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交理念有重大創新
十八大報告強調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12字精神’",其中突出了"共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贏"所體現的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秩序的新理解,認為經濟上各國應該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政治上,各國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安全上,提倡共同安全、集體安全、合作安全,反對絕對安全和單方面安全;文化上,主張尊重文明多樣性和發展道路多樣化,促進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贏"并不意味著否認分歧摩擦的存在,而是提倡通過有效的溝通協調增進信任,通過求同存異有效化解矛盾摩擦,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
(2)宣示維護領土主權堅定信心
十八大報告在重申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同時,強調"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絕不會屈服于任何外來壓力"。這既是為了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阻止一些西方國家為滿足其地緣戰略與政治訴求,動輒打著"保護的責任"旗號,肆意妄為,制造新的混亂和災難,危害世界和平、發展與合作;也展示了中國外交在復雜嚴峻的新形勢下,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敢于斗爭的外交風骨。
(3)凸顯對外政策主動性
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支持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發揮積極作用;在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等。報告明確指出,通過"拓展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來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在國際力量對比中,特別強調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這一重要客觀事實。這將成為中國發展大國關系的新指針,也是中國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重要政策舉措,表明未來的中國外交,在繼續重視并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全面發展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同時,加強了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多邊外交的布局。
(4)首提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當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復雜激烈,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以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制度模式、國家形象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更加突出,未來我國對外影響力,要更多依靠軟硬實力結合并重而擴大和取勝。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這是在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的時代背景下,正視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化的戰略選擇,更是對中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集中體現,也是為實現到建黨和建立新中國"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所必需。這表明,在新形勢下,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作為傳統外交的延伸和發展,已成為我國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成分,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
(5)高度關切非傳統安全
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與此同時,涉及不同領域的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嚴重威脅社會安定和國家間關系的重要因素。十八大報告在具體的國家安全理論、觀點和方針政策上不斷創新;指出我國正面臨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交織在一起的威脅,面臨著生存安全和發展安全問題;高度關切并首次把日益突出的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列入報告;提出要"維護我國海外合法權益";強調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等。這既反映出黨和國家對非傳統安全的重視程度,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外交理念,為維護國家安全,確保國家安全發展、科學發展提供了認識前提,奠定了決策基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