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研究生考試報名已確認結束。
從目前地方媒體的報道來看,不少地區“考研熱”仍在升溫:福州市考研的人數可能會增加10%,河海大學報考人數相較上年增長了30%。(11月16日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考研,無外乎兩種人,一種是真正想搞學術的人,另一種是逃避社會現實的人。二者對比,后者卻居多,對于社會來說,考研也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種有效方式,這里的緩解就業壓力的辦法,也是自欺欺人。然而,大家不得不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考研的人,為何會掀起高校的一股“考研熱”之風。
筆者認為,為何出現“考研熱”之風,其實還是教育資源不平衡,對于現在高校來說,現在中國的教育體制存在嚴重的弊端,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病態的中國教育會越來越糟糕。
現在高校從縱向上來說,分為重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大專院校四個級別,然而,在教育資源的投入上,卻有著天壤之別,無論是在教育設施硬件的投入上,還是在教學師資的投入上,重本院校明顯占著絕對的優勢,他們有著國家的大力扶持,國家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去培養重點人才,而在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大專院校之間,也是有明顯的差距的,在各種教育資源的投入上,顯然是二本院校優于三本院校,三本院校再優于大專院校。因此,這些普通院校的大學生,在學習上,無論從硬件條件,還是從師資力量上都不能跟重本院校媲美,他們為了享受更多的學習機會,不得不加入“考研一族”,繼續深造。
現在高校從橫向上來說,教育資源也是不平衡的,這主要體現在東部,中部,西部同等級別的院校之間,在東部的院校明顯要優于中部和西部,東部的發展水平,給他們創造了更多的條件,在教育資金上,東部高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資金產業鏈,他們有更多創收,他們在師資上可以用更多的資金,吸引更多的教育學者來教學,這些院校更加了解市場動向,他們會“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實用性的人才培養,而在中部和西部一些高等院校,教育資金主要是來源于政府,自己創收資金的渠道并不多,教育資源相對比較匱乏,在師資上,不會吸引優秀的教育學者來教學,雖然在教育設施設備上投入了很多資金,但是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反而出現同一老師教授幾門課程,或跨專業教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顯然不是社會所需要的,為此,學生為了有更好的教育機會,他們也加入了“考研一族”,繼續深造。
此外,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不但在在教學資源上不能同等媲美,在培養出來的學生上,也不能同等條件同等對待。在考研上,研究生錄取實行的推免生政策,在錄取中就存在學校等級歧視,甚至有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對媒體直言不諱,一些重點高校在招錄研究生過程中推免比重過高,實質上是剝奪了其他院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客觀上造成受教育機會不平等,這些都是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影響。
筆者認為,如果教育資源,能保證相對平衡的話,那么培養出的學生,不會為了找工作而發愁,一定不會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