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藝術基礎》考試大綱適用于北京城市學院藝術碩士(MFA)各專業方向,其中包括現代藝術設計、中國傳統工藝、書法、珠寶首飾設計、工業設計、影視藝術、音樂藝術等。
《藝術基礎》是報考北京城市學院藝術碩士(MFA)所屬各個專業l領域下研究方向的學科基礎課,考試內容為藝術的基本原理。本考試的特點是基礎性強;要求考生理論聯系實際,靈活掌握藝術基礎理論知識,關注藝術熱點現象和新動態。
二、考試題型、分值和考試方式
考察考生對藝術基本理論中常見觀點及主要內容的掌握程度,考試題型分為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總分共計150分。
考試為閉卷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三、考試范圍
1、藝術的起源
摹仿說
表現說
游戲說
巫術說
勞動說
2、藝術的分類
實用藝術,審美藝術
再現藝術,表現藝術
動態藝術,靜態藝術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時空藝術(綜合藝術)
視覺藝術,聽覺藝術,文學藝術,綜合藝術
3、各藝術門類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
音樂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戲劇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電影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廣播電視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舞蹈藝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美術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藝術設計領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4、藝術風格、流派、思潮
藝術風格
藝術流派
藝術思潮
5、藝術的至境形態
藝術意象
藝術意境
藝術典型
6、藝術的內容與形式
藝術的內容:主題,題材、情節
藝術的形式:語言,結構、技巧
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7、藝術家
藝術家的生命在于創造
藝術家的修養與能力
8、藝術思維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
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
9、創作方法
現實主義
浪漫主義
古典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
10、藝術的發展
藝術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藝術發展與傳播媒介的變遷
11、藝術的接受
藝術接受性質與社會環節
藝術欣賞的性質、過程及效果
藝術批評的觀念及效用
12、藝術的構成
藝術活動的構成要素:藝術家(artist)-藝術品(work)-觀賞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藝術作品的構成層次:言(語言)-象(形象)-意(意蘊)
13、藝術的本質、特征、功能
藝術的本質:審美的意識形態
藝術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審美性
藝術的功能:審美娛樂、審美教育、審美認識
四、推薦閱讀書目: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