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到美國大學讀書想得很輕松,以為混文憑很簡單。其實,美國大學的淘汰率很高,美國的教授也不是那么好“騙”。
最近,美國克瑞頓大學哲學教授袁勁梅給一位來自中國留學生的“開除信”,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這位學生因為成績不合格,剛剛被該校勸退,而袁勁梅正是他的導師。
在信中,袁勁梅解釋了為什么董事會會堅持開除這名學生的原因;并表示,發生這種事情不單單是學生的失敗,也是老師的失敗,老師同樣感到難過。袁教授說她曾在北京親自面試該生,感覺該生十分聰敏,因此決定錄取。袁教授在信中痛心地承認這是自己判斷失誤。
這真是袁教授判斷失誤嗎?未必。長期在美國生活的袁教授可能不知道,國內有一些專業機構專門指導學生面試時如何給教授留下好印象,還有很多學生研究了面試攻略。也正因此,在面試中勝出,表現得“聰敏”,并不意外。從這個意義上說,袁教授的判斷并不錯。
而且,這樣的學生大都智力出眾,只是在他們的眼中,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就像袁教授這位學生,一旦進入理想中的大學,就不好好用功;相反,善于耍小聰明——不讀原著靠二手文獻拼湊讀書報告、用各種改頭換面的抄襲技巧對付論文……他以為,這樣就可以畢業了。豈不知,在國外一些高校,教授并不是那么好“騙”的。
在國外一些高校,讀書,不僅要讀懂,還要用書的內容參加研討,這是美國研究生教育通常采取的模式。但在國內,一些教授并不在意研究生平時讀了什么書,研究生課程依然照本宣科,研究生培養機構,也缺乏嚴格的過程性評價體系。袁勁梅教授在信中直言,這位同學把到美國大學讀書想得很輕松。事實上,美國大學淘汰率很高。這些年來,國內一些高校也在探索人才培養質量,包括清退超期的碩士、博士,可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碩博的淘汰率并不高。
袁勁梅教授在信中批評這位學生“是畸形教育的結果”,這話說得可能有些刺耳,但也說出了一些實情。我本人就在大學任教,而且輾轉不止一所大學。看到這種話,如坐針氈,卻也要承認,像袁勁梅教授筆下這位研究生,在我身邊并不是孤例。而教育出這樣學生的土壤,也在我們周圍。
在一些高校,某些教授喜歡被學生叫作“泰斗”、“男神”,對學生的讀書報告、論文七拼八湊,卻懶得一看。原因很簡單,這些教授在意的,也不是學術,而是教授、博導這類職稱、名號及背后的利益。有這樣的老師,教出被開除的學生,也不足為奇。
袁勁梅教授在信中還說,做學問,是一點一點地積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礎上,撥開前面讓人看不清楚的雜草,細細地分析;用理性拷問自己,拷問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塊小小的新石頭,讓后人踩著,不摔下來。這段話,不,這封信,值得每一個有志于走學術之路的學子和高校教師認真讀一讀,反躬自身,看看我們到底哪里做得不夠好,哪些地方畸形了。
王天定(中國海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