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考試,越來越多的同學再問:在做實驗題目時,有什么套路?尤其是不太會的時候,或不能確定題目方向的時候。
心理學教研組燕磊老師總結出來的這個模板,從2013年起就幫助到同學們了。詳細如下: 在筆試中,大家要根據命題者的出題意圖,靈活作答!命題人的意圖,靈活,靈活,靈活作答!千萬不要死盯著下面的模板。
答題時,先答出最主要的得分點:實驗類型和被試分配,然后進行自變量、因變量、額外變量的操作和控制,實驗程序的撰寫及其結果預期。
切記:先答完題目!時間充裕了,再完善實驗設計的細節等。而研究目標和假設,是方便思考,突破答題思路。
關鍵點來了!下面的思考框架是需要大家準備的。
研究目的
考察XXXX(主要寫自變量,可以是自變量A和自變量B)對XXXX(因變量Y)的影響。
研究假設
(經過查閱文獻并整理分析后,發現)XXXX(自變量A)越高、則XXX(因變量Y)越好。
研究方法和設計
實驗類型
采用2(A因素:高/低兩個水平)×2(B因素:高/低兩個水平)×3(C因素:積極/中性/消極三個水平)的多因素混合設計,其中A和B使用被試間設計,C使用被試內設計。
(這里面要說清楚:可以單因素設計搞定的,不要多因素;萬一把自己繞進去了,就劃不來了。當然,確信自己有能力且考場有時間,則可以寫得稍微難一些,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功底)
自變量、因變量和額外變量的操作和控制
①自變量A如何進行操作。
②自變量B如何進行操作。
③因變量Y如何進行觀測。
④可能產生的額外變量如何進行控制。
⑤(下面這些是套話,大家根據自己研究設計的需要,自行選取)分別從文化程度、年齡、性別等方面匹配4組被試,控制被試方面的誤差;使用相同的指導語指導進行實驗以保證程序操作的標準化,控制主試方面的誤差;隨機呈現學習和目標詞匯的順序,詞匯的呈現位置固定在屏幕中央,控制實驗設計方面的誤差;保證實驗室的溫度、光照等恒定適宜,控制環境方面的誤差;篩去極端值并用協方差分析控制數據處理方面的誤差。
被試選取
從某校隨機選取18-23歲之間的大學生600名,男女各半,矯正視力正常,右利手。
被試分組
研究材料和工具
(實驗涉及到的問卷、程序等)
實驗程序
(填寫知情同意書、如何進行實驗的步驟等)
數據處理
使用Excel2016和SPSS19.0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主要用到描述統計和三因素混合測量方差分析(MANOVA)。
結果預期
XXXX(自變量A)越高、則XXX(因變量Y)越好。(回應研究假設)
進一步改進
(根據需要填寫,這一步是可以省略的。)
上面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研究設計。還是這句話:根據命題人的意圖,靈活作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