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全國165萬考生將走進考場,為“研”放手一搏。
有關部門的最新統計表明,全國共有165.6萬名考生確認報名參加今年研招,比2011年又增加14萬余人,再創歷史新高。連續三年年增長超10萬人!雖然職場中研究生學歷的優勢已經不是絕對優勢;雖然除了考研人生中還有更多的選擇;雖然早晚自習、上輔導班、生活“三點一線”……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學子們奔赴“研考”考場。
關鍵詞
職場
如果本科就業都很如意,可能不會有這么多的應屆生加入考研大軍;如果本科的知識就能讓你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的往屆生報名考研。考研,對于將參加職場競爭或已經參加職場競爭的人來說,無疑是增加自身“含金量”的重要“砝碼”。
案例1 在校生:考研動力來自就業壓力
天津科技大學管理專業的英杰坦言考研的動力來自就業壓力。“社會上對經濟管理的學生需求不是太熱,因為企業一般都是找有工作經驗的人或以晉升的方式找到適合的人才。所以我們想找個好點的工作,沒有研究生學歷幾乎不可能。上一級的就業很一般,今年考研人數更多了,我們宿舍6個人,4個考研,另外兩個一個出國,一個已經轉了專業”,她告訴記者。
像英杰這樣因為面對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的不在少數,特別是在一些非重點院校、非熱門專業,學生們普遍感覺在找工作時和重點大學、熱門專業的學生相比缺少競爭力,考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成了許多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尋求發展的首選。“不考研行嗎?現在進中學當老師都要研究生學歷。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學法律的,沒有律師資格,只有本科學歷,就算能進律師事務所也只能是個打雜的,每天只能做做打字、文書類的工作。”天津師范大學文法學院的曲佳說。
案例2 職場人:提高競爭力為將來準備
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行政部門工作的程倩倩(化名),今年已經是第二年考研了。休息日不是上考研班就是上自習班,下班就拿起英語和政治書,晚上復習到深夜。程倩倩這一年多的日子都是這樣度過的。她告訴記者,自己工作的部門大部分同事都是研究生學歷,無論從職業發展還是從自身素質提高方面講,考研都很有必要。
來自職場的考研大軍,大多有著清晰的人生規劃,希望通過讀研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加碼”,為未來更好地發展做準備。
已經在天津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工作一年的馬彥龍,去年5月辭去了工作,準備報考天津大學管理學部金融工程方向的研究生。“工作了才知道以前的知識儲備不足,自己做的行業分析報告總是與辦公室里的研究生、‘海歸’們差那么一些。要想進一步提升能力,必須再進行系統地學習深造。”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到天大聽課,每天在教室里上自習,經常是從早上7點一直學到晚上教室熄燈,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讓他覺得很充實,對未來更充滿信心。
點評
敲門磚
從本質上講,學歷只是形式,能力才是真正的金子。但是能力不是幾次面試就能考察清楚的,所以一些單位為了降低招聘成本,只能“唯學歷是舉”。
“學歷只是敲門磚,真正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在工作中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不過至少高學歷能給你爭取一個面試的機會。”一德期貨人力資源部經理楊志強坦言,在招收員工時特別是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時,學歷是一條“硬杠”,只有跨過這條杠,他才會進行下一步考察。
隨著研究生的持續擴招,近年,碩士、博士已經基本成為就業市場的主力,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空間被壓縮,就業競爭力一年不如一年。國家機關、高校、國企、知名外企招聘門檻抬高,對學歷要求嚴格已是常態,而且這種態勢仍有蔓延的趨勢。為尋求更高的起點,更多學生選擇了考研。
數字
非應屆考生在考研人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市考試院介紹,今年天津報考總人數為37810人,其中應屆考生24926人,非應屆考生12884人,非應屆考生所占的比例已超過三分之一。
理想
在考研大軍中還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在成長的過程中找自己努力的方向。他們考研的關鍵詞是“理想”,他們有的放棄了自己的本科專業,有的放棄了原有的工作,為的就是擁抱自己的理想。海闊憑魚躍,走自己想走的路,敗也無悔。
案例1 在校生: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
天津大學的小超雖然就讀于全國教學評估第一的專業,但他的心卻另有所屬。兩年前,剛剛大二的他參加了一次數學建模競賽。這次比賽讓他充分領略了物理之美、數學之美。于是他暗下決心,要轉專業方向。去年9月成績優異的他,正式放棄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報名考研,專業方向就是他心儀已久的“光電子方向”。
近幾年,跨專業考研的隊伍愈發壯大,許多考生不僅跨考相關專業,甚至還有人進行文理科間的“大轉行”。天津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陶文源介紹說,跨專業占有優勢的學科一般是數學和外語,因為這兩個專業的學生首先在全國統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類各門專業基礎課都與數學相關,學好了數學,轉經濟、自動化、計算機就具有“比較優勢”,基礎也比較扎實。陶老師就比較偏愛數學系來的研究生:“哪個老師不喜歡基礎好的學生呢?!”
案例2 職場人:給自己擁抱理想的機會
作為一名踏入金融業的“職場新貴”,遙遙做出考研的決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三年了,我在證券業也不算新人了,工作成績突出,已成為公司重點培養對象,前途一片光明。如果選擇考研,就意味著放棄專業,放棄曾經努力奮斗的成果。很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決定。”但遙遙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理想,成為2012年考研大軍中的一員。“工作能給我帶來豐厚的收入,卻帶不來心靈的平靜。上班、加班、應酬,每天似乎只是和錢打交道,讓人覺得分外空虛。但我的興趣不是金錢,不是一輪一輪的漲跌行情,而是文字和泛著丁香氣息的書香,我要給自己一個改變生活的機會。”經過仔細考量,遙遙報考了一所“985”高校文學院的文藝理論研究生。
像遙遙這樣想通過考研轉行的職場人不在少數。“說實話,沒有專業背景,想轉行并不容易。如果沒人推薦,很難通過人力資源部門最初的篩選,所以通過考研深造,給自己一個相關的專業背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楊志強坦言,考研是轉行的契機,有明確發展方向的年輕人,可以果斷選擇。
提醒
轉專業
專家提醒,換專業也不能漫無目的,應該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將興趣和職業目標結合起來選擇專業,然后盡早選定學校,盡早了解有關的信息,早做準備。在確定了學校和專業后,最好去該學校一趟,看看校園,去該專業的研究生宿舍了解有關考試的注意事項以及以后的畢業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職業目標接近。
“相對而言,‘理轉文易,文轉理難’。純文科如歷史、中文等專業更側重于感性認識,所有專業都可嘗試報考。但是文轉理就不同了,高等數學就是第一個大門檻。所以,文科轉理工科要慎行。轉專業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則’,即尋找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考。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切忌跨度太大。”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的張國老師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