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
1.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新中國初期,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大外交方針。
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會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1955年的萬隆會議為許多亞洲國家所接受。
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提出了“一條線”的外交戰略。即從東邊起,日本、中國、歐洲國家、美國,加上同一條線上的第三世界各國,聯合努力,共同對付蘇聯霸權主義。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1.走和平發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國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中國對內堅持和諧發展,對外堅持和平發展,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有利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2.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一條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發展道路。
3.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是一條勇于參與經濟全球化而又堅持廣泛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
4.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5.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
6.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容
1.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們將繼續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
2.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我們將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以“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為內容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在于:(1)它具有國際強行法性質,對國際事務具有普遍約束指導作用;(2)它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完善了國際法原則體系;(3)它為國與國交往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行為準則;(4)它是解決國際爭端的基本準則;(5)它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武裝軍事干涉內政行動的重要理論依據和有效手段。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