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毛中特是考研政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考生復習,以下是小編為大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部分重點知識總結,以供考生參考。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復習提示:
本章講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著重掌握實事求是的內容和意義、解放思想的內容、與時俱進的含義和具體體現、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關系等。
第一節(ji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
思想路線,也叫認識路線,是指人們的認識所遵循的方向、途徑、原則和方法。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正確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有一個過程。
1930年,毛澤東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第一次使用了黨的“思想路線”這一科學概念,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樹立“從斗爭中創(chuàng)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1937年,他撰寫的《實踐論》、《矛盾論》,科學地闡述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對黨的思想路線作了系統的哲學論證。
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這個概念作了新的解釋,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全黨得到了確立。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fā)展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鄧小平在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的斗爭中重新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正是在鄧小平等領導同志的領導和支持下,1978年關于實踐是檢驗標準的大討論成了全黨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
1978年12月,鄧小平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以這一講話精神為指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fā)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
第二節(ji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中明確指出:“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由此可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由四個基本方面構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1.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其中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目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就必須反對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兩種錯誤的思想。“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想,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分離為特征的。
2.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我們既重視用理論指導實踐,又重視實踐對理論的基礎作用。在理論與實際的關系上,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從書本出發(fā)的教條主義,一種是從狹隘的經驗出發(fā)的經驗主義,二者都是以理論和實際相脫節(jié)為基本特征的主觀主義。
3.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實事求是內在地包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和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的內容。實事求是還內在的包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內容。由于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我們通常把黨的思想路線簡明概括為“實事求是”,把黨的思想路線稱作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4.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需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第一,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fā)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貫徹執(zhí)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正確的政治路線必須以正確的思想路線為基礎,我們取得的一切勝利都是因為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三,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黨的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事求是還是黨的基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節(ji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一、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所謂精髓,對于某一理論而言,指的是能使這一理論得以形成和發(fā)展并貫穿其始終,同時又體現在這一理論體系各個基本觀點中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其精髓都是實事求是。
二、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鄧小平指出:“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可見,一方面,解放思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不是背離馬克思主義的胡思亂想;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必須敢于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把實踐當成最高權威,不受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在新時期,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解放思想。
三、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精神,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1.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
2.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與時俱進,要特別重視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地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才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3.要通過理論創(chuàng)新來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chuàng)新。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具體體現在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隨著時代主題的變化而變化;要把握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在理論上進行創(chuàng)新,并以理論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發(fā)展的理論來推動和指導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和各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
4.理論創(chuàng)新必須服務于、落腳于實踐創(chuàng)新。離開了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理論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實踐,理論創(chuàng)新就成了無源之水。
四、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問題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我國實際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fā)展。
只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