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12年研究生考試報名確認結束,從我省部分高校報名人數來看,“考研熱”仍在升溫。據了解,2012年報考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的人數是1.1萬余人,比今年增長了10%;華東交通大學報考人數也增長了近5%。很多同學選擇通過考研來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但愿望與理想實現起來會有怎樣的差距呢?
在一個月以前,2012考研這塊“大蛋糕”已經被切去不小的一塊,部分本科生經由推薦免試成為一名準研究生,俗稱“保研”生;同時一個政策層面的調整,也客觀加大了錄取難度,2012年考研復試分數線分區調整三區變兩區,一部分考生可能會棄穩而盲目沖高,熱門院校競爭將更加激烈。
名校為何青睞推免生學術研究要求綜合素質高
據了解,推免生一般占本科生總人數的5%,南昌大學2012年估計為9%。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等高校公開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些知名高校的碩士生推免數量在整個招生總額的比重有一定的上升趨勢,一般都達到了30%以上,不少專業的研究生推免數量占到招生總額的一半,有些理工科專業的比重達到70%~80%。
這樣一來,“統考”的渠道就“變窄”。在我省一所三本院校讀書的小王同學,聽了多場考研講座后,本想努力沖刺名校的愿望,開始有了動搖。而她媽媽在聽了一個兒子考上清華研究生的同學介紹“內幕”后,更是不敢對小王考名校抱太大希望。這位媽媽的同學說,名校對應試統考生有歧視傾向,更不要說二三本的學生,他們覺得推免生的生源質量高,所以很多名校之間都互相錄取推免生。現實果真如此嗎?
“不是歧視,而是推免生的綜合素質確實更高。”南昌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寧認為,越是好的學校,生源越好,所以他們的推免生受青睞,這些推免生可以很好地進行學術型研究。有的學校從大二開始就圍繞考研專業學習,考生的筆試成績也很不錯,但一到復試實驗環節卻不知所措。社會上普遍認為考試最公平,但到研究生層次,不能光看一次考試成績,而是要看平時的表現,以保證教授對學生學術水平的靈活考查。
一位從事高教研究的教育專家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研究生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從目前的研究生考試來看,并不能最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際素質。從研招單位來講,重點院校學生推免比例高,或許會獲得更加優質的生源。我們不排除二本三本院校的學生也有較高的綜合能力,但相對而言,推免生對培養單位來說風險更低。
據介紹,為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2006年教育部試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引導高等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免生工作的試行是培養學術創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徑,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學術拔尖人才,加大推免生的比重也是大勢所趨。
2012年考研復試分數線分區調整部分考生會盲目沖高
2012年考研復試分數線分區調整,在國家復試分數線的要求上,把之前的全國分一、二、三區調整為全國分一、二區,原一二區合并為現在的一區,原三區變為現在的二區。據介紹,這個調整主要是考慮到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已日益縮小,原二三區內也有部分招生單位的報考熱度很高,其實際復試分數線已遠遠超越本區國家線甚至一區線,老的分區方法已經不能客觀反映最新的報考形勢,對考生的引導作用不夠明顯。
分區調整后,加大了考研難度。一是加劇熱門院校的競爭激烈程度,原來的二區實際是被取消,其在分數線上的“優惠”、“照顧”隨之消失,這可能會導致部分考生被迫放棄求穩的心態,把目標由原來計劃的二區調整為原一區,甚至轉而報考當地熱門院校和自主招生院校。“熱的越來越熱”,考研競爭兩極分化格局將更明顯。二是因為要兼顧多達21個省市的招生情況,新的一區分數線會適當下調,變得相對“柔和”,應該介于原一區和原二區分數線之間。當然,這對于今年報考原二區的考生應該是個壞消息,較今年備考難度會加大。
分區調整后,教育部規定的最低分數線全國都一樣,這樣考生選擇的余地就大,那么很多考生一般會先報一個強一點好一點的學校,考錄不上,再調劑到一個差一點的學校。而對于錄取院校來說,必須先錄取第一志愿上線的,如果第一志愿上線生人數超過招生指標,就不能調劑,這樣分數高的就不能再進來。所以考生還是要準確定位,不要盲目沖高。
據了解,為了鎖定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第一志愿填報本院校,一些高校出臺了優惠政策。江西中醫學院在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中,就明確表示“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帶*號導師除外)可享受公費”。華東交大也表示,2012年除少部分專業學位外一志愿全公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