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和國家開發銀行—華東師大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中國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論壇”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華東師大國關院將在滬率先實施研究生培養及論文指導體系改革,研究生和導師的關系將由原先的“1對1”變成“1對N”,改變過去由導師直接確定研究生論文的現狀,轉變學生稱導師“老板”等不健康的師生關系。
作為國內普通高校第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實體高等研究院,從2011年開始,國關院就開始正式實施碩士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除了采取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外,該研究院還將徹底改變過去由導師直接確定研究生論文的現狀。
“研究生入學后,結束了核心課程,我們將對學生進行分流,分成今后面向就業和面向研究的兩部分研究生。 ”國關院理事會理事于向東介紹說,對于少部分研究型的研究生,學校將不再直接確定他們和導師之間一對一的關系,而是確定他們與學生指導委員會1對N的關系,等到學生的論文確定后,由這個委員會指定具體的老師作為他們論文的負責老師。
于向東還介紹,對于這部分研究型的研究生,學院將圍繞核心課程衍生發展確定一個精品課程。而對于其他大部分面向就業的研究生,研究院也將對課程做出相應調整,盡量開設盡可能多的選修課,以便今后就業時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另外,對于無法承擔教學工作的老師將轉入專職研究員、行政管理等系列。
“在現在的高校中,常見的師生關系看似很緊密,學生入學后跟著導師不斷參與科研項目,但這不是我們認為的健康的師生關系。 ”于向東指出,只有在活潑的學生學術社團活動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否則研究型的學院很容易聽到 “學生喊導師老板”,他們之間的關系接近于一種勞務關系。 “這不是一個教育家的本分。 ”
對于國關院的試點改革,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表示,國家對于研究生改革的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正在研究中,華東師大的這一改革則是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推進,可以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促進力量。
在談到教師管理的改革時,熊教授表示,除了大量推行年薪制外,還應該讓導師制真正回歸。 “由于擴招,現在一個導師帶很多學生。只有導師制的名,沒有實質,從招生到培養、管理,導師真的用自己的時間和學生共同成長了嗎? ”熊教授表示,導師制真正回歸,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才有希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