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到底需要多少研究生?
全國共有165.6萬名考生日前確認報名參加2012年研招,比2011年增加14.5萬人,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這已是自2010年以來,考研規(guī)模連續(xù)第三年以超過10萬人的速度增長。
答:個人認為中國是需要這么多研究生的,但是研究生的數量上去了,質量也一定要上去。從國家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對人才的需求實際上一直是渴求的。可以說研究生在中國發(fā)展到今天已經發(fā)展到各個專業(yè)的方方面面,十三個學科門類百花齊放。而在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但是不管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是在文化產業(yè)建設上,我們較世界發(fā)達國家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提高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的能力已經成了當務之急。再加上,很多人認為偏遠地區(qū)的學校沒有必要開設碩士點,但是從目前中國的發(fā)展狀況看,偏遠地區(qū)的發(fā)展也需要人才,而現在很多人不愿意去西部地區(qū),所以大力發(fā)展偏遠邊疆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也是必須的。招生人數上看,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中國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實在是不敢恭維。一方面是學校在培養(yǎng)研究生的時候,特別是很多老師在培養(yǎng)研究生的時候心態(tài)是不對的,國家給了很多錢去大力辦學,但是近些年來,學校的校區(qū)越來越大,越來越遠離市區(qū),但是科研經費,對貧困學生的幫助卻一直是個問題,一方面就是學生在考研的時候心態(tài)不正。作為一個考研輔導老師,對這方面我有著特別深的感觸,越來越多的學生問我,張老師你說我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yè)將來賺錢多,更過分的是后面來來了句干活還不累,就業(yè)條件不艱苦,最好還能出國。實際上我認為現在提高人才素質,學歷教育是一方面,上學期間的社會教育也很重要。
2、重點大學保研人數連增
依照各高校公開的數據,知名高校的碩士生推免數量在整個招生總額的比重有一定的上升趨勢,那么對于不具有推免資格的二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讀研的唯一渠道也就變窄了。
答:個人認為,這是個必然趨勢。考研是個選拔性的考試不是一個普及型的考試。名校的教育資源固然可貴和稀少,我們只能選擇最優(yōu)秀的一些人去做相關的科研研究和專業(yè)技能培訓。而二三本的考生也應該學會不要怨天尤人。因為當年在高考的時候大家的機會是平等的,你第一次機會沒有把握住,考了一個二本三本,還想在考研的時候跟有優(yōu)勢的人平齊平座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我認為大學生應該學會承擔責任,這就是當年高考沒有好好學習,現在你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名校研究生的大門沒有向二本三本的學生關閉,實際上我們每年看看各個高校的招生的學生來源,特別是有名的名校,學生的來源相當的多元化,很多原來是普通高校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理想學校的研究生。我認為大學生不應該抱怨名額越來越少,而是好好想想為什么那個成功的人不是自己。就跟我們買房子一樣,我們不應該抱怨政府的行為,和房地產商的行為,當房價高的時候為什么有人買的起,而買的起房子的不是我們,問題出在我們自己本身,而不是出現在體制上。本身這個社會就是給你適應的,不是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
3、專碩被指“換湯不換藥”
在2010年新增的19種專業(yè)學位設置方案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字眼是“加強實踐教學”。方案還專門強調,如果對象是應屆本科生,實踐教學時間要不少于半年。這樣的安排被一些媒體詬病為“增設專碩之意不在學位教育而在緩解就業(yè)”。
答:專業(yè)碩士的改革是對我說的第一個問題的一個很好的解決。但是很多學校設置專業(yè)碩士的培訓方案中跟學術碩士有大面積的重合也實屬無奈之舉。中國就是這樣的,改革基本上不會循序漸進,直接一刀切。而專業(yè)碩士就是這樣的一個一刀切的產物。到了2012年,中國的專業(yè)碩士已經有40種,其中大部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畢業(yè)生。但是招生規(guī)模已經超過了學術碩士,這里我要說一下的是,雖然國家政策說到了2015年要學術碩士和專業(yè)碩士平等,但是實際上各個學校學術碩士保送比例比較高,專業(yè)碩士的招生人數實際上都超過了學術碩士。很多學校不管是出于政績,(很多學校能夠多評一個碩士點就有錢和相關其他政策支持,也會作為校長的政績)還是出于無奈(很多專業(yè)碩士是每個省份都有招生點,但是不管從學校實力,還是從科研水平都覺得這個學校似乎沒有資格),這么急于上馬的專業(yè)碩士必定有些準備不足。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達不到國家在開設專業(yè)碩士條件的時候,跟學術碩士一樣的培養(yǎng)方案就成了一個緩兵之計。在專業(yè)碩士剛剛開始招生的前兩年,普通高校的專業(yè)碩士質量的確可能存在問題。但是相信過兩年,示范高校在專業(yè)碩士的培養(yǎng)和相關配套就業(yè)有經驗了以后,中國的專業(yè)碩士質量會有一個質的提高。緩解就業(yè)雖然有之嫌但是我想應該不是教育部在設立專業(yè)碩士時的真實目的,畢竟擴招的專業(yè)碩士相對于每年畢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數量來講還是杯水車薪的。
4、民辦高校首獲研招資格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辦高校首次獲得研究生教育資格,此舉標志著民辦高校學歷培養(yǎng)層次進一步提升,打破了過去研究生招生由公辦高校、科研院所獨家壟斷的局面。
