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對于已經決定要考研并確定了要考什么專業的同學:
1、 考研到底難不難?
2、 平時成績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3、 何時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
4、 正式開始準備考研前該做些什么?
5、 考研與找工作、上課、期末考試的沖突
6、 復習的安排
7、 推薦書目
8、 復習時的基本技巧
9、 幾個常見的方向性錯誤
10、日常生活、自我激勵與心態調整
11、參加考試和復試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二、對于還未決定考研或還未決定考什么專業的同學:
12、考研應該是一進大學就該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13、讀什么專業的研究生?
14、關于換專業考研
15、應屆考研還是參加工作后再考研
1、考研到底難不難?
關于考研的難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結果嚇走了許多本來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學。而有的同學低估了考研的難度,過于輕敵,結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確實,對于考研的難度,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夸大和輕視其難度都是不合適的,在許多時候甚至是有害的。
2、 平時成績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對于浙大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講,我覺得考研的難度其實并不算高,因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國家分數線要滿足那么多不同檔次的學校的招生情況,顯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題目的難度也是適度而且相對穩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浙大期末考試時要求就較高,只要同學認真復習,花了足夠多的時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考研復習的許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為了達到某個分數線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盡辦法減少自己落榜的風險。也許你學的很多東西未必會考到,可是它們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些都可以減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風險。
問題在于,許多人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沒有從盡量減少出現意外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安排復習,特別是專業課的復習,結果經常失敗,給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難的。
當然,過分認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極其錯誤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完成一系列必須的工作,試圖靠僥幸考上研究生,機會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夠多的時間、足夠多的精力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說,考研其實并不難。
3、何時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
我覺得,如果你已經決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將來要考到的課,就非常認真的學好,學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說在上課時、特別是期末考試前就抱著考研的數學復習指導書來看),就是在為將來順利考上研究生做準備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數學課都盡量學好,盡早把英語提高到六級水平或六級優秀的水平,就是為考研做了很好的準備。
4、 正式開始準備考研前該做些什么?
如果考本專業,那么我覺得大三下開始看數學以及一些專業課就可以了。如果是跨專業,則最好是大三上就開始學一些該專業的課程或直接讀該專業的考研指定參考書,然后在大三下開始看與指定參考書的書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樣、內容也有些差異的教材,這樣可以增加對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試時出現沒見過的內容的危險。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競爭激烈,我已經聽到過很多學校的專業課大面積超出指定教材,有時甚至超過一半的考試內容都在指定的參考書上找不到(主要是經濟類和純文科的專業),所以早點讀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顯不夠權威、內容太淺或內容不夠全面,更應該仔細研讀與該書同名的權威教材。
5、 考研與找工作、上課、期末考試的沖突
雖然我認為早點確定要什么學校和考什么專業比較好,但是像有些大學的同學從入大學起就開始準備,或從大二就開始準備,也未免過頭了一點。這樣一來,整個大學生活完全圍著考研轉,在以后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來,難免覺得自己為了考研,放棄了太多的東西,別人有美好的大學生活,而自己的大學生活卻黯淡無光。
6、復習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數學的具體要求,數學分數學1~數學4,要求的內容和難度都遞減。總的說來,數學包括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但是不同的專業要求很不一樣,請一定要在復習數學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數學包含的內容,不要浪費時間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內容。英語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雖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內容都相同,文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內容,要注意。
以上三門公共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數學只是理工農醫類和經濟管理類這兩大類的專業才要考,其他專業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門公共課,則只有兩門專業課,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課程內容特別多之外,其他學校的專業課內容都不多,指定參考書5本上下浮動。如果你只要考兩門公共課(英語和政治),則你有三門專業課,則指定參考書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請參閱各校的報考指南)。
要了解各校的專業課考試的特點,各校的專業課出題思路經常差別很大。有的學校專業課絕對按照指定參考書出,而且很容易買到專業課的試卷,可以供你復習參考。有些學校的專業課沒有指定參考書,或經常超出指定參考書的范圍,喜歡出一些與近期學術雜志發表的論文或學術界最近討論的熱點話題有關的題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閱讀近幾年的法學期刊,你所考單位的法學教授們最近發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經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過論文方面的內容,要安排好時間看這些論文。
前面已經提到過數學應該盡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認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數學并做完配套輔導書的習題,然后有經濟條件的也可以去參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課和專業課的輔導班(看各人情況自定)。
當年我也沒怎么聽說北京上海有什么輔導班,就在11月末參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辦的公共課輔導班,感覺浙大輔導班的數學老師教學水平都很不錯,非常有幫助,其他英語和政治感覺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參加英語和政治輔導班,最好還是參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點的班為好。參加輔導班前一定要先復習完一遍,否則基本上白花錢,一點效果也沒有。
政治我感覺從暑假開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組織編寫,余學本等人編的書即可,不用太費力氣看,只要先看順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從9月份開始背也足夠來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級就是在為考研做準備,但是我要強調考研的題目比六級難不少,特別是閱讀理解要難一些,考試的風格和內容也不完全一樣,不要因為六級好就對考研的英語麻痹大意、不認真復習。不認真復習,即使基礎很好也經常會考得很慘!
