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考研得高分的小伙伴,都有一個共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會提前制定好一套詳盡的學習計劃,并認真執行下去,遇到情況有變之時,也一定會隨機應變,及時更改計劃,直到達成目標。考研,需要你花上幾個月的系統化學習,切忌碎片化。
制定“學習計劃”,實質上就是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跟考高分沒有直接聯系,但有些東西的確是會水到渠成的,這道理咱們都懂。
所以參考計劃里沒有準確的作息,只有確定的目標,再加上高效和積極的反饋。
時間: 8月一開學前( 9 月15 日前)
目標:所有科目一輪復習搞定
資料:所有科目一輪復習資料,特別是專業課指定教材+課程
筆記:形成自己的第一批錯題+學習筆記
其他:
1 .趁現在的空閑時間還是整塊整塊的,比較多,就從上午,下午到晚上,都全部化分出來,公共課和專業課的大目標是每一門都能過一遍。過一遍的狀態是什么,是給你一套真題你知道這些題講的都是什么,即使做錯沒關系,錯在哪里你要知道去哪本書、哪個章節、哪個視頻能找到指定的知識點來復習。
2 .給每周的目標完成和沒完成制定一些獎勵和懲罰機制,其實懲罰機制基本就是再規定時間點之前沒有學習完的話無論怎么加班加點,都要學習完,獎勵機制可以有吃頓大餐,購物逛街啊等等。
3 .關注大綱發布和招生簡章發布,適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即使有時候專業的方向調整不了,學校的方向可能是需要一些變化的。
科目方法:
1 .政治。政治科目從 8 月開始一定要進入熟悉階段,再晚不過9月要開始了,快速地把框架以及關鍵的知識點熟悉起來,特別是毛中特等難點的章節,做到所有選擇題,無論會做不做,至少是能做,再是知道出處。
2 .英語。英語科目詞匯量最遲8月結束必須過完一遍,剩下的幾個月是不斷的加深印象鞏固。開始保證選擇題錯誤率在一定水平,然后再穩步提升。比如完形填空現在是錯8道,一個月之后提升到錯5道就是進步,閱讀和其他同理。
時間:9 月
目標:保證開學后的學習量和課程安排等(在校生),保證持續遞增的學習量(在職考研)
資料:已經走過一遍的書籍+筆記+課程+真題
筆記:強化自己的筆記,形成自己的沖刺筆記
1 . 9 月開始,關注大綱發布以及報名,這類基本的事情身為考研人應謹記在心。
2 . 9 月中最難熬的是有一些專業的同學,專業課程的內容學習會占用部分時間。與考研無關的事情其實很多,有些徘徊的人也要準備開始找工作,沉住氣,該干嘛干嘛,保持恒心。
3 . 9 月必須開始形成自己的真題邏輯,然后根據歷年真題來進行訓練,再不斷糾正自己的真題邏輯,把握住一些討論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時間:10 月國慶假期
備注:一個國慶小長假,可以完整快速的來一遍各個科目的二輪復習不是夢。
時間:10 月
目標:第二輪系統學習完成
備注:第二輪系統學習的完成對于一些人其實相當于第一輪,但也沒關系,只有相信自己。但是 10 月結束之后,真的,只有兩個月了。
時間:11 月
目標:系統糾錯,發現自己最容易出錯且是考試重點的地方,定點提升。
備注:完成系統糾錯就等于已經準備勝券在握,然后把之前的筆記、錯題集等拿出來隨便一讀都是一種忘我狀態,當然這個時候,最終報名等基本環節切莫忘記。
時間:12 月
目標:能穩穩地評估出來自己的應試水平
備注:能穩穩知道自己應試水平的意思就是,每個科目規定時間之內自己的平均正確率,幾乎是可以確定的,若是時不時來一次全對的體驗,會是非常棒的反饋,讓你知道你有沖擊高分的能力。
以上后面幾個月基本一句話帶過,是因為,如果8月都做不好,之后的階段講太多也沒用。
總之,明白這一條線:
一個科目是有考試框架的(大綱)? 大綱要求的掌握好已經能拿很多分,不要傻乎乎的去挑戰極限?以自己的水平掌握大綱要求的東西需要多久 ?拆分目標與制定任務,試圖去理解出題人的意圖?先完成簡單任務,再完成有一定挑戰的任務獲得積極反饋,困難任務碰壁了不要緊,反復在心態積極的時候再做挑戰?學而時習之,考試是競爭,要做到比別人有把握,就要復習 ?自己一定要有各個階段隨時可以拿出來看的東西?最后階段,調整心態,保持狀態,完勝。
很多時候別老是去抱怨堅持不下去了,堅持不下去最本質的原因是沒有成就感,其實做題就可以產生很多成就感,去找到那些又能有成就感又能幫助復習備考的東西,再去體驗,體會,你會發現其實堅持下去會很容易。
最后,無論應試場還是生活中,工作上,學習里,不要服輸,才能遇到更優秀的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如愿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