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要發展,人才支撐、智力支持是關鍵!究竟如何培養、聚攏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鄭州拿出新舉措!
12月6日下午,鄭州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意見》,鄭州市副市長劉東、航空港區、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等相關領導就如何提升鄭州高等教育水平,獲得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等答記者問。
鄭州市將結合全市當前發展形勢,充分利用區位、產業、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等優勢,制訂專項政策,加快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背景:城市繁榮與高校林立“共生”
為何要出臺該項《意見》?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其關系到鄭州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撐中部崛起和服務全國發展的大局。
特別是從國外城市發展的實踐歷程來看,自中世紀歐洲大學誕生至今,經過千年變遷,大學與城市發展已經完全融為一體,二者存在密切聯系,形成強烈“共生”關系。美、英、德、法、日等歐亞大城市及城市群,其繁榮發展無不與著名高校林立密切相關。在我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發展也同樣如此。
“城市+大學”的雙向互動關系乃是影響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重視發揮高校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已成為廣泛共識。
而據統計,截止2016年9月,鄭州共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高校56所(含駐鄭省屬高校36所),但僅有鄭州大學進入“211”并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高校規模、辦學層次和整體實力與發達城市或其他省會城市相比尚有不小差距。
因此,大力建設高水平大學,做大做強高等教育,越來越成為突破城市發展“天花板”、抓住未來發展“牛鼻子”的關鍵因素。
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支持鄭州“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建設全國重要科教中心”。“因此,我們要抓住國家高等教育轉型開放發展重要機遇,高標定位,科學謀劃,大力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來鄭辦學,促進鄭州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國際化。”鄭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借鑒:通過頂層設計引進高等教育資源,能助力“彎道超車”
其實,從頂層設計出發,舉政府之力加快引進高等教育資源的步伐,是有成功實踐依據的。
據了解,2016年10月,深圳市出臺《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高等教育具體引進政策。2016年2月,青島市也曾制發《關于加快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機構(含軍事院校)總數由25所增加至50所以上,引進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國際化人才基地、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20所以上的目標。在配套政策強力推動下,截止2016年11月,與青島正式簽訂協議的國內高校 ( 機構 ) 達 21 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達 4 所。
“兩個城市的成功經驗表明,只要指導思想明確、目標定位準確、政策措施精確,通過引進方式能夠在高等教育發展中有效實現彎道超車。”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規劃:引進高校高標準,保障發展大力度
出臺《意見》后,鄭州將如何具體開展高等教育資源的引進工作?
發布會透露,《意見》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主要闡述《意見》制定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的;第二部分為工作目標,分為5年左右時間和2030年兩個時間節點要達成的工作目標;第三部分著重引進規劃,從引進對象、空間布局、引進方式三個方面對引進工作進一步細化、量化。第四部分為政策支持,將在用地保障、資金補助和配套服務三個方面市政府作出承諾;第五部分則是保障措施,計劃完善領導機構、績效評價,為《意見》落實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根據意見,鄭州引進高校將堅持高標準遴選。主要面向國外辦學機構選擇世界排名前200名以內院;驀H優質應用型技術大學、國內首選進入“雙一流”建設名錄高校以及跟鄭州區域產業支撐和城市未來發展契合度高、學科水平及專業實力在國內處于前列的“211”工程院校。
一旦引入,鄭州將大力度保障發展。首先,在用地支持方面,對來鄭舉辦校區或分校的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在規劃區域內劃撥500—2000畝建設用地;來鄭開辦研究生院,設立研究院、二級學院等辦學機構的,根據需要預留相應面積用地。其次,在資金支持上,專門設立100億元高等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引進優質高等教育機構。
同時,對落地運行的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實施補助政策——對引進的非獨立法人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第一年給予不低于500萬元啟動補助資金;對引進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第一年給予不低于1000 萬元啟動補助資金。以后年度按公辦院校標準給予生均公用經費補助;落地高等教育機構引進的高端研發機構,經認定符合引進條件的,由市政府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另外,《意見》還明確將提供最優化的服務。對引進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實行“一事一議”,予以支持。對引進的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政府先期建設或提供辦學所需校舍、儀器設備、圖書和實驗、實習場所,學?啥ㄆ跓o償使用或低價租賃,待條件逐步成熟后再由學校漸次回購。同時在初期公共服務運轉費用(水、電、氣、暖等)上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或減免,支持學校前期發展。通過引進高等教育機構來鄭工作的其他高端人才,符合鄭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條件的,按照“智匯鄭州”人才工程有關政策享受相應獎勵和支持。此外,還將按照相關政策,設計建造、提供配套人才公寓,并為引進人才家屬及子女提供醫療、就業、就學等服務。
舉措:鄭州與北大教育學院等3所院校戰略合作提上日程
為將《意見》盡快落地,盡早引進國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鄭州市教育局高教處相關負責人還透露,鄭州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經濟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的戰略合作事宜正在有序協商中。
記者了解到,戰略合作將涉及在鄭建立分院、專業研究機構、博士后工作站、實驗基地和智庫等實體合作內容,同時有專項指導、專業碩士班、結對協同、專題論壇和企業家培養等項目合作內容,以及專題培訓、雙向掛職鍛煉等交流提升項目內容,協議還明確了管理機制等內容。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