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8家高校和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東莞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等16家新型研發機構響應,同時全市重點骨干企業、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企業等86家企業發布了共203個項目、719名研究生的需求信息。
聯合培養:政校企多方共贏
實施創新驅動,人才是核心動力。東莞很早就意識到,只有將人才聚集在東莞,創新驅動才有支撐,轉型升級才有前提和基礎。此前,依托“科技合作周”、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東莞行等活動平臺,東莞在吸引高層次人才、引進省市創新科研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方面已卓有成效。
那么,如何吸引、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呢?東莞將目光放長遠,瞄準了研究生培養的機會。今年,東莞啟動了“東莞市名校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的建設,利用東莞產業集群優勢,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合作,讓國內外優秀人才通過在莞培養的形式,認識東莞,服務東莞,進而扎根東莞。具體來說,在聯合培養教學上,實施“高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雙導師模式,研究生基礎課程階段在其所屬高校完成,專業實踐在東莞市基地完成。
東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發展中心負責人張建明認為,這一模式具有三重意義:首先,東莞能為合作高校提供辦學場地、辦學資金、科研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解決研究生到企業(項目)實踐的需要;其次,能為來莞的研究生提供較高的實踐平臺及廣闊的創業發展空間,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第三,能滿足東莞廣大企業的人才需求,為東莞注入人才、科技動力。最終,實現校、地、企多方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共贏發展。
無縫對接:高校企業積極響應
一方面是龐大的企業人才需求,一方面是高校研究生的實踐需求,東莞市政府在其中牽線搭橋,力爭做到無縫對接。目前,這一工作得到企業和高校、研發機構的積極響應,并取得初步成果。
在與名校合作方面,目前東莞已與一批高校和新型研發機構簽約合作,包括復旦大學、華中科大、華南理工等8家高校,以及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等16家新型研發機構。
接下來,東莞還將積極尋找有意向在莞設立研究生分院的高校,推進中山大學——華為研究生分院洽談工作,擬赴湖北 湖南 安徽等地拜訪調研,開展與武漢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對接等一系列活動,多渠道主動接洽國內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也歡迎東莞籍生源的研究生回家鄉實踐。“對于從東莞走出去在高校學習的學生,我們希望他們能多回家鄉看看,這里的企業、研發機構很歡迎你們的到來。”張建明稱。
在企業層面,東莞對企業進行了摸底,以建立企業項目人才需求庫。目前,已收集全市重點骨干企業、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企業等86家企業,共203個項目和719名研究生的需求信息,并編制成冊向相關高校進行了發布。
相關鏈接:
來莞實踐每月有超千元補貼
多重保障解決學生后顧之憂
按計劃,東莞在今年底前將與10家左右高校簽訂研究生在莞培養(實踐)合作協議,招收超過200名研究生在莞培養(實踐),3年內突破1000名。為了這個“小目標”,東莞將提供多重保障,以解決學生來莞實踐的后顧之憂。
首先,為增強吸引力,東莞將對來莞研究生大手筆地予以補貼。具體為:對來莞培養(實踐)三個月以上的碩士研究生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500元的財政補貼。就連往返東莞的車票路費也能報銷,還將為其提供人身保險。
同時,對合作高校在莞設立的研究生培育管理機構,也按每名研究生每月1000元給予專項補助。為了鼓勵高校導師帶團隊來莞,東莞還設立了每年2000萬元的項目引導資金。
此外,研究生來莞,衣食住行等也不必擔憂。東莞鼓勵企業提供相關硬件設施,同時,已落實由東莞理工學院提供過渡期的辦公場地、研究生公寓,并為今年研究生來莞后提供食堂、圖書館、操場等。同時,東莞市正規劃在大學創新城設立培養(實踐)基地的辦公教學場地,正落實在松山湖幸福花園安排約300套人才公寓用于研究生宿舍用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