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考研學子來說,這接近終點的最后沖刺才是最大的考驗,誰能笑到最后,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回想自己當年的那段時光,那些曾有過的緊張、焦慮、煩躁、茫然、無助……至今仍然仍記憶猶新。建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如何克服焦慮心理,讓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專心致志地投入沖刺準備中,才是制勝的關鍵。
【名詞解讀】
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指的是在臨考前或臨考時產生緊張與恐懼的情緒狀態,主要表現為臨考前神情緊張、憂慮,臨考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手足發涼、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僵化、記憶力下降,原本熟悉的內容因過度緊張而回憶不起來,嚴重時還會出現“暈場”的現象。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一是對考試的意義估價過高,認為考試成績不好,會影響家長、老師以及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前途、影響自己的人生等;二是對考試的結果期望值過高,提心吊膽,害怕失敗。當然,還有一些個體因為神經過程較弱,承受不了風險刺激,比較容易產生考試焦慮。
【案例分析】
關注過程,以“瓦倫達心態”對待考試
出鏡人物:
王同學,來自農村,父母對她有很大的期望,報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平時成績一般。
考生心語:
從準備考研到現在,我基本沒有好好看過書,我來自農村,父母為我上大學犧牲了很多,我真擔心自己要是考試過不了,該怎樣對他們交代?還有我的同學、老師,他們會怎么看我?為了考研,我根本沒有時間去找工作,要是考試過不了,我的前途就沒了。
心理解析:
這是考試焦慮的一種典型表現,很多考生往往賦予考研太大的意義,認為一旦考研失敗,就會帶來很多消極的后果,甚至認為前途就完了。太過沉重的包袱,往往會給人很大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對結果的過度關注,總是讓人不能體驗過程的快樂,不能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最終影響目標的實現。
化解方法:保持“瓦倫達心態”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態稱為“瓦倫達心態”。瓦倫達是美國走鋼索的雜技演員。鋼索一般懸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沒有任何人身安全保護措施,還有來自風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擾,人在上面行走,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始終能獲得成功。對此,瓦倫達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一心一意地走好鋼索,不管得失。”后來,心理學上把這種專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為其他雜念所動的心理現象稱為瓦倫達心態。
這種心態在我們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也是非常有效的。不管你的平時成績如何,不管最終的結局如何,你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認真沖刺復習。無謂的擔心,只能讓成功離你越來越遠。再說,考試并不能決定人的一生,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很多著名人物考試落榜,卻能夠自學成才,另辟蹊經,實現自我理想,對社會做出貢獻。如李漁、洪升、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等都是落地的秀才,誰能說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沒當時考中的狀元大呢?“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非走此路不可呢?這種擔憂只會增加無端的焦慮,從而影響復習。我們應重視考研,但又不能把考研視為走向成功的獨木橋,要以一種從容的心態坦然地對待它。忽略對結果成敗的過多關注,力求有穩定的“瓦倫達心態”,提高成功的機率。
“心存高遠,意守平常;閑看云卷云舒,笑品世事無常。身體而力行,雖小步終成千里。”希望大家都能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考試,傾盡全力,力爭最后的勝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