英語一試題做起,專門做閱讀,每天一份四篇,認真訂正看解析。這套試題前后也做了兩遍。后續就是將英語二真題做了兩遍,除了作文之外都做,并且注意掐時間。考前一個月做了幾套模擬題,覺得和真題差距很大,就不推薦大家嘗試了,以免打擊自己的自信。考前可以把所有真題拿出來好好看看。補充一點,一定要充分利用考研機構錄制的視頻幫助學習。
翻譯和作文關:翻譯和作文均在10月份后才開始準備。英語二翻譯相對來講不是很難。至于作文,我一直跟著是視頻課,最后階段沖刺背書。因為時間不夠,我英語作文練筆不是很多,所以可能這是我復習過程中一個不足吧。
Ps:總結一下,我的英語復習過程,大概是視頻課+看輔導書+自己做筆記+識記這幾方面組成,前期的英語用時比重可以多一點。而專業課背誦和政治復習開始后,沒有那么多時間看英語,則需要自己擠出碎片時間高效復習。
二、政治(66)
具體復習安排
由于我高中是學理科,所以復習時候為了保險,八月中旬就開始復習政治了。復習的時候馬原和毛概看過視頻輔導課,然后反復看書和刷1000題,直到考前一個月?记耙粋月開始做沖刺卷,背誦大題。政治按部就班地復習,就不會出錯。前期政治復習時間不能太長,不能擠占專業課和英語課時間。越到考前,越要加大政治復習時間配比。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政治屬于一門可以“突擊”的考試科目。
三、專業課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334(121),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440(136)
兩門專業課其實不用嚴格的進行區分,因為有些內容是相通的,并且復習時候最好同時進行,混著來,不能光復習一門而忽視另一門。此外,針對有的同學是跨專業備考,剛開始可能會有點慌,不過大可放寬心。我本科也是學新聞傳播的,然并卵好嗎?上課根本沒認真聽,考研仍然從頭學。
考試大綱可以去官網找去年的,每年考綱變化不大,復習的時候可以隨時參考。334,綜合能力,通俗來講就是偏傳播學知識的內容。一般是考試第二天上午進行,考試題型是簡答題、論述題,沒有名詞解釋等題型,這意味著334復習方法不用摳很小的點去背,而是需要去把握框架、理解理論。440,業務基礎,可以分為三大板塊:中外新聞史+新聞理論+新聞業務,題型這幾年一直多變但正趨于穩定,有名詞解釋、簡答、論述、業務寫作題。相對334而言,440更強調一下基礎知識記憶,記住了就是分。
(一)參考書
復習首先就是要從看參考書開始,雖然很多機構列了很多書,但是我后來發現大部分書不用細讀。下面給一個我用過的書單,供參考。
【334】
精讀書目(認真研讀,前兩本每一句話都要看):
①段鵬《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第二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②胡正榮、段鵬、張磊《傳播學總論》(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③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略讀書目(大致翻一翻就行了):
①邵培仁、陳兵《媒介管理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②王軍《傳媒法規與倫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③彭蘭《網絡傳播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2012;
選讀書目(跨專業、有時間的可以拿來看):
①李彬《傳播學引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③許穎《媒介融合的軌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40】
精讀書目:
袁軍、哈艷秋《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磊《外國新聞史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雷躍捷《新聞理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何梓華《新聞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燦發《現代新聞業務基礎教程》(第二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選讀書目: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五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曹林《時評寫作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
(二)具體復習安排
