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博士數量迅猛增加插圖:楊震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博士應該是精英中的精英。拿到博士學位的人有理由感到自豪——至少他們已有資格成為學界精英,如若進軍商界、政界,也大有可能成為領袖人物。不過,實際上,如今的博士已遠不如以往那么“精英”了,因為博士實在太多了。近十幾年來,在全球博士數量迅猛增加。據統計,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僅科學博士的數量就每年增長近40%。
目前,還沒什么跡象表明這一增速會慢下來。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擴張高等教育體系,但在世界很多地方,越來越多的博士畢業生卻常常面臨無法學以致用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在美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人們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往往很大,經過數年艱苦的學習才能成為一名研究者,但是學成之后,等待他們的卻是日漸稀少的學術工作機會。在高級人才市場上,博士供給早已大于需求。
如今博士生之全球泛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全世界普遍存在“過度培養博士”的問題。雖說“博士滿街跑”還有些夸張,但至少在經濟發達地區,博士之間的就業競爭已非常激烈,理想工作一職難求。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拿著博士學位卻就業無門的高端人才,是否會發出枉費數年寒窗苦讀的感嘆?
全球反思博士教育
二戰后,特別是最近一二十年來,由于各國高等教育普遍大眾化,全球本科生人數持續上漲,進而使得博士生人數也水漲船高。于是乎,在類似于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模式下,博士被大批量生產出來,其質量問題自然也隨之浮出水面,引起一些人的擔憂。
世界重量級科學雜志《自然》(Nature)去年曾發表社論和相關系列文章,指出當前全球博士人數愈來愈多,就“像種蘑菇一樣培養博士”,但培養體系卻不與社會實際需求銜接,以至博士畢業后出現就業問題。該文發表以后,在世界各地引發持續討論,多數論者認為必須采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
這篇以《校正博士教育》為名的社論指出,大多數國家認為高等教育和科學是保持經濟發展和昌盛的關鍵,并因此擴大博士教育。的確,在經濟發展迅速時,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博士推動了經濟增長;但不能忽視的是,現在全球的博士教育不斷膨脹,甚至出現“像種蘑菇一樣培養博士”的現象。
這篇引人矚目的社論指出,過度增長的博士數量帶來很多問題。首先,過度擴招會使欠缺科研能力的人進入這一系統,降低了博士學位的價值;其次,很多博士培養計劃仍然維持固有的學徒式教育,讓最聰明的腦袋花費很多年埋頭研究冷門問題,以致博士們走上社會后卻出現“就業難”。
博士也就業難
博士同樣就業難,這是冷冰冰的事實,至少在太平洋東西兩岸的美國和日本,現在確實如此。
于中國社會一樣,日本社會也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能夠在學界獲得博士,被認為是最光宗耀祖的事之一。然而,由于博士過度擴招,職業選擇面卻較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下,日本博士的出路堪憂。
日本1991年修訂教育制度時,為追趕美國的博士數量,要求日本大學進行博士學位擴招。這一政策使博士產量年年遞增。然而,這些博士畢業后,要進入大學當老師卻非常困難。由于“少子化”浪潮的來襲,本科生源人數的下降,日本各大學根本無須招募更多的教員。而相較于年齡較大的博士,日本的企業也更偏愛年輕及剛畢業的本科生,因為后者更容易培訓。
一家專門為博士找工作的獵頭公司指出:“日本博士就職市場很小,其實只需一半的博士就夠了。若要避免出現更多貧困博士的局面,當局就必須重新限定博士名額。”
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在擁有理科博士學位的人當中,能夠獲得終身學術職位的數量正在逐年下降,而企業公司也無法填補其空缺。在生命科學領域,此類問題尤為突出。生命科學博士生數量的增長最為迅速,但是制藥業和生物業的規模卻在急劇縮小。
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美國博士生畢業后找的工作并不需要高等學歷,這完全就是資源的浪費。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公共政策教授哈爾·薩爾茲曼說,低迷的就業市場使得很多學生不得不放棄學業上的繼續深造。對此,美國有些大學正在進行博士教育的改革,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學術界以外的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