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試大綱
619 基礎醫學綜合
Ⅰ.考試性質
基礎醫學綜合(科目代碼:619)考試是為我校招收基礎醫學學術學位(專業代碼:1001)、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代碼107200)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初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基礎醫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基礎醫學及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基礎醫學綜合考試范圍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學科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約70%
細胞生物學 約30%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選題 共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0分。
Ⅳ.考查內容
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5.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變性與復性、沉淀等)。
7.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組成。
9.核酸的一級結構。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R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變性與復性、核酸分子雜交及其應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13.酶的調節。
14.酶在醫學上的應用。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3.胞漿中NADH的氧化。
4.不生成ATP的氧化體系的特點及意義。
5.糖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
6.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
7.磷酸戊糖途徑的意義。
8.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機制。
9.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乳酸循環。
10.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11.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12.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13.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14.必需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15.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6.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
17.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18.蛋白質的營養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20.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21.體內氨的來源和轉運。
22.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
2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核苷酸的生成。抗代謝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26.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系。
27.代謝調節的基本原理(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體水平調節)。
28.饑餓、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特點。
(三)遺傳信息的傳遞及其調控
1.中心法則。
2.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DNA復制的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
4.DNA的損傷及修復。
5.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轉錄的基本過程。
6.轉錄后的加工修飾。
7.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8.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9.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
10.蛋白質生物合成與醫學。
11.基因與基因組。
12.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知識。
13.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四)生物化學專題
1.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2.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3.膽汁酸鹽與膽色素的代謝。
4.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基本概念。
5.常見的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五)分子生物學專題
1.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及失活機制。生長因子的概念及作用機制。
2.PCR技術、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和基因沉默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3.基因重組的概念、基本過程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4.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和代謝組等基本概念。
二、細胞生物學
(一)緒論
(二)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細胞的起源與進化的概論和過程
(四)細胞的分子基礎的結構和功能
(五)細胞連接和細胞外基質的結構和功能
(六)細胞膜及其表面的的結構和功能
(七)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
(八)細胞的內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九)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十)細胞骨架的結構和功能
(十一)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十二)細胞的信號轉導的概念、組成及主要途徑
(十三)細胞增殖的概念、類型和細胞周期概念、各時相的特征及調控
(十四)細胞分化的概念、特征及調控
(十五)細胞的衰老與死亡概念、特征及主要途徑和機制
(十六)細胞工程的概念及主要內容和進展
(十七)干細胞的概念、分類及臨床應用前景
(十八)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