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同質化、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來,琳瑯滿目的考研書籍充斥在書店柜臺和網站頁面中。但是近來有不少考研學生反映,考研圖書市場十分混亂,大量的圖書內容重復、質量參差不齊。更有學生表示,由于部分考研圖書采用題海戰術讓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飽受折磨但無所收獲,因此劣質考研書籍甚至可能誤導考生備考方向。
●部分考研書籍就是“大忽悠”
畢業生小張(化名)正要準備離校,在整理上學期間書籍時才發覺去年考研的輔導書籍可以裝滿整整一個行李箱。“這些考研書籍花費了我大概有500多元,如今送到廢品回收站可能連50元都不值。”小張不無感慨地說。
在一本2010年出版的報價為47元、共有200多頁的16開本政治考研輔導書籍中,筆者驚訝地發現,其中大概有100多頁還是完全嶄新的。“備考的時間本來就很緊張,這么大的一本書,怎么可能有時間做完。更何況書上的許多題目就是把考研大綱上的內容換個問法,重復著說了下。”小張現在看到這本書時直呼上當。
而在小張的學弟那里,筆者也發現了同樣的一本書,只不過這本書的出版日期從2010年變成了2011年,書籍的報價也從47元變成了50元。“這就是‘大忽悠’,舊書換個封面就成了新書。”在小張看來,很多所謂的“考研秘籍”、“考試寶典”其實都是拿舊書來欺騙學生們。
“有的考研書籍每年都不會有太大改動,通過修改封面和年份再次出版;也有的把內部輔導班講義拿出來修改出版。”愛考機構教學總監張鵬坦陳,利益的驅動使很多輔導機構在圖書出版上不把控質量關,購買了書號就開始印刷考研書籍。
“在考研圖書的銷售過程中存在強賣、強推的兩種銷售行為。”張鵬介紹說,“強賣”是指輔導機構在學生報名前把教材費都已經收取,上課直接發書;“強推”是指輔導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直接引用自己出版的書,導致不購買該書的學生學習不便,從而達到隱形售書的效果。
●三方均需對考研圖書市場“亂象”負責
在京城某圖書大廈里,考試類書籍專區整整占據了一排書柜;而圖書零售網站當當網、卓越網上,考研書籍的銷售情況一直排在考試類書籍的前列。面對如此火熱的考研圖書市場,為了搶占商機、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考研輔導機構、出版社、考研名師紛紛挺進考研出書大戰之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隨之帶來的卻是大批未經嚴格審批的考研書籍流進圖書市場,最終遭受損失的是無辜的考生。這不禁令人產生疑問,究竟誰應該為考生的損失買單?
“輔導機構、出版社、輔導教師都應該對魚龍混雜的考研圖書市場承擔一定的責任。”海天教育圖書事業部總經理尤勇進一步解釋說,考研輔導機構過度包裝考研名師會誤導考生的圖書選擇;出版社沒有把考生放在第一位,導致劣質圖書出現在書店中;而名師對考研輔導書籍內容的忽視讓良莠不齊的圖書出現在了考研圖書市場上。
外研社綜合英語分社副社長許海峰表示,圖書的出版都會有嚴格的審批過程,但是由于利益的驅使,一些不負責任的書商“使出渾身解數,花招頻出”,大量拼湊出來粗制濫造的考研書籍沒有經過正常的出版流程很快就上市。而且有些出版社還夸大宣傳,對考生進行迷惑;同時,廣大考生法律意識相對淡薄,遇到質量問題得過且過——這些原因都助長了一些不負責任的出版商的囂張氣焰,產生了一大堆“圖書垃圾”。
“輔導機構主推的名師在高校中都擔負著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輔導學生考研只是高校教師的副業,這方面花費的時間肯定是有限的。”張鵬認為,考試大綱每年都會更新,有些教師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認真重新編寫輔導書籍,往往只是簡單做些刪除、添加就交給出版社印刷,于是造成大量考研圖書同質化現象的出現。
●考研圖書出版者要先定位于教育工作者
“一本優秀的考研輔導書能夠改變一個考生的命運,而一本粗制濫造的書籍極可能誤導一個考生。作為教育圖書的出版者,我們首先應該將自己定位于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出版者。”在尤勇看來,踏踏實實做好圖書的內容,把好圖書質量這道關,這才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也是重要的社會責任。
“對于圖書來說,內容為王,只有提供好的內容,才能在書林里立于不敗之地。不符合考生需要的、沒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書我們不會出版,講解凈是空話、言之無物的書籍我們也不會出版,只有內容能做到真正以讀者為中心,講解清楚、全面、透徹,有指導意義的稿件才是我們需要的。”許海峰表示,外研社考研英語圖書的出版都要經過嚴格的“三審三校一通讀”制度。作者交付的稿件要經過三審,合格才能進入編校流程;編輯做完三次校對后,稿件還需要經過外研社質檢部的最后把關才能最終出版。
由于很多輔導機構和一些小規模的出版社有大量的書號購買合作,張鵬建議考生在購買考研書籍時應該以權威的出版社作為參考。“小出版社審查不嚴格、質量把關不嚴格;而規模大的出版社書號很難購買,審查也非常嚴格,圖書質量也較高,相比較值得考生信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