英語考研有大綱詞匯表,不要干巴巴的拿著只有中文意思沒有例句的詞匯表猛背,應該找到有例句的書,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單詞挑出來,抄到筆記本上來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單詞都一鍋煮,增加自己的記憶負擔。記單詞的基本方法,還是要抄寫和嘗試回憶。對此要談的太多,不多講。
7、推薦書目
以下僅僅是我一直認為不錯的一部分考研復習輔導書,也有不少很好的新書我不知道,所以多向剛考過的人了解一下。
(1)、數學
第一遍復習時高等數學(微積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對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材也不是用同濟大學編的《高等數學》(上下冊,高教版)的同學,則應該用同濟大學編的這本高數書(要注意同濟大學的這本書是為理工科專業的人寫的,許多內容對學經濟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學的,不要什么內容都看),配套輔導書可以用盛祥耀、葛嚴麟、胡金德。張元德編的《高等數學輔導》(上下冊),共31.5元,清華大學出版社。此書對那些高數基礎不好的同學特別有用。
線性代數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覺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的一本線性代數(居余馬等5人編,15元)據說考研的人一致推薦這本線性代數書。配套輔導用書可用胡金德、王飛燕編的《線性代數輔導》(第二版),15元,清華大學出版社,此書極好!
清華本科生還發一本高數輔導書,韓云瑞、劉慶華、王燕來、吳潔華編的《微積分學習指導》,18元,應該也很不錯,比較薄,很容易看完(我沒用過,不過在清華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該不錯)。
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經典教材應該是浙大盛驟等人編的那一本(高教版),許多人都用這本教材準備考研。我當初上課和復習都是用的這本,在第一次復習時把書后面的習題全部做了一遍,覺得那些題目都還不錯。
在第二遍復習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推薦陳文燈的輔導書及配套習題。
我看到有一個人推薦學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里的數學(分高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數理統計三本),他說對他幫助非常大。
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聯合出版了一本“清華大學教學參考書及考研輔導班教學用書”,俞正光、王飛燕、葉俊、趙衡秀編《大學數學:概念。方法與技巧》(上冊為微積分部分,下冊為線性代數與概率論部分),上冊29元,下冊24元,可分開買。
(2)、英語
我以前用的是王長喜的《復習指南》,不過北京考研的人幾乎都用朱泰祺的復習書,應該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歷年考題分析(95-2002即可)、六級全真題(只做閱讀理解即可)、英語寫作我推薦考試蟲出的《考研萬能作文》,18元,很不錯。其他就是張錦芯的閱讀理解和模擬題。有人推薦畢金獻(99年前命題組組長)的閱讀理解。石春楨的模擬題除了了改錯還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費時間,特別是閱讀理解。
(3)政治
高教司組織余學本等人編的復習書(航空工業出版社)是必備,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綱分析,95年以來歷年考題(注意考試內容發生過很大變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講據說不錯。別的我不知道了。多請教其他剛考過的為好。
(4)專業課
人大版考驗輔導書系列有各名校的經濟管理法律計算機電子醫科等專業的歷年考題,將各校的歷年專業課考試按內容分章節排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該出版社還有歷年考研公共課的全真題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復印到所考學校的歷年專業課考試試卷,只要指定參考書沒有很大變化,復印到的專業課試卷越多越好。
8、復習時的基本技巧
(1)、一定要把數學、英語政治的全真題做很多遍,最起碼兩遍。全真題是寶,模擬題是草,甚至連草都不如,特別是大部分英語模擬題。
