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養豬王子”年薪20萬回北大母校招聘的新聞刷了屏,當大家都在當笑話看這則消息時,商界大咖——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今天的“2017年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現場卻證實了。他表示,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養豬,北大清華高材生MBA都愿意來養豬。因為科學養豬非常有前景,收益也不錯。網友:城市套路深,俺想回農村~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介紹,中國人喜歡吃豬肉,全球的養豬業有一半在中國。沒有豬肉中國人好像日子就沒法過了,這是一個千年以來的生活習慣。
而每年7億頭豬養在中國,就賣豬肉這一項,一年大概有一萬多億產值,在農業領域可能是最大的了。遠遠超過了雞、鴨、魚,甚至超過了水稻、小麥、玉米,整個銷售值非常重要。
揭秘如今養豬背后的科技含量
在現場劉永好介紹說,過去這些年,豬價高了老百姓太貴吃不起,價格特別低了,農民又虧損了,所以怎么樣解決豬周期問題這個大問題。另外,豬肉的健康、安全問題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怎么樣做到周期波動小,又健康呢?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這幾年各地都在做‘美麗鄉村的建設’和整治環境,有些水網地區不讓養豬了。”
劉永好表示,有很多小規模的養豬場自發的關了,不賺錢,一頭豬賺100-200塊錢。這時候老百姓的需求存在,就要求規模化、現代化的養豬場出現。“現在30多年的養豬經歷,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有話語權,我們現在做規模的養殖,已經供到了要投資百億左右的規模,同時在用3年左右時間要養超過1000萬頭豬,這是第一個。第二必須科學養豬,現代養豬,安全養豬,怎么樣科學養豬?可能拿我們在山東有一個豬場就是這樣做的,整個養豬場統一規劃,周邊沒有什么環境的干擾。同時實行全封閉,要過濾,水、飼料都要求非常高,還有零排放,完全達標,很多人說這個地方不像養豬場,幾乎沒有什么氣味。”
劉永好還在現場介紹了具體的養豬科技手段:
第一,檢測監控,濕度、光線、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檢測技術,一個豬場里面有幾百個上千個檢測點,通過專有儀器和設備,錄下動態監控。
第二,把豬場密封起來,而且通過過濾器,恒溫恒濕的。
第三,每棟與每棟之間的間隔合理,同時外面的人、鳥、野生的動物都進不去的,不可能交叉的感染。
第四,隨時檢測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環保,實現干濕分離。干的叫做有機肥料,是非常有價值的;濕的問題最難處理,通過過濾循環,按照國家標準幾乎零排放,自己循環著用,這種氣味很少,沒有什么污染,并且食品絕對保證安全。
這樣存活率高、成長好、沒有病,符合國家標準,更多是提高農民收益,減少了飼料的消耗,效率提高16%,飼料少于16%。農民養殖利益提高30%。農民原來不賺錢,現在賺錢了,因為增加了30%的收益。
超有“錢景”!北大、清華MBA都愿意來養豬
央視財經主持人張琳在現場問到,如果按照科技手段,假設一戶農民養20頭豬,年平均收益比平時高出多長?
劉永好介紹說,20多豬已是過去式,現在都是一個農戶一年養1000頭豬的規模。因為一頭豬大概一年平均賺100-200塊錢,10頭豬2000-3000塊錢,必須要養1000頭豬以上才形成規模,這叫規模化、現代化、科學化。劉永好說,“今天養豬跟以前根本不一樣,很多都是大學生在養豬。這次我們在北大、清華,有北大清華高材生MBA他們愿意來養豬,為什么呢?因為第一,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可持續的行業。第二,收益也不錯。第三,我們用的是大數據、計算機、分析,是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我覺得這樣去做就很好,一個很大的豬場里面沒有幾個人,幾乎平時看不見人,都是自動化的。喂水、喂料,像測溫、測氣體、防污染等,都是自動化的。”
收益能提高?究竟能提高多少,有多大吸引力?
劉永好表示,第一,由于采用科學系統后,豬種比較好。豬種就能夠保證飼料的利用率高,少用飼料。豬少死、少病就能夠保證提高收益,飼料少用16%左右。
第二,養殖的收益要提高20%左右,賣20%左右的錢。
第三,農民收入要提高30%左右。通過這套科學的手段和辦法,當那些小戶或者獨立去自己做,當技術不夠、品種不好、周期控制不好的時候,往往最終的反映賺不了錢,虧損,而當他們不賺錢的時候,這個體系服務的農民還繼續賺錢,而且賺很好的錢,這就是科技帶來的價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