答:我更愿意看到這種局面。我覺得這個事情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國家對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是認可的。也是對民辦教育的一種鼓勵。實際上不管是教育部還是各個地方政府對民辦教育都是懷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情的。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情況,我們國家在02年,08年連續(xù)兩年規(guī)定各地的公辦高中不得接受高三復讀生在學校復讀,但是實際情況是什么情況大家估計都心里有數,有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為了能夠提高本地區(qū)的升學率,跟中央政策玩起了貓和老鼠的游戲,打著民辦公助的旗號繼續(xù)大肆招收高三復讀生。現在這基本上都不是秘密了。國家一直提倡民間資本參與教育,但是也得告訴各個民間的資金,你辦教育我是承認你的,我認為,12年允許民辦高校招收研究生是一個非常大的認可。所以我認為他的認可意義要大于他在培養(yǎng)研究生領域突破的意義。另外一方面,也是對民辦教育參與研究生培訓的一種嘗試。民辦高校不同于公辦大學和科研院所,他有生存的壓力,如果公辦高校欠國家的錢,你怎么辦?你沒法辦。現在各個高校欠錢還少么?但是民辦高校不同,他如果教學質量和就業(yè)率低家長和社會是不干的,而民辦高校的董事長(這個職位公辦高校是沒有的)作為投資人,他的想法是收回投資,并且創(chuàng)造社會收益,或者實際收益,他也會想方設法的使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研究生就業(yè)更好,更能受到社會的歡迎。從而想辦法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我認為這個改革是非常正確的。
5、復試分數線分區(qū)三變二
2012年考研復試分數線分區(qū)調整,在國家復試分數線的要求上,把之前的全國分一、二、三區(qū)調整為全國分一、二區(qū),原一二區(qū)合并為現在的一區(qū),原三區(qū)變?yōu)楝F在的二區(qū)。
答:作為一個考研輔導行業(yè)的資深人士,剛看到這個政策的時候其實是很想不明白的。因為前兩年,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安徽,江西七個省份剛剛從一區(qū)調整到二區(qū),這個政策被執(zhí)行幾年不到,卻又將原來二區(qū)的陜西,四川重慶,調整回一區(qū),如果是知道今天這個結果,為什么當年把這七個省份調整到二區(qū),為什么不直接把三個省份調整到一區(qū)呢。這個政策對考研考生的影響并不大,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政策出來的伊始,很多人行業(yè)內的點評人和同學說分數線會在一區(qū)和二區(qū)之間,我認為這純粹是同行對考研政策的一個誤解。要知道分區(qū)制度沒有變的時候,分數線該變也是變,每年分數線的變化跟考研分幾個區(qū)沒有關系,跟考研題是有大關系的。同學們應該專注自己的復習,而不是分數線的變化高低,再高也有過的,再低也有不過的。如果要解讀這個政策的話,我認為是國家的考研政策轉向應該是更注重專業(yè)課在考研中的作用,而不是政治英語(論壇)等公共課。大概意思用白話說就是,你要是英語和政治足夠好,你大可以往北京考,但是你能不能考上,看你四科的總體水平。
6、二三本校淪為“考研基地”
由于就業(yè)困難,部分本二本三高校的學生一進大學,就被學校告知,考研是唯一出路。當然,學校對他們的考研是相當支持。
答:沒辦法。我覺得不能說淪為考研基地。這是一種價值取向問題。現在如果你不考研,的的確確好的工作,(大多數考研的人和大學認為,穩(wěn)定高收入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是不會找到你的,有機會大家可以去大城市的一等重點院校,普通高校,和地方性普通院校去看一看,招聘的企業(yè)基本上不是一個當量的企業(yè)。想去大企業(yè),想回家不坐火車坐飛機,想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買個房,你不考研現今狀態(tài)下比較難。(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沒有說不可能,但是你不能拿少數有著很好機遇的人跟普通大眾比。更不要拿某些名人來跟我爭論,因為他們畢業(yè)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我們畢業(yè)的時候是什么時候,完全不一樣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二三本的同學考研我認為這本身沒有錯。另外我想多說一句是,大學生就業(yè)難,大家不要糾結在大學生這三個字上面,就業(yè)難,不是大學生的錯,是這個社會的錯,就跟中國足球總沖不出去不是說踢球那些人有問題,是中國的足球環(huán)境有問題。車到山前必有路,畢竟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自殺的在中國并不多,所以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我覺得被媒體無限放大了。蟻族的問題也被無限放大了,中產階級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看看北京的房租,那么高,還是有人租得起,看看各大商場,看看各個網店的紅火,充分說明了現在工作的人的消費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沒見誰餓死,也沒見誰活不下去。大學生應該做的是,選擇一條自己認為正確的路,走下去,就是對的。大不了走錯了,找個沒人的地方哭一場,抽自己個嘴巴,讓你不爭氣,沒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的研究生。我想現在的大學生還意識不到,但是現在已經工作的80后肯定會時常想起我們小時候老師和家長總跟我們說的那句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你長大了肯定后悔。所以不要羨慕人家好學校的人好找工作,好保研,問問自己人家當年學習的時候我們去干什么了,那么現在,自己該怎么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