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全球無數人。如今,“中國版霍金”的故事正在吉林省長春市上演,感動無數網民。
1976年出生于江蘇淮安的王甦菁,出生時因難產引起的“腦缺氧后遺癥”成為命運賜予他的魔咒,然而他沒有放棄努力,刻苦鉆研,現為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8級博士研究生。不僅如此,他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成為2011國際生物特征識別大會博士研究生論壇在全球邀請的10位有培養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之一。
這一事情經網絡傳播后被很多網民熱捧,網民們稱呼他為“腦癱博士”、“中國版霍金”的同時,更被王甦菁自強不息、身殘志堅的精神感動,將他視為榜樣,不少網民表示“他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個奮斗中的人”。
不向命運低頭 自強不息終成博士
在吉林大學前衛小區的計算機樓里,一位身材瘦弱、依靠助行器走路的青年人十分引人注意。他就是王甦菁,一位腦癱患者,雙腿不能直立,雙手不能持物,右腿、右手基本失去功能,行走要靠助行器,坐下需要將雙腿疊起以控制抖動,寫字、操縱鼠標、敲擊鍵盤只能用左手。
“我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搶救,家人給我起名為‘甦’,意為死而復生。”王甦菁說,由于他發音不清,行動不便,從小到大,學習上遇到很多別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通過抓象棋子、抓玉米粒來鍛煉握筆寫字,右膝下綁著沙袋來穩固身體,防止搖晃。由于手抖寫字慢,王甦菁每次考試都答不完卷。“眼看著那些題我都會,但是就是答不了,心里著急呀!高考成績不好,就在老家上的電大。”
據了解,王甦菁對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源于高中時從好朋友那兒借來一本《BASIC》語言。在沒真正見過計算機之前,他已經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對其有了很多了解。當時電腦還沒有普及,學校、單位等提供的公共電腦有限。“哪有人能敢讓我一個殘疾人用他們的電腦啊!后來我外婆他們湊了一萬多元錢才給我買了臺286電腦。”
1997年王甦菁編寫的CASL匯編語言編譯器入選中國大學生電腦大賽全國總決賽,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單獨接見。當時誰也沒想到,鄒家華之后竟然成為王甦菁的伯樂。
由于寫字慢,王甦菁考研考了幾年都沒過線。在幾近絕望之時,他抱著最后一絲希望給鄒家華寫了封信,表達了他想繼續深造的想法。幸運的是,鄒家華因此聯系到了幾所高校,他們愿意破例為王甦菁單設考場。最終,王甦菁圓夢來到了吉林大學讀碩士,之后接著攻讀博士學位。
刻苦鉆研獲國際學術界認可
王甦菁在導師周春光教授指導下,已發表20余篇論文,其中4篇SCI(這是國際上最權威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檢索工具)期刊文章;他還是“2009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2000年被全國總工會、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五部門評為“全國職工自學成才者”;22歲時通過自學以高分通過國家級高級程序員資格考試,成為國內年輕的工程師……不僅如此,作為國內唯一的受邀者,王甦菁在2011年10月參加了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生物識別大會,大會的博士生論壇在全球范圍內邀請了10位該領域最具培養前途的博士研究生參會。
據周春光介紹,王甦菁學術做得相當不錯,在國內青年里是非常出色的。“他雖然身體不好,但是一點也不自卑,特別愿意跟大家聯系,心態好。他也做不了什么休閑運動,每天就是學習,寫論文、看論文。在國際頂尖雜志上發表了一些比較好的論文。今年準備沖擊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每年計算機領域的也就兩三篇能獲獎,難度也挺大。”
王甦菁的同學們說,王甦菁一直以來都與國際上該研究領域的最高人士保持聯系,他們通過網絡交流、研討。“2009年的時候國外就邀請王甦菁去參加他們的生物特征識別會議,但是當時他們不給提供資金,就沒去上。今年那邊又主動給王甦菁發郵件提出邀請,并支付1500美元的食宿費。”周春光說,美國也有學校希望王甦菁出國繼續深造,但是身體原因始終限制著王甦菁的發展。
“現在就想找個好工作”
記者來到吉大南校區計算機樓前,看到王甦菁駕駛助力車通過無障礙通道,看門阿姨幫他把車停在樓梯后側。看著王甦菁艱難地前行,記者總想上前幫他一把,但他都會笑著拒絕。學弟陳前說,王甦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想麻煩別人,他的父母原來是江蘇那邊的公務員,現在三個人生活靠的是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很是拮據,看病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他們仍然自強自立。
王甦菁說,近期的愿望就是博士畢業后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我想找一間好一點的高校繼續做學術,但是那樣的地方都喜歡招有留洋經歷的人。加上我寫字慢、說話慢,也沒法教課,只能搞研究。前段時間往幾個非重點高校投過簡歷,都被拒絕了。現在為自己的兩篇學術會議論文做后續工作,為就業增加砝碼。有時候要到5點才睡覺,睡兩三個小時之后繼續干活。”
王甦菁說,希望國家在制度上、政策上給殘疾人多些照顧,讓有夢想的殘疾人也可以順利地上學、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