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張瑋)深圳知識產權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人才“短板”效應等深層次問題逐步凸顯,缺口高達1000人至7000人。昨日,在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和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陶一桃的共同揭牌下,“深圳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正式成立。據悉,該院將于今年9月招收首批研究生,并將作為該校本科生雙學士項目。
“作為知識產權集聚地的深圳,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缺口較大,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中介、行業均普遍缺乏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一些企業和中介機構對知識產權人才求賢若渴,部分機構幾乎一年365天都在招知識產權方面的人才。”副市長卓欽銳以專利代理機構舉例,2003年深圳共有專利代理機構10家,2010年已增加到39家。但截至去年底,全市具有專利代理資格的人員不足300人,從業人數也不過1000多人。
卓欽銳直言,深圳本地專利代理機構目前的規模與實力,與深圳專利總量在全國所處的地位極不相稱。由于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市場不成熟,知識產權領域的社會化專業分工也尚未完成,人才“短板”成為制約深圳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司法審判、顧問咨詢、律師服務、司法鑒定、代理評估、運營管理等方面發展的巨大障礙和瓶頸制約,知識產權高端服務十分薄弱。
據了解,該院成立后將獲得深圳市知識產權部門及各方支持下,采取引進重量級知識產權專家的辦法,快速加強該校知識產權研究實力和人才培養的“布局”。聘請包括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書記、原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陶凱元、華為高級副總裁兼知識產權總監宋柳平等17位專業人士作為該校知識產權研究所的“政策顧問”。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吳漢東、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春田等8人則被聘為“學術顧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