(2)、專業課試卷只要指定參考書沒有很大的變化,能復印多少年就復印多少年,即使比較貴也要復印。如果你認真復習的話,考研的風險可能更多來自于專業課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的不確定性。得到更多的專業課試卷可以大大減少這種不確定性。
(3)、如果能復印到你要報考的該校該專業的同學的專業課筆記,請想辦法復印,特別是文科性質的專業,考題經常與筆記密切相關,書上只提到一句話,也許筆記里老師論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個大題,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不要以為老師只考那些條條框框很清楚的東西?寄切〇|西如何區分非本專業的非本校的學生?如何區分學生基礎扎實還是不扎實?所以專業課經常會出那種看起來有點偏的、但是的確有理解和發揮余地的題目,或是跨章節的題目,要多總結、多相互聯系。要將文科的內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專業課)總結成一張或幾張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內容都總結進去,形成條理無比之清楚的一張或幾張大紙,所有該書的內容全在其中,你就復習得差不多了。把這幾張大紙記下來,考試的大題也不會漏掉任何要點。
(4)、如果該系有辦專業課的考研輔導班,那么必然經常會漏題,即使無法參加也盡量復印到輔導班的課堂筆記(很少好學校會辦專業輔導班,因為辦專業輔導班對外?忌呛懿还降)。如果該系在考研的該學期有開要考的那門課,那么經常是開那門課的老師出考研試題(請先向在讀研究生們了解情況),該老師授課的課堂筆記頗有價值,該門課的期末考試題也經常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設法打聽(不過,不可太在乎這種技巧,全面復習才是最有用的)。
(5)、英語的閱讀理解不要亂做模擬題,毫無用處,首先是要把全真題搞得很熟,仔細分析,找出命題人的出題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較出色的歷年考研全真題分析的書來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歷年的閱讀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沒有題目可做,就做六級全真題里的閱讀理解,然后仔細分析。六級閱讀理解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畢金獻、張錦芯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不要做石春禎或其他人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以及什么考研閱讀100篇、200篇之類的東西,這些閱讀理解大都是亂出的,跟全真題思路根本不一樣,做再多也用處不大。
(6)、不要僅僅依據一兩年的專業課試卷猜測那些會考不會考,專業課可能經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經常會有一些你考前覺得有點偏甚至很偏的題目,所以要盡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專業課試卷。但是即使這樣,也要全面復習,多做題目,特別是理工科專業,專業課不多做題目也是絕對不行的。
(7)、數學不多做題,那就別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費時間了。
(8)、如果數學基礎不好,請在復習第一遍時讀那種用于大一學生入門的單科配套輔導書,而不是專門為考研寫的復習書,因為那些書會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講解問題,對基礎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關內容很有幫助。
9、幾個常見的方向性錯誤
(1)、只根據前一年或前兩年的專業課試卷,胡亂認為一些東西不會考,不全面復習,結果經常是你認為不會考的,它偏出了個超級大題。
(2)、到開始正式報考的時候才決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決定,很少有考上的。
(3)、自以為基礎好的科目不認真復習,以為憑基礎好應該能過,經常會考得很爛。
(4)、考文科類的研究生,卻沒有多打聽清楚該專業的歷年考試題的出題范圍,比如說有許多文科類的專業課的題目是指定教材里面沒有的,而是在最近幾年的學術雜志或學術專著才有的,你卻一點也不知道,一點也沒有讀。
(5)、高數和英語不做題目或很少做題目,英語作文和翻譯也很少訓練,光看答案,考試時才發現速度不快、時間不夠。
(6)、全真題在考前看都沒看過,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擬題,浪費時間。
10、考研感受、考研的日常生活與自我激勵
