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誤案例
莉莉(化名)考的是文學,在面試時,一位研究古代文學的老師讓她談談對古代樂府詩的認識,但是莉莉其實并不擅長古代文學,對這一塊的了解不夠深入,但是一想如果自己坦誠說出自己對這一塊的了解不夠徹底可能會得不到高分,再想想這個老師是研究古代文學的,只要夸夸樂府詩歌就行了,于是硬著頭皮回答了,回答中還說自己對樂府詩歌很感興趣。本以為回答完這個問題就沒有了,沒想到那個老師對她的回答產生了興趣,竟然讓她背誦一首樂府詩,并分析下這首詩的亮點。這下莉莉傻眼了,因為她從來沒能完整地背誦過一首樂府詩。
二、失誤分析
很多考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會刻意去投其所好,會喊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渴望獲得正確的信息;為了被喜歡和接受;為減緩群體壓力。
面試本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導師更多的肯定,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難免會有意無意地迎合老師,這是人之常情。但就像莉莉這種情況,雖然能勉強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但是卻不能招架老師的下一個攻擊,也證明了“迎合”這個策略并非上上策。因此建議大家在面試的時候,不要用一些自作聰明的招式以期蒙混過關,畢竟老師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都非常了解,只需要多問幾個問題就能看出來,基本能判斷出哪些學生是真正做了功課的,哪些只是現場胡謅的,另外,誠實度考驗,也是許多老師挑選學生時的考查重點。
三、復試建議
大家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不要揣摩老師的意圖而去刻意迎合老師的心理,也不要去想什么標準答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說,因為回答的過程有時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當然,也不要故意跟老師唱反調,下面為大家提一些小建議:
1、一定要提前了解報考老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且要自己吸收消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識內容,建立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等到老師提問時以背誦式的回答或曲意迎合。
2、一些老師的問題可能會比較偏向專業的,比如問你的畢業論文,還有一些老師對當下熱門的政治、社會、經濟等問題感興趣,這些在復試前要想好話述。
3、還有同學們如果要對每一塊都深入地了解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的思考去回答,而不要弄虛作假,更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大膽地表露自己的想法,畢竟在所有的環境和變化中,我們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自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