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上,2009級臨床醫學博士蔣子涵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回顧八年求學時光,學到了知識,看到了差距,但初心未改,望以微薄力量讓更多人幸福!
演講全文如下:
親愛的老師,同學,校友,家長們,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和大家分享這一特殊的日子。在畢業前夕,回顧在北大求學的時光,不知大家有哪些收獲?今天在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在北大學習的這八年時光里,我學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以及未來想做些什么。
這八年,我學到了什么?
我從課堂中學到了醫學理論知識,從臨床工作中積累了實踐經驗,從患者身上看到了人生百態。北大讓我接受了系統的醫學教育,北大各個附屬醫院的高水平得以讓我接觸了豐富的臨床病歷,而燕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與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碰撞又總能帶給我對人文、對人性的思考。北大不僅將我們培養成了專業技能扎實的畢業生,更培養成了一個個有獨立精神、能自由思考、有責任有擔當的,一個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
這八年,我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無數的差距。既有中國內部醫療水平的差距,也有中國和西方國家醫療水平的差距。
得益于北大豐富的獎學金和國際交流項目,臨床訓練的三年中,我每年都能去美國或英國學習。我們不談罕見病或疑難雜癥,僅拿非常常見的糖尿病來舉例。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會引起很多器官的并發癥。當時我在美國和老師出門診時,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來常規復查,她化著精致的妝,還在參加老年舞蹈班;沒想到她居然已經得了50年的糖尿病,血糖一直控制很穩定,沒有任何的并發癥。聽她講舞蹈班的趣聞時,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都是我在國內管的另一個糖尿病的老奶奶,她在外地延誤了糖尿病的診治,因為血糖控制不佳引起了腎衰竭而趕到我們醫院求醫。她整個人重度水腫,身上還有因糖尿病并發的感染而引起的潰爛。我每隔一兩天就要給她身上的潰爛換藥、把里面的膿液一點點擠出來。雖然在我們的治療下她的病情得到了逐步的控制,但因為家里不堪重負,最終放棄了治療。
那么,八年間我學到了這些、看到了這些,未來又想做些什么呢?
我想,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也要盡自己所能縮小中國內部醫療水平的差異、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對于我來說,首先是提高自身的醫療水平,更進一步地,繼續投身于臨床研究中,致力于縮小我國內部醫療規范性的差異。當然,這僅靠醫生或醫療工作者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有各個專業的同學聚集于此,我已經看到了很多不同領域的伙伴們,正在利用你們的專業和技術,也加入到醫療大部隊之中。比如,我認識一些計算機、統計和建模數學背景的同學,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識別、整合并學習醫生錄入的病歷、化驗單、影像學報告等各種醫療信息,分析其中的邏輯和錯誤,從而優化醫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還有人利用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的技術,輔助皮膚病的診斷。通過數據庫讓計算機自己學習不同皮膚病的圖像。患者只用拍幾張皮膚病變的照片,計算機就識別圖像并能給出最可能的診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今天在座的各個專業的伙伴們,醫療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未來在改善中國醫療水平的野心之路上,我們要繼續攜手同行。
回首這八年時光,雖然自己容貌和閱歷都有了很多改變,但是初心未變。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幸運的人,生來四肢健全、衣食無憂。但我的父母告訴我,這份幸運并不是誰理所應得的。上天給了我無憂的生活條件,是為了讓我可以去為那些沒這么幸運的人做些什么。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我們可以用各自哪怕微薄的力量,一起讓更多的中國人、全世界的人都過得更好、更加幸福。
謝謝大家!
演講人介紹
蔣子涵,女,漢族,北京大學2009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生。學醫是她自幼的夢想。就讀期間,她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始終保持對醫學的敬畏和熱情,臨床工作專業過硬、態度誠懇,獲得患者和同事的廣泛好評。曾連續獲評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并多次獲得獎學金。出訪交流經歷豐富,在校期間曾先后前往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短期學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