以個人經驗看,在第一輪復習時會頗覺枯燥,復習的積極性不高,但是第二輪復習,開始全面復習、做題的時候,慢慢會覺得考研的生活其實是蠻有意思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認為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時間來復習已經學過的東西,純粹是在浪費時間。你經常能體會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有所收獲,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學習的高中時代。由于在考研期間,我只需要一心一意讀書,不用再為其他事情煩惱,我感覺在考研的那段時光里的生活很幸福,在復習過程中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學到的東西,覺得從考研復習中受益多多。
在一開始復習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前面時間多多,所以不太用心,可是非常多人在快要考試時才發現自己開始復習還是太遲了,早就該開始認真復習的,為此頗感懊悔的人,實在是大有人在。我在考研前還一直覺得如果再給我一個月,我才可以做到幾乎有絕對的把握能考上,現在回頭去看,我也認為我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該多花點時間復習,就不至于到了考前還那么擔心了。如果你想報考一個競爭很激烈的學校和專業,那么更應該早點開始認真復習。真希望自己幾乎能確?忌涎芯可璧墓ぷ髁,的確相當的大,比那些想碰碰運氣看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但是,你付出的努力絕對是值得的。
可以說,能不能經受看起來有點枯燥的考研復習生活,正是對考生最大的考驗。許多人都在開始時興致高漲,可是在復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就開始玩心大動,不想靜下心來讀書了,結果功虧一簣。動搖不定、猶豫不決、“三天打魚,四天曬網”是考研的最大忌諱,也是許多在考前你就可以斷定他根本考不上研究生的那類人的基本特征?佳行枰g性和毅力,需要你能在某段時間里不受外界干擾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在考研期間在這些方面得到的鍛煉,會讓你受益終生。當有一天你考上了研究生,你就會發現考研的過程本身就是很難得的人生體驗?佳衅陂g得到的意志力訓練,會成為你自信的重要源泉,會有助于你以后在事業上獲得更大的成功,絕對是你一生極其寶貴的財富。
雖然每年總是有那么多人報考,可是真正完全用心復習,專心致志復習的人數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不要看著報名總數嚇人,其實真正有競爭力的考生人數還是有限的。
在考研復習的之余,也要注意鍛煉,晚上或下午可以去操場跑跑,考研不僅要毅力,也要體力的。
如果讀煩了最好休息休息,去外面或西湖邊走走。放松了之后再讀,不要過分強迫自己讀書,效果不好。周六下午或晚上可以休息一下。
心情要愉快,要每天想象考上了之后如何如何,而不是萬一考不上會多么沒有面子之類的問題。可以經常設想考完之后如何大爽一把、大睡一把、去哪里大玩一把,以此激勵自己。
失敗者老想著失敗了會怎么樣,整天在擔心,結果的確經常失敗。成功者經常想著成功了要如何如何,整天在描繪未來的理想藍圖,結果的確經常事隨人愿。老是失敗的人通常是那些總是在擔心失敗的人。擔心什么就來什么,希望成功就會得到成功,所以內心對自己的鼓勵,非常重要,經常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11、參加考試和復試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考試
考前一天,無論如何應該去看一下考場,特別是考外校的同學,由于是杭州市高招辦負責安排考場,這些考場通常都是杭州的各所中學,應該先去看一下大致位置,以免第一次匆匆趕時間,找不到考場,影響第一門的英語考試。
考試期間最擔心的問題可能是失眠,最好要先和同學協商好考研期間宿舍的作息安排,同時,為了防止失眠,可以買幾盒“安神補腦液”備用,一旦發現自己可能會不太容易睡著,就吃幾小瓶安神補腦液。
考前應該準備好鋼筆、圓珠筆或簽字水筆、鉛筆,相同的筆請全部都要多準備幾支。以前考研的試卷紙質很差,不能寫鋼筆,所以請習慣了寫鋼筆的同學要先練習一下寫圓珠筆,并事先買好考研時要用的筆,先用順手,不要到了考試前才開始用圓珠筆,可能會在第一天下午考政治時因為寫字太慢也時間來不及。如果觀察到紙質不好,請不要用鋼筆答題,會影響卷面印象,嚴重失分。請帶夠圓珠筆或簽字筆!
除非你根本沒有認真復習,否則在考試過程中即使覺得英語、政治數學中的一些科目沒有考好,也千萬不要中途退出考試,一定要堅持到最后,反正你無論做什么事情也不差那兩天嘛。堅持到底,最終還是考不上,那也可以問心無愧。一些課程你以為自己考得很差,其實從最終結果來看可能還是能上上線的,所以不可輕易放棄!
