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曝光的情況來看,一些考研培訓已淪為瞞和騙的游戲。比如,把自學考上名校的碩士包裝成往期學員,用他們的成功故事招攬生源;向考生許下種種無法兌現的“保過”承諾,一旦有糾紛則找借口搪塞、拒絕退還學費……這些考研培訓機構關心的不是學生們能否如愿考上,而是想著怎樣從學生身上多賺錢。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旦學生誤入那些不具備合法辦學條件和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不僅會浪費學費和寶貴的復習時間,還有可能因為上課場所不合規范而面臨安全隱患。從現實來看,很多學生被坑、被騙之后,因為維權成本高、難度大,也只能自認倒霉。一些不規范的培訓班,也因此得以年復一年地作惡。
考研培訓市場頻現違規經營、虛假宣傳、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等問題,板子首先應該打在考研培訓機構身上,他們是直接責任主體。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行為主體就沒有責任。畢竟,教育培訓市場亂象頻出,與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存在盲區和死角不無關系。有關部門真想嚴打嚴懲考研培訓亂象,沒有治理不好的道理。
當前,很多高校都在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扶貧政策,打造教育扶貧培訓平臺、互動平臺、交流平臺、公益平臺,其中有一些是針對貧困學生的考研輔導公益平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關部門嚴治校外考研培訓亂象,讓更多學生尤其相對貧困的學生有機會通過正規培訓考上理想的學校,也能促進“教育扶貧”。
治理校外培訓市場亂象,首先需要相關機構勿忘從事教育行業的初心,做一個“教育者”,而不僅僅是做一個“商人”;其次,治理考研培訓亂象也需要職能部門加強監管和引導,尤其要嚴懲有問題的培訓機構。此外,如果各高校能有一些正規的教育培訓渠道,用良幣驅逐劣幣,也能減少學生們病急亂投醫的可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