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雙一流”建設中,應徹底廢除985、211高校的身份。如果這些身份繼續存在,非但不能解決高校的身份固化問題,還會強化高校本身的身份。同時,還要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從世界范圍看,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高校自由、平等競爭中建成的。
今年6月,教育部回應網上傳言時透露,擬在8月底左右公布國家世界一流大學(“雙一流”大學)最終名單。隨著時間進入2017年8月下旬,這一名單也進入公布的最后倒計時階段。近日,云南大學、新疆大學等“211工程”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列的消息通過其當地相關媒體或學校的報道進入公眾視野。
關于哪些學校、學科將入圍“雙一流”建設名單,輿論十分關注。作為985、211升級版的“雙一流”建設,這種關注熱度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的關注有些走偏了,還是在重復985、211建設的老問題,把入圍“雙一流”作為高校的榮譽與身份標簽。
我國之所以在985、211工程基礎上推出“雙一流”建設,一個重要原因是985、211工程經過多年建設,出現嚴重弊端,包括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復投入等問題,把985、211變成了學校的身份和等級的象征,制造學校的不平等競爭和社會的學歷歧視。
所以,建設“雙一流”,首先就要突破身份固化問題。這需要轉變之前的行政評審思維。985、211之所以會成為學校身份,是因為很多高校把入圍作為政府部門對學校辦學業績的認可。本來,國家推進985、211工程,是為了集中優質資源支持部分大學和學科建設,但最后卻異變成了“重立項,輕建設”,只要入圍、立項,就視為成功。
所以,將來建設“雙一流”或許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對入圍大學、學科結合實際建設情況,通過專業評價和社會評價,進行動態調整,實行末位淘汰機制。國家在發布“雙一流”建設方案時,已經明確要推進評價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從目前的信息看,一批非985高校入圍“雙一流”,這傳達出一個信息,那就是所有學校、學科,只要辦出特色,都有可能入圍雙一流建設。這也體現了競爭思維,激勵所有大學提高辦學質量,參與辦學競爭。
但目前看來,對于“雙一流”,社會公眾還存在和985、211建設一樣的觀念,把“雙一流”作為學校新的身份,認為入選就意味著“高人一等”。而如果沿著這一思路發展,則會重蹈985、211覆轍。
因此,國家在推進“雙一流”建設時,需要有進一步的改革措施。一方面,應該徹底廢除985、211高校的身份,如果這些身份繼續存在,那在推進“雙一流”建設時,原有的身份加新的“雙一流”身份,非但不能解決身份固化問題,還會強化高校本身的身份。
另一方面,要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政府部門應該努力為所有高校營造平等的辦學競爭環境,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推進高校實行現代治理,而非給予少數高校更高身份與等級。
從世界范圍看,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高校自由、平等競爭中建成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