每年的考研都有大量的考生只參加前面一門或兩門的考試,中途就不考了,所以你會看到每個考場的人都原來越少,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管別人如何,你要堅持到最后。
絕大部分都覺得3小時的考試時間非常緊張,請在考試前一個月或兩周內開始訓練做題速度!請先安排好各部分各花多少時間,控制做題速度。
(2)、復試
如果你估計自己能夠上線,或是已經順利拿到了復試通知,那么你應該打聽是否是等額復試還是差額復試,如果是等額復試,其實基本上就錄取了,如果是差額復習,還要用心準備一下。
即使是等額復試,也要注意在面試時要尊敬老師,不要表現狂妄,令面試的老師反感,但也要表現出自信,要注意面帶笑容。也有聽說在等額復試時有的考生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特別狂妄,覺得專業課太簡單了,得意洋洋,而被刷掉,頗為可惜。
如果是差額復試,更要小心,不要以為自己總分高,就高枕無憂了。雖然總的來說名次靠前的考生在面試時一般都不太會刷掉,如果你僅僅處于中流,即使不是最末,也要多花心思準備。特別是要注意很好地回答問題。
主要的問題通常是先自我介紹,其次問為什么要考我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在面試前要先想清楚。其他就是問幾個跟專業稍微有關的問題,一般都不太難(不同學校情況難度不一樣)。
應該對該系該專業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在回答為什么考該校該專業時可以講因為它多么有名,多么有實力,自己多么有興趣的角度來介紹,當然也不用太夸張,客觀介紹即可。
如果擔心自己會被刷掉,盡量在面試前給系主任盒負責研究生招生的副系主任寫信,介紹自己的情況,表明自己的興趣和對該系的向往等等,要用心撰寫,會有所幫助。
應該提前1~2天到該校,然后找在讀研究生了解往年面試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面試最好提前30分鐘到1小時到該系,這樣你也許有機會幫他們做點雜務,或者跟副主任等聊聊天,讓他們先就了解你,會大大降低面試時被刷掉的風險。
12、考研應該是一進大學就該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浙大學生通常在剛入學時,就經常聽到老師和學長們提到竺可楨校長的兩個問題,即“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要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么?第二:將來要做什么樣的人?”說實話,當年我聽到的回答大多空泛而不確定。如果今天要我來講這個問題,那么我認為在浙大本科期間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奮斗方向,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職業理想。至于將來,每個浙大學生在畢業時的選擇其實都是很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國,要么直接參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點確定自己的目標,早一點開始努力,因為要出國、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學校時要培養的能力和素質還是有差異的!
在我看來,不管你應屆時考不考研,你都應該先對考研這個問題有較多的了解,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你應該一進大學就考慮將來是否要考研,如果要考研,想考哪個學校以及什么專業(特別是專業!)的研究生!請早一點決定,不要匆忙上陣,沒有幾個匆忙考研的人能考上的。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請未雨綢繆,想想你的未來!
那么,讀研究生究竟有什么意義?讀研究生有意思嗎?
由于本科特別是浙大的理工科,通常都課程繁重,經常要做作業,寫實驗報告什么的,期末的考試壓力也比較大,令部分同學覺得有些疲憊,很希望早點結束大學生活,不太想在大學里呆下去了。但是,如果你讀過研究生,你就會發現,研究生的生活和本科時的生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自由寬松得多,你可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想看的書,考試通常也不難通過,主要是寫幾篇論文而已。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那么,有機會讀研究生還是很不錯的,你可以在研究生階段看很多你本科期間一直想看而沒有時間看的一大堆書,也經?梢杂锌杖ヂ牳鞣N各樣的講座,再也不用擔心逃課聽講座時老師會點名,因為研究生的課很少,大部分第一年就上完全部課程了。
除了可以自由自在的讀一些自己想讀的一些書,我覺得讀研究生的好處是你還有2~3年的時間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做適當的準備,特別是,你可以通過換專業考研,學習自己希望進入的理想行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在畢業后轉到該行業去。
此外,應該指出,考研是一個很重要、很值錢的選擇權。如果一個人對前途毫無把握,好像未來毫無自己可以選擇的余地,只能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是非常痛苦的。千萬不要等到已經走投無路的時候才去想自己的出路!
考研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權,你常?梢酝ㄟ^考研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當你對工作不滿的時候,想改變職業的時候,你能夠通過考研更換一個全新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是令人羨慕的。因此,我覺得無論你暫時想不想考研究生,請一定要多花時間把數學和英語的基礎打好。不要覺得數學英語沒有用,它有時候可以改變或決定你一生的命運,那么還有比這種知識更重要的嗎?如果你數學和英語的基礎都很好,那么無論你何時想考研究生,你都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
13、該讀什么專業的研究生?
