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被達康書記霸屏,近幾日被陳海霸屏,《人民的名義》已經接近尾聲,雖然考研君還停留在30集以前……這部劇小伙伴們不僅提煉出來政法類院校排名,考研政治考點,連考研熱門專業扒一扒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廢話不多說,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被此劇帶火的三個專業。
首先,先問一個問題:在這部劇中,你認為哪個孩子會更成功?
是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的兒子,調皮搗蛋的小機靈鬼小皮球?還是父親是反貪局局長,母親是中紀委監察室副主任的聽話有主見卻不愛學習的小正太然然?還是可敬可愛的達康書記在美國知名大學畢業年收入30萬美元以上的女兒佳佳?或是高育良書記留學美國年薪50萬美元的女兒芳芳?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也許你會說每個人對于成功的定義不一樣,所以也談不上誰更成功。但成功的開始,是對人生道路的正確選擇,而好的專業、適合自己就讀的專業則是一塊墊腳石,所以同學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擦亮眼睛,走自己愿意走、適合走的路。
在這部劇中,以侯亮平、陳海為代表的檢察院人員,以祁同偉為代表的公安人員以及生物制藥研究人員高育良書記的女兒芳芳都非常亮眼,前兩者職業的特殊性以及后者的高收入都使得法律專業、公安類專業以及生物類專業非常亮眼。
眾所周知,想要進入檢察院當檢察官,是一定要經過司法考試的,而且最好是有法律專業的基礎。下面我們就詳細說一下這三個專業。
法律專業
法律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以及涉外、涉僑等部門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相比之下,其就業情況不太樂觀,該專業難就業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1.門檻高: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才能從事律師這個職業,而參加司法考試基本的要求至少是本科學歷以上,而且通過率不超過15%.;
2.對個人素質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口才,交際能力,人際關系,記憶力,反應力等;
3.供大于求。
公安類專業
公安學類專業主要包括治安學、偵查學和邊防管理三個專業,從大類上說,它們都屬于法學門類。
具體來說,治安學是公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文科類專業,一般又分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兩個方向(不同院校對它的劃分不盡相同)。
偵查學為理科類專業,其下又分為幾個不同的方向。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偵查學專業包括國內安全保衛(原政治偵查)、刑事偵查學、預審學和新設立的經濟犯罪偵查四個方向。
邊防管理是一個兼招文科和理工科考生的專業。
就業:范圍較窄,但就業率高。
治安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特點是:范圍比較窄,就業率比較高。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比較集中,主要在公安機關、邊防、國家安全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保衛部門,從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安全保衛、預防或控制犯罪等方面的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到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治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另外也可選擇繼續深造,攻讀治安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偵查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這是最主要的走向;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三是從事偵查學的教學與研究。
邊防管理只在少數幾個院校開設,因此招生人數較少,其中女生人數更少。在選擇該專業時應注意開設該專業的院校的性質,地方院校對考生限制較少,部隊院校則在身體、政治素質等方面要求很嚴。
邊防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比較固定,即人民警察和武警部隊中的出入境管理部門和出入境邊防檢查部門。雖然就業面窄,但就業優勢是勿庸置疑的。
生物制藥專業
生物制藥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器官、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類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的制品。
就業:前景較好,但入門門檻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1978-2010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規模不斷擴大,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藥物制劑生產國。
未來十年,一批基因治療方案、藥物將進入應用階段。中國生物藥研發與產業化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足鼎立的藥物新格局。中國生物制藥的高速發展時代已經到來。
隨著生物制藥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生物制藥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生物制藥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生物制藥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生物制藥行業中的翹楚!
相信大家對這三個專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風度翩翩的檢察官、英姿颯爽的警察、知識淵博的科研人,哪個讓你心動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