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出臺新政,自今年9月起,對于學業成績未達標而受到學籍警示處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學習者,將轉入專科層次或退學。
新出臺的《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秋季學期對除新生外的普通本科生所獲學分進行一次梳理。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的3/4(二年級為2/3)者,給予黃牌警示;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的2/3(二年級為1/2)者,給予紅牌警示。一次紅牌警示,或者兩次黃牌警示就得轉入專科,否則予以退學處理。此外,轉入專科學習期間不得轉回本科,也不得轉專業。
與國外申請制“寬進嚴出”的大學培養制度不同,我國“嚴進寬出”的培養方式一直飽受爭議。對大學生們來說,高考也許是他們求學路上最大的一只“攔路虎”,一旦闖過這一關,大學生活往往會“輕松”很多。這種模式會給大學生們一種錯覺,讓他們誤以為高考就是求學路,甚至人生路上的終點。而事實是,進入大學,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如果說大學真正的意義在于培養高素質的人的話,那么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則是要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的要求應當更高。
借著此次華中科技大學 “本科不努力,畢業成專科”政策的出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是否也該思考研究生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退出機制呢?
曾有科研人員將現在研究生培養模式總結為“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
一部分攻讀碩士學位者,可能并沒有從事科研工作的志向,在攻讀學位期間,由于實習、考證、找工作等等原因也未能將所有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當中去。“能放一馬就放一馬”成為很多導師和碩士生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如對本科生的低要求培養不出名副其實的本科生,對研究生的低要求一樣培養不出名副其實的研究生。長此以往,我國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就會成為空談。
“退出機制”從一個側面來說是一種淘汰機制,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說也是一種靈活選擇機制。給予大學生、研究生、導師和培養單位更多的選擇權,也有助于大學生和研究生們在不斷摸索中確定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對各方來說都是“多贏”的好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