如果要讀研究生,該讀什么專業的研究生呢,好象大多數人都選擇讀自己原來本科讀的專業的研究生?墒,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未必是正確的。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當年可以保送讀本專業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一定不會讀的,因為我雖然不討厭自己本科的專業,可是也一點都談不上喜歡,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一定要讀自己喜歡而且前景比較光明的專業,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對前程一籌莫展,那不過是給自己推遲了面對難找工作的局面的時間而已,最終,你不可能逃過這一劫,你必然要面對現實。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看來,無論是對男同胞還是對女同胞來說,婚姻和職業是否理想,都是影響極大的事情,而總的說來,職業理想與否可能更為重要,因為工作不理想也會影響到婚姻的狀況。在一個早就過時落伍的行業里,你累死累活也遠沒有在新興行業里的普通人的工資高。不要聽信那些輔導員之類的愛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說自己的專業前景多么好,要聽聽那些已經大四或是已經畢業了的同專業的大師兄師姐們的看法,他們的觀點才有真正的參考價值,F實是殘酷的,會讓許多人清醒,早一點清醒對你絕對有好處,所以請你早一點打聽自己的專業去向和分配狀況為好。
由于各個人的情況不同,我無法說你一定要讀哪個專業,不過如果你對一個東西特別感興趣,那就應該去學,那個專業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對什么東西都沒有很濃的興趣,那么我認為你最好選一個分配還不錯,自己也相對比較喜歡的專業。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自己的性格特點,再選擇那些可以發揮自己長處而不是短處的專業。比如說,如果你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聊天聚會,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呆在房間里,那么你也許適合去做律師、。管理類或是銷售類的工作,不該去做技術性或研發性的工作。當然,如果你只喜歡而且適合搞技術,那你還是搞技術好了。
由于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境常常受到周圍人的看法和境況的影響。所以在選擇專業時考慮到社會發展前景和職業發展前景也是極其必要的。
就目前而言,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并沒有熱情,甚至極其不喜歡,那么雖然你考本專業相對更容易考上,我還是奉勸你不要讀本專業的研究生。你讀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職業理想聯系起來,不要為了讀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讀本專業的研究生不能使你離職業理想更近,那么你三年的時間就接近于浪費。如果你以后要轉到你覺得比較有前景或比較喜歡的職業和在本科畢業時的難度幾乎一樣大,那么與其如此,還不如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早點準備考研,考到自己想讀的、覺得比較理想的專業去,即使降低學校的檔次也是合算的。
如果說在本科時讀個好學校比讀個好專業更重要,那么我認為,對大多數人而言,在研究生階段,專業的好壞可能比學校的名聲更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你能進入什么樣的行業,而行業的好壞是極其重要的。在一個沒落的行業里,不僅難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收入通常也和好行業相差極大,不可不重視!
我知道在理工科之間要跨專業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如果你努力得早,是完全可能的。我以前在浙大學了一個分配很一般的工科,不是電子類,但是我就有一位同學考到了浙大信電系,另一位考到了計算機系。他們能考上是因為他們大學輔修了這兩個專業,而且準備得很認真,所以考得都很不錯。
如果你覺得在理工科內跨專業考研究生很困難,那么我建議你可以考慮轉學法律類、經濟管理類、新聞廣告類,因為這些專業的專業壁壘很低。你根本不用擔心考上了會跟不上,沒有聽說理工科的同學會在這種專業讀研究生還會跟不上,你通常都可以學得很好,因為這些專業的東西比起理工科那些書來說,都是很容易的。不僅如此,一旦考上這些專業的研究生,你將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知識背景,在找工作和實際工作中都會有優勢。
不過在這些大類也有非常熱門和相對不那么熱門的專業,比如說法律里面有比較熱門的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和民法,其次有刑法,也有不太熱門的行政法、憲法、法理學等專業,還有招生數比較多的法律碩士。經濟學里有比較熱門的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等專業,其次有財政學、國際貿易學,也有數量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等。管理有比較熱門的會計、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也有招生比較多的MBA(需要工作經驗)。
