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秒看全文,答案是不能,事實上背誦不能幫你學好任何東西。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會陷入這樣一種誤區“只要我把單詞、作文模板都背下來就能考高分了!”殊不知這就大錯特錯了。下面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英語老師,他將帶你從背誦的本質角度了解什么樣的“背誦”才會真正有效。
一、背誦不等于記憶
東亞語境里的“背誦”二字,在英文中對應的詞是特有的,叫做rote learning.
這個字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記憶方法,注意,東亞語境里的“背誦”,不是記憶,只是記憶的一種特殊手法:
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眼看嘴念耳聽,不斷重復,直到達到記憶效果。
記憶的方法有很多,不止背誦這一個的,比如默記,比如默寫,比如回憶,比如復述,高級一點的比如記憶宮殿等等。
通過出聲不斷重復的方法,特指rote learning,我們今天要重點分析這個方法,對英文是否有用。
在中國一直有這種謠言,背誦和大聲朗讀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英語能力,這個謠言的開端我覺得應該是留學熱剛開始那個時間,俞敏洪講的段子,李陽對此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之后經過網絡的傳播擴大,到了辜鴻銘的段子達到巔峰。且不論故事的真偽和個人之間的差異性導致的操作性,我們單是從習得的角度來探討一下“背誦”究竟意味著什么。
二、學習不可簡單化
學習是一個復雜的流程,針對任何一種技能的培養,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可能簡單化,單一化的。
即便是開車這么簡單的技能,也不是拿著車猛開天天練就能搞定的,還是需要教練講解,示范,然后你練習,他觀察,監督,糾正,然后再示范,再講解,整個流程。
完全不存在一種單一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情況。
事實上,人類獲得語言能力,學會外語這個過程,比學開車復雜多了,哪怕單獨看口語和寫作這兩項技能,都很復雜,根本不可能靠著背誦這么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徹底解決所有問題。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秉承的教學理念:系統規劃,多點輸入,材料,方法,都是多元化,綜合性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習者一定要先認清自己,客觀分析自己水平,然后才能開始正式學習,絕對不能腦子發熱,妄圖以一種簡單方法,處理所有的復雜問題。
所以凡是一切反常識,反現實的故事和段子,再熱血,再勵志,也必然是假的,精神可以學習下,但把段子當真,照搬方法,可以說是非常愚蠢。
我知道,我全面否定背誦的作用后,肯定有很多人要跟我爭辯,我們自己背誦,就很有效啊,我背了xx,或者新概念,考試高分了啊,怎么就不行了。
我明白,你們肯定會覺得不爽,畢竟思想理念甚至精神支柱都被人徹底否定了,這種感覺會讓人非常惱火,但希望你能注意,只是英語學的好,是不能夠當老師去傳授經驗的,只是英語學的好,在分析自己的學習流程會出現很多偏頗的,尤其是在教學經驗匱乏,沒有接觸過大量學生的前提下得出來的結論,很多是非常狹隘,甚至有錯的,從這個意義上出發,你們把自己的成績歸結為背誦,其實是不準確的。
三、促進語言能力提高的真正因素是什么
(1)背誦對口語和發音起不了什么作用,起作用的是聽錄音,然后模仿,重復
聽錄音,再模仿,不斷重復,直到自己可以流暢的滔滔不絕把這段語音用較為相近的語速和音調說出來,這個方法,叫做mimic,從英國人開始海外殖民以來,就一直被作為學英語口語的重要方法和教學工具,在林語堂那個年代,大家都拿著留聲機來mimic,哪怕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學習英語口語,發音和聽力的最主要方法。
很多人說背誦有用,其實是把背誦,和聽錄音再模仿的方法給混淆了。
但聽錄音再模仿的方法,本質不是背誦,它的本質是訓練你的口頭流利性,讓你的口腔肌肉習慣去說英語,這樣才可能變的流利,慢慢能夠說出英文。
至于要不要達到全部記住,也就是所謂的背誦效果,這個反而不那么重要,因為當你重復多次,模仿到自己較為滿意和流利的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記憶不過是個副產品,你已經可以輕松記住全文了。
當然,記住全文,未必有用,上海每年中小學新概念背誦大賽的優勝同學,都能流利背誦新概念4冊,這些人后來基本在一兩年內都忘光了,所謂的全文記誦,對英語能力沒啥幫助。
但是,如果是通過聽錄音,模仿這個手段,達到了記誦的效果,哪怕日后的所有文章全部忘記,你的口腔肌肉習慣仍然得以保持,你習慣了說英語,你的流利度是可以完整保存下來的,這項訓練,會讓你受益終身。
所以你知道了嗎?真正促進能力的,是聽錄音模仿,而不是背誦本身。
附:模仿一般是三種模式。
1.不看文本,播放錄音,一字一句的暫停,然后跟讀模仿,非常困難,可能要幾十遍才能把一段錄音模仿出來。
2.看著文本,播放錄音,不暫停,來回反復跟讀。
3.不看文本,播放錄音,不暫停,一口氣順著下來。
所以復讀機那個年代才是學英文最好的年代。
(2)大聲朗讀是無用甚至有害的
很多人都強調大聲朗讀,不斷重復熟練的重要性和好處,但很不幸,這又是錯誤的。
盲目的大聲朗讀,大概相當于沒有學過基本手型,就去瞎投籃,投籃命中率不可能提高。
不學習音標,英語的連讀規律,具體的舌位和口腔發聲技巧(我相信大部分人沒學過),就去大聲朗讀,只會讓錯誤的習慣深入骨髓,日后越來越難改。
有口音不是壞事,但如果發音錯誤,比如把r讀成l,這會造成理解困難,交流障礙。
真正有用的是什么?先學習發音和連讀規律以及語調,這個工作,至少要學習很久,然后才能自己上路練習,大聲朗讀,但朗讀也不宜過多,而且一定要同時錄音,要大量聽自己的錄音,給自己糾錯。
朗讀本身完全不重要,學習正確的發音姿勢,并且錄音自我糾錯,才是最重要的。
(3)但即便是模仿和學習語音語調并糾錯,也不見得能夠達到高水準的口語水平
原因其實我已經說了,學習是個復雜流程,不存在簡單粗暴的單一方法,必須系統規劃,多點刺激,多線輸入。
單就模仿和學發音本身來說,你們本身都是在學套路,而不是在實戰。
學套路,能讓你學成拳王嗎?不能,必須要實戰!