3月初-6月底,主要是把參考書瀏覽一遍?磿卦诎盐战Y構、框架,不要去摳細小的知識點。邊看書,邊在書上做標記、圈重點,并且要在筆記本上整理出所看書的框架,不求工整,只求能幫助后續復習理解回顧。這四個月,我因為學校課程原因,零碎時間復習狀態并不好,也希望各位吸取我的教訓改進。
7月初-8月底,這個時期是要開始整理筆記。會有人問到底是自己整理好,還是直接買學長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因人而異。有的人邏輯能力強寫字快,整理起來得心應手,就適合為自己量體裁衣定制一份筆記。就我而言,我的440是自己整理的,手寫了整整一個7月;334整理了一小部分,時間來不及只能直接背學長姐的參考資料。所以我給出一個面向大多數人的建議:選擇一兩本質量有保障的學長姐參考資料,直接在上面進行批注,節省時間。我用過夏日之陽的資料,內容質量不錯,內容充實講的很透。至于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的資料,我沒用過,所以也沒資格評判。但是這里給大家提個醒,選擇輔導資料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問資料質量和反饋,不要盲目追求資料的多,選擇一種質量好的資料吃透效果會更好。整個七八月我一直在整理筆記、看筆記,這些工作無非是需要大量時間、前后聯系、多思考,沒什么捷徑可言。
9月初-10月底,背誦開始,看論文與真題。背書就是一個人拿著小椅子坐在教室走廊背背背了,每天給自己定個目標,背多長時間,多少內容,背誦時候多琢磨技巧,比如“提字法”(提煉字編口訣)、“框架法”(政治、經濟、文化之類或者5W就是框架思考問題)?凑撐模吹氖敲摇⒋蠹业淖钚铝ψ,陳力丹、喻國明、陳昌鳳、彭蘭等學界大咖,熟悉他們關注的熱點和寫作的行文思路,好的觀點、案例要著重記錄。我推薦將論文在網上打印出來,很便宜,紙質版便于批注且利于多次查閱?凑骖},就是要知道考試的內容,我們復習的目標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覆蓋最大范圍的考試內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效率,不要去做無用功浪費時間。
11月初-考試前,背誦依舊、論文依舊、整理熱點、開練論述和實務。背誦的話我用了一個背誦周計劃的表,是學長圈出來的考試重點,劃定一周七天背誦一遍,各位也可以試著自己做一個。這一時期的看論文除了行業熱點,還要重點看中傳老師自己出的論文,因為他們的論文與試題有很高的相關度。舉個例子,今年的案例分析題我就是直接用的電視學院老師的論文。整理熱點,可以從各類考研公眾號整理,也可以從論文里整理。這個階段我報了一個覓游的沖刺班,內容有幫忙改論述題和模擬考試,用處都很大。論述題不是靠看能寫好的,論述題強調“形式重于內容”,1分=40字左右,30分的論述題就是一篇1200字左右的小論文,論述題有很多門道,具體的我在這就不說了。實務方面,中傳考試的有消息、策劃等,評論到現在還沒有考過。我練習的篇數不是很多,主要跟的是“考新聞”和“愛傳播”兩個公號在練,“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與真相”拖鞋哥還做了個公益的業務搶救講座,獲益匪淺。說了這么多,只是想告訴你們,考研不是考背書,不能只關注書本知識,要關注新聞熱點、學界熱點,這些都會成為你考試時候的案例。另外,提一點教訓吧,希望大家注意并且想辦法解決一下吧。我看公號熱點其實不是很多,一來我關注的公號太多,二來不帶手機上自習,時間難以分配。我的熱點知識一部分來自論文,一部分來自輔導班熱點課程,所以如何處理看公號、自習、休息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好好規劃一波。
【竅門技巧篇】
1、每天多門課程復習交叉進行,多種方式交叉進行。英語、政治、專業課,不能因為一門課忽視另一門。學習長了會枯燥,看書、做筆記、看網課、背書、都可以交叉進行,讓自己學習效率更高;
2、筆記我建議使用活頁筆記本或者A4紙直接整理。我買了一垛A4紙來寫筆記,一來便于翻閱,二來便于隨時修改補充。
3、善于總結、歸納、調整。一段時間的復習,自己要進行梳理,想一想復習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不斷修正自己的復習方案,達到最優解;
4、小技巧、小手段用起來。比如背書的時候拿個錄音設備錄下來,走路或者睡覺前聽熟悉一下。再比如用個便利貼將當天復習的東西整理隨身帶著,沒事拿出來看看。
總之,這篇經驗貼基本上描述了我備考初試過程中的一些方法、時間節點。具體到某一單項,比如背誦,比如論述題,又有很多東西可以展開講,這里就不贅述了。很多人會覺得第一次考研,沒有經驗什么都不懂。我在備考中其實一直在回顧三年前我備考高考時的狀態、方法,總結當時哪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好。以過去的自己做參照系,不斷揚棄,提高復習效率,你們也可以試試這么做。以上,就是我初試備考經驗,希望給18級的你們一點啟示吧。說的再多,也是我的,真正動腦動手去做了,才是你的。少說話,多做事。愿你們這一年風雨兼程,中傳再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