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教育研究者,筆者深刻贊同這一判斷。筆者認為目前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議題,即如何減少或者緩解“社會日益增長的對教育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方面尤為突出,因為微觀層面上,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與最廣大人民的聯系更為直接。而在研究生教育層次上,人們對這個矛盾的關注與討論相對較少。但研究生教育發展方面的不平衡與不充分,同樣會在中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我們研究發現,雖然在整體層面上,我國研究生教育對于地區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但在進行地區比較時發現,研究生教育對東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區已經處于顯著性邊緣,中部地區的促進作用最不顯著。通過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發現,東部地區的研究生畢業生規模最大,并且大多數畢業生畢業后留在東部,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西部地區的研究生畢業生規模較小,但也有一定比例留在了西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部地區的研究生畢業生規模雖然較大,但很多都流向了東部,導致中部地區盡管研究生教育規模較大,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卻不大。
研究生畢業生的自由遷移,對其個體而言是理性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個體發展平臺;然而研究生畢業生個體對自身美好生活的追求,卻造成了地區之間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不平衡與不充分,具體而言就是導致中部地區的研究生教育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匹配。這一現象也會損害相關地區、機構發展研究生教育的積極性。
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則是進行相應的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包括類型結構和學科結構的調整,進而使得個體層面的追求和地區、國家的發展相一致。具體而言,可以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擴大匹配當地產業結構的學科研究生規模、擴大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專業學位的發展,尤其招收工程碩士等在職專業學位學生,并讓這些專業學位學生畢業后能夠留在當地進行經濟社會建設。
其次,專業學位的供給與需求存在不匹配、不平衡問題。專業學位是指為了滿足社會對高端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而設置、有特定職業去向的一種學位類型。國際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國都有科類齊全的專業學位。我國的專業學位已經有二十余年的發展歷史,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例如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等。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需要大量專業學位畢業生階段,專業學位學生也有很多訴求。但是很多高校作為供給側,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滿足專業學位培養的要求,比如校外聯合導師或者兼職導師、教材建設、案例庫建設等。這就導致一方面用人單位大量需求高質量的專業學位畢業生,另一方面卻又覺得目前專業學位畢業生達不到用人要求。
針對專業學位培養模式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之間的不平衡,解決方案是繼續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對專業學位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構建系統的、政產學研相結合的聯合培養機制。具體而言,對積極參與專業學位培養的產業界給予不同形式的支持,例如減免這些單位員工進行專業學位學習的學費等,推動產業界積極主動參與專業學位的培養,從而緩解專業學位的供給與需求之間不匹配、不平衡問題。(李鋒亮)
(作者系清華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06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