國外有一位知名的武術大師,他發現套路和實戰的關系是,任何不能在實戰中使用的套路練習,對于實際戰斗力的幫助,全部都是零。
或者說,在套路練習中發揮的水平,在實戰中能夠發揮出10%,就是高手,30%,就是絕頂高手,50%,就是大師。
英語學習同樣如此,只有套路練習,沒有實戰結合,所謂的模仿和學發音,幫助也都是零。
但目前國內針對英文實戰,尤其是英語口語的練習,除了找老外聊天,國內老師就沒人能說出第二種方法了,太荒謬了。
基礎不好就找老外聊天,等于直接去找拳王實戰,死定了,哪會有什么提高。
所以良好的實戰練習包括哪些?
1)大量的口頭訓練和朗讀錄音糾錯,這個我們已經提過了。但問題在于,中國人做模仿多,做朗讀多,錄音幾乎沒有,糾錯,就更少了。
2)問答練習,這個需要老師的,即老師提問,學生回答,不用管對錯,回答即可,
3)復述練習,這個練習我們之前有說過,這里暫略,具體看這個:
精讀3:復述幽默小故事
4)即興演講訓練
上面的實戰訓練循序漸進,一直到最后,才是和老外聊天。
這些才算是比較靠譜,比較綜合,而且比較能夠見成效的系統方法,只用一種,不可能有什么好效果。
(4)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大家最容易忽視教師的作用,而盲目夸大背誦的作用
國人一向有夸大運動員努力和主觀能動性,忽視教練員指導的傳統,在英語學習方法,更過度重視各種神功大法學習方法,問題是,我們沒法忽略這么一個基本情況:
我們所有人,都是靠學校老師帶領,才能入門學習的。
這一點功效,任何一家培訓機構都比不了,他們面對零基礎的人群,完全就束手無策。
所以對于學習者來說,面對課文最重要的不是背誦和記憶,而是先理解,然后模仿,繼而達到熟練,最后去實戰,成為高手。這其中的整個流程,教師的指導占據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不能給予學習者有效的指導,只會告訴學生要努力,要認真,要進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盲目鼓吹大聲朗讀的老師,其實不過是在掩蓋自己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無能罷了。
(5)但不論是針對寫作還是口語,背誦都遠遠不是核心關鍵因素
仍然是從實例上來做邏輯觀察就可以了:
我們是如何說出中文母語的?
因為我們從小生活在這個環境里,聽的多
身邊寫作厲害的人有什么共同點?
讀的書都非常多,而且寫作練習非常多。
你不聽,不讀,不寫,只靠背誦108篇課文,真的會有這樣的效果嗎?
我遇到的寫作高手,不論中英文,沒有一個跟我說過什么背誦的,他們的秘訣基本大同小異,往往就一個:讀的多,寫的多。
事實上國內語文教育的最大問題也在于此,過分強調背誦的重要性,而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和老師,帶領大家廣讀好書,并針對書籍,做出分析,結構,回顧和總結,提出自己的獨到觀點,并學習有邏輯有技巧的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就算偶爾的課外閱讀,基本也都是讀者這類的心靈雞湯小故事,對于真正的文筆和書籍,認識極度不足。
常識是永遠不會騙人的,雞湯故事再勵志,只要反常識,就必然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
常識告訴我們,所有文筆好,寫作好的人,必然都是海量讀書和海量練筆的人,那么你就應該做這兩件事,而死記硬背108篇短文,妄圖一勞永逸,事實上你越試圖走捷徑,往往繞的遠路越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