在這些專業里你究竟選擇什么專業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考熱門的專業的確會前途很好,風險也相對更大些,因為好專業競爭都比較激烈。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能進好專業,即使學校差一些也可以考慮。當然,如果覺得考該專業最熱門的專業風險太大,那么也不一定要考該類專業中最熱門的專業,可以考慮進該類別里相對不是那么熱門的專業,這樣風險較小,畢業后的前景也比讀原來的專業要好得多。只要進了該大類的專業,你可以在研究生期間學任何你最想讀的東西。比如說,很多人非常想考金融學專業,可是對考金融學專業的研究生又不太有信心,那么也可以考慮先考比較有把握的數量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或產業經濟學等等,然后在研究生求學期間,把精力完全放在學習金融學上,在畢業時,你一樣可以進入金融證券業。其他專業也一樣,以法律類為例,如果你很想去做法律類的工作,但是覺得考經濟法的研究生難度太大,那么完全可以考慮先考法理學之類的專業或直接考法律碩士,然后在讀研究生期間多讀經濟法方面的書籍,并且發幾篇經濟法方面的論文,就可以了。同一大類里到了研究生差別不大,進入大的行當最重要。當然,如果對自己非常有信心,那多打聽有關情況,并充分復習,直接考這些熱門專業,考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跨專業考研并且考分為該專業第一名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
在選擇考何專業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情況來決定。我有一個老鄉和一個高中同學,大學都畢業于上海某著名高校,可是學的都是非常差的工科專業,工作后收入很低,想改專業。在沒有辭職,復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們先后報考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的國際金融和金融學專業,結果考了兩次也沒有考上,就沒有信心了,最終到現在還只能呆在原單位。我覺得他們的決策有嚴重失誤。他們想換專業的想法是對的,可是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總想一勞永逸,一招致勝。他們并不是那種自己都老覺得自己特牛的那種人,對他們來說,其實只要能考進經濟管理類讀研究生就可以了,不僅可以改換工作,而且不管學經濟管理類的那個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都比原來好得多,即使他們真的非常想進入金融界,也完全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再朝金融學方向靠。
我知道許多學理工科的學生對這些“文科”專業頗有偏見,認為它們沒有什么東西,這是大錯特錯!法律沒有很深的學問嗎?經濟管理沒有很深的學問嗎?新聞廣告沒有很深的學問嗎?只要你對這些專業的東西鉆研得多一些,你就會發現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底洞。
話說回來,如果你的專業分配不好,你學得再好,覺得它有再多學問,你都用不上它們。如果你在一個沒有前途的行業里工作一輩子,你的發展機會有限,會很難受的。如果你在畢業后肯定要要轉行,那么你本科學的專業知識大部分都是沒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學同學,幾乎沒有幾個人干本行,不干本行的同學都活得很滋潤,而還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經知道你的專業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請不要只知道埋頭讀書!請在讀書的同時也看看自己未來的路!你理想的職業在哪里?為了實現這個職業理想你該做哪些準備?多學一點能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服務的東西!
14、關于換專業考研
顯然,對于絕大多數大學而言,好專業就那些,數得過來,一般的系占絕大多數,還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則歷來都很差,很難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客觀現實。對此,我們首先應該接受現實,然后再去慢慢改變,抱怨是毫無用處的,自己多思考以后的出路才有用。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專業不好,就怨氣沖天,就喪失斗志,甚至以此為借口不好好學習,這是最可悲的。
其實在大學本科里學個差專業,并不意味著沒有進一步改變命運的機會,其中一個好機會就是在考研究生時換專業。數學基礎不好的文科專業換到新聞法律廣告等專業,不怕數學的,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可換到經濟管理類的專業,也換到好的文科專業如新聞法律廣告等專業。
關于換專業考研究生,有幾個常見的問題:
