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置。
(1)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
②兩極格局的結束,使原來處于對峙狀態的國家建立和加強了聯系,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和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③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接受,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礎。
④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
⑤三大國際經濟協調組織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斷增強,為經濟全球化構筑了組織和法律框架。
(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①生產本國際化
這主要是指國際生產領域中分工合作及專業化生產的發展。即企業的不同部門、工廠、車間,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國際范圍內進行組織,從而也形成了生產組織的國際化。
②產品國際化
國際貿易的商品范圍也在迅速擴大。從一般商品到高科技產品,從有形商品到無形服務等幾乎無所不包。在我們的國家里,到處可以吃“麥當勞”快餐,喝“可口可樂”飲料,看“日立”電視機,坐“奔馳”汽車等等。
③投資金融國際化
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使得國際間資金流動頻繁,大大促進了投資金融的國際化。為適應于國際化的潮流,各國放寬了對投資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諸多措施鼓勵本國對外投資的發展。金融投資的國際化反過來又會促進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
④技術開發與利用的國際化
例如,1990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西門子公司結成了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戰略聯盟,1992年初日本東芝電氣公司也加入這一聯盟,三家聯手開發256兆位超微芯片。
⑤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生產、投資、貿易發展的國際化使各國間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特別表現在區域間經濟關系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以區域為基礎,形成了國家間的經濟聯盟。這種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不僅大大推動集團內的經濟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會影響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的進程。
(3)經濟全球化的評價
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可能是利多弊少或者叫做利大于弊。但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①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它們更多地獲得資金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于它們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于它們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揮后發優勢,實現技術跨越。
②但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加劇了各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發展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使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當發達國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干預時,問題就更嚴重。發展中國家既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又要趨利避害。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