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熱繼續升溫,很多童鞋在高考中因為一些原因錯失了一次選擇的機會,而考研無疑給予了大家再次選擇的機會。雖說跨考生要跨越很多門檻,但是跨考生在考研大軍中仍然占據了不小的比例。隨著九月2018考研報名的臨近,在此提醒各位2018考研er,跨專業考研要注意以下幾點。
1.跨專業考研選專業最好遵循“就近原則”。
通俗的來講,就是選擇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比如尋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專業。文科專業、理工科專業內部之間的轉換,是考研專業選擇里難度系數最低、跨度風險最小的。畢竟相似學科有諸多共同點,在學習方式和思維邏輯上也有相通之處,學習起來較容易適應。建議同學們如果自身實力不是特別強大,最好不要跨度太大。
2.跨專業考研切記:理轉文易,文轉理難。
文科與理工科、醫科專業之間的轉換,是所有專業間跨度最大的,風險最大的。像純文科類專業,比如文學、新聞學、歷史學等專業,所有專業都可以嘗試報考。但是文轉理就不一樣了,首先數學就是第一個大門檻,而且它們的邏輯思維方式也不一樣,復習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文科轉理工科務必謹慎。
3.選擇適合自己的報考模式
2018考研一般來說有四種報考情況:本專業本校報考、本專業跨校報考、跨專業本校報考、跨專業跨校報考。本專業本校報考無疑是最容易成功的一種模式,其他三種跨專業跨校的情況難度都較大,建議大家要結合自身情況,比如備考的工作量、難度、信息渠道、考研資源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報考方式。
跨專業考研意味著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與本專業考研的人同等水平,因此同學們面臨的難度更大,壓力更大,付出的汗水也更多。當然,現今社會急需復合型人才,跨專業考研的同學們擁有更開闊的思維和視野,同學們要把握自己特有的優勢,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去努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