一個是覺得自己如果換專業考研的話,那大學四年不是白讀了嗎?因為畢竟很多專業課的東西用不著了。其實如前所述,如果你本科的專業不好,你即使不換專業考研,以后工作也很少會做本行,因為本行本來就不好嘛,否則就不會覺得自己的專業不好了,所以對于以前的專業知識沒用處,沒什么好心痛的,應該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開始。其實,理工科的訓練還是很有用的,它使你的思維比較清晰,而且讀過理工科再去學經濟管理和法律新聞之類,在接觸到有關技術方面的東西不會象那些一直學文科的同學那樣覺得很神秘。如果你在研究生畢業后從事企業管理工作或從事金融證券行業的工作的話,理工科的背景還是很用的。
還有一個擔心是怕換到新專業會跟不上,別人畢竟大學學了四年嘛,怎么跟得上?除了少數幾個專業,我看過很多換專業讀研究生的人,其中一些我還很熟,沒見過誰跟不上的,一般還都學得不錯,所以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不過如果基礎不是很扎實,換到信電和計算機讀研究生可能會辛苦些,換到文科性質的專業讀研究生應該毫無問題。
換專業也不能漫無目的,應該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將興趣和職業目標結合起來選擇專業,然后盡早選定學校,盡早了解有關的信息,早做準備。在確定了學校和專業后,最好去該學校一趟,看看校園,去該專業的研究生宿舍了解有關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以后的畢業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職業目標比較接近。這很重要!同時最好和一個熱心的研究生建立聯系,以便了解有關的動態變化。
說來說去,還是有很多人怕換專業,覺得沒有把握,或是覺得好象沒有先例,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時學的專業。其實,換專業并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難,就像考研沒有某些人夸張的那么難一樣。在考研時換專業成功的人多得是,以下是我所認識或知道的跨專業考研并且成功了的例子:
(1) 英語—法律 (2) 數學—計算機
(3) 物理—金融—會計 (4) 英語—數量經濟學
(5) 物理-生物—工業經濟 (6) 茶學—會計
(7) 牙醫-財政學 (8) 建筑經濟管理—建筑學
(9) 數理統計—數量經濟學 (10) 管理學—數量經濟學
(11) 統計學—法律 (12) 化工—化工—國民經濟學
(13) 政治—法律 (14) 熱能—房地產—歷史
(15) 數學—經濟學 (16) 光科—會計
(17) 高分子—計算機 (18) 材料——自動控制
(19) 力學—自動控制 (20) 統計學—金融
(21) 經濟學—新聞 (22) 熱能—新聞
(23) 地理—經濟學 (24) 鑄造—會計
(25) 歷史—經濟法—國際經濟法 (26) 英語—行政管理
(27) 農學—企業管理 (28) 機械—計算機
(29) 物理—物理—金融 (30) 會計—經濟法
(31) 物理—哲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32) 地科—哲學—哲學
(33) 數學—系統工程—經濟學 (34) 高分子—生醫
(35) 農學—金融 (36) 化工—化工—會計
(37) 數學—財政學 (38) 檔案管理—金融
(39) 熱能—自動控制 (40) 化學—金融
(41) 物理—電子—電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
15、應屆考研還是參加工作后再考研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計劃,因此,無論是應屆考研,還是在參加工作后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總的說來,如果你在畢業后直接就能進入你想去的行業工作,則無論是應屆考研還是等工作幾年之后再考研,都是可以的?墒,如果你估計你將來只能進一個很沒有前途的行業,工作待遇也很差,那么最好還是在應屆時就考研,而且應該盡量早準備,通過考研,跳離苦海,向自己的職業理想靠近。如果你能考進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專業讀研究生,那么花上一年左右的時間全力準備是完全值得的,因為它可以使你進入理想的行業,改變一生的命運,意義深遠。
不要輕易錯過應屆時考研究生的機會,因為工作之后要考研究生通常都要辭職考才能考上,而且時間也遠沒有應屆時這么多,其他麻煩事也多。如果不辭職考研,大多都考的是那些冷門、競爭不激烈的專業或是本來就不太喜歡的本專業,和應屆時可以選擇的專業是有差距的。
如果你最終決定要考研,就要接受過半年多到一年左右的寂寞的生活,不要看到同學找到工作了又蠢蠢欲動,心思動搖。許多同學在中途放棄考研的借口是“還不如工作兩年之后再考研”,可是這種人通常以后比當時更沒有信心考研究生。也有些人是為了逃避考研失敗的尷尬而不敢考研,怕同時參加考試的同學很多都考上了,而自己卻沒有考上,會很沒面子。這種心態實在不對路。
害怕失敗就去逃避失敗,比失敗本身更可恥,而且更阻礙一生的發展。
面對失敗,勇敢面對,才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中國人這么多,好專業,好職位都極其有限,競爭都很激烈。要知道,你在逃避競爭的同時,也錯過了擁有更好的、更有成就感的生活的機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