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介紹
世界經濟學是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在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上形成的現代世界生產、流通、交換和分配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發展特點和變化的基本規律的學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與世界經濟學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為例:
(01)國際經濟理論與政策(國貿系)
(02)國別經濟與地區經濟
(03)國際經濟關系
(04)國際收支與匯率經濟學
(05)跨國公司與國際投資(國貿系)
(06)國際金融市場與投資
(07)國際經濟理論與政策(國經所)
(08)跨國公司與國際投資(國經所)
(09)中外經濟關系
(10)國際商務
(11)國際金融
(12)公司金融
2、培養目標
適應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的需求,不斷將理論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實踐引入教學過程,逐步實現教學的國際化、數字化、數量化、應用化,努力和國際一流大學接軌;培養了解世界經濟運行規律和國際經濟關系特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工具、能夠熟練進行國際交流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國家政府部門、公司和企事業單位對于高級國際經貿戰略人才的要求。
3、專業特色
世界經濟是一門理論性強、涵蓋面寬的學科。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大趨勢下,世界經濟正經歷深刻的變革和轉型。本專業既結合世界經濟研究的時代特點,也考慮到區位因素和以前的研究積累,將從國別、區域和全球多個層次全面、立體地研究和認識世界經濟,探討有關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經濟主體間的關系,以及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
4、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4數學四
④879經濟學基礎(微、宏觀經濟學)
(注:以上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為例,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薦院校
世界經濟學碩士全國招生較強的單位有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遼寧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三、就業前景
(一)國際經濟與中國現狀結合
從較長的時期看,21世紀初期的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仍在繼續。一方面世界性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通過跨國公司的全球性擴張和并購浪潮,發達國家進一步成為高新技術的策源地和研發基地,發展中國家成為跨國公司的"制作車間"和產品擴散地。通過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和基礎創新,科學技術將繼續取得巨大突破和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商業化仍在不斷開拓世界新興市場并引發巨大的市場需求,從而使21世紀初期的世界經濟經過目前的衰退、調整將進入新一輪增長長周期。在這個新的周期運轉形式下,世界經濟將國際金融的前沿理論性問題與現實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同時,它還將WT0、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關系和中國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究,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
(二)國內形勢良好,就業機會多
我國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對經濟學類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這為經濟學類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此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私營經濟的蓬勃生長,為經濟學科畢業生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增加了他們的擇業機會。
四、就業方向
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國內工商企業(國際業務部門)、國際性金融機構、國內金融機構(國際業務部門)、外經貿企業、國際投資機構和國際性服務行業等單位部門從事商務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的外經貿管理及其相關政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科研和教學機構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五、相近學科
與世界經濟學相近的二級學科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六、課程設置(以南京大學為例)
A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馬列原著選讀、英語
B類:現代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企業組織理論
C類:世界經濟研究、世界經濟文獻選讀、高級微觀經濟學、開放宏觀經濟學
D類:空間經濟學、美國與歐盟經濟研究、東亞經濟研究、日本經濟研究、世界貿易組織研究、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日本商法研究、博弈論、現代財務管理、商用軟件與網絡
七、目標專業在全國范圍內的較強院校
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大學、遼寧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八、可供調劑的專業
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