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招生
2017年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招生簡章.doc
2017年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學員申請表.doc
2017年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辦,電氣工程系承辦,并負責組織實施。本屆暑期夏令營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現有學生教育資源為基礎,特別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授課并舉辦講座,講授本學科領域核心課題,介紹本領域學術發展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全國電氣工程學科學生提供大量學習及聆聽前沿技術的機會。
本屆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誠摯邀請電氣工程學科相關技術領域的具備推薦免試資格的本科生參與。相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主題:電氣工程
二.時間:2017年7月24日~2017年8月6日
三.地點: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
四.招生
1.招生對象
電氣工程學科等相關領域的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本科生。
2、資格要求
①2017年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前3學年或前5學期綜合成績排名在本專業前15%,且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
②來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重點高;驅W科專業排名前10%的高校的學生優先考慮。
③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并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學生優先考慮。
④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
3、申請材料
①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年優秀本科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網上報名后下載),加蓋所在院系或教務處公章。
②所在院(系)或學校教務處蓋章的成績單原件。
③專家書面推薦信2份(副教授以上)。
④體現英語水平的證明材料(國家英語六級,TOEFL成績,GRE/GMAT成績等)。
⑤其他證明材料,包括:已發表論文(如有)。其中代表性論文1篇,應提供全文,其他已發表論文提供期刊目錄、論文首頁復印件;本科期間各類獲獎證書復印件。其他突出表現的證明材料。
注:入選者請攜帶以下紙質材料:申請材料1-3(原件)及申請材料4、5(復印件),以上材料原件在入營時提交審核。
4、流程安排
①申請形式:登陸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報名http://yzb.hit.edu.cn/,申請截止時間:2017年7月7日
②報名時間:2017年6月10日—7月7日
③于7月10日左右通過網報系統查詢錄取情況。
④將加蓋公章的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年優秀本科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的掃描件和紀念衫信息(身高、體重)發送至組委會郵箱:zmtmmzt@163.com(郵件主題及附件按:“姓名-大學-暑期夏令營學員申請”的格式填寫)。
5.招生人數
學員70人(注:西部高校學員優先,本校學生不提供住宿,外校學生提供住宿)。
6.聯系QQ群:397085513,微信聯系號:zm13304630006
五.暑期夏令營教學計劃
本屆暑期夏令營將采用學術報告、專題講座、培訓學習、應用展示、動手實踐、參觀見學等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和交流,這期間還將舉辦學員交流活動,所有學員需要就自己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做15分鐘以內的學術交流報告,并將交流報告所需的PPT在2015年7月14日前用Email發送給暑期夏令營組委會郵箱:zmtmmzt@163.com(郵件及附件的名稱為“姓名-大學-暑期夏令營學員交流報告”)。暑期夏令營課程計劃如下:
1.學術報告及專題講座
本屆暑期夏令營將邀請國內外專家圍繞電氣工程相關學科的發展特點、學科特色、學科前沿等相關方向做學術報告,介紹電氣工程相關學科的研究動向和最新進展。
2.課程學習、應用展示及動手實踐
本屆暑期夏令營將聯合哈工大電氣工程學科國際聯合實驗室,邀請西門子、羅克韋爾、伊頓等相關企業人員或聯合實驗室教師為學員介紹相關公司最新產品及其使用,同時,將會利用國際聯合實驗室的資源進行為期三天的動手實踐活動,幫助學員提高實踐能力。
3.參觀
將安排參觀哈工大校史館、航天館、電氣工程實驗中心、哈工大電氣工程學科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地。
注:根據實際情況,最終行程可能有調整。
4.其它
為了豐富學員的課余生活,加速學員間的相互了解,課余時間還準備了班會、茶話會等活動,所有活動都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學員提升素質、增進彼此的了解。所有學員需參加最終考核,考核通過者,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將給予相應學分的證明,并頒發統一制作的結業證書。
六.學員待遇
學員學習期間,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全體學員提供免費學習資料以及必要的學習條件,所有學員免收學雜費,且為學員提供伙食補貼,同時為非哈工大學員提供免費住宿。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趙猛
通信地址:哈爾濱工業大學350信箱2017年哈工大電氣工程系暑期夏令營組委會
郵編:150001
固定電話:13304630006
傳真:0451-86413613-600
電子信箱:zmtmmzt@163.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