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畢業,你找到中意的工作了沒?近日,重慶市教委發布《重慶市2017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報告》。據統計,2017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約21.49萬人,截至2017年8月31日,重慶市2017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9.65%,與2016屆同比上升0.56%。記者了解到,控制工程專業、藥品質量檢測技術、汽車服務與管理等專業,其就業率達100%。哪個專業就業前景“低調卻奢華”?哪個專業只是“看上去很美”?趕緊往下看吧!
21.49萬人畢業 超7成在各類企業就業
《報告》顯示,2017年,我市有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高等院校共計65所,其中本科院校25所(含獨立院校6所),高職高專院校38所,科研機構1所,軍隊院校1所。
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市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約21.49萬人,比2016屆增加了約0.74萬人,增幅約為3.57%。2017屆普通高校畢業生中,男生約為9.69萬人,女生約為11.80萬人。
畢業研究生中,工學畢業人數占比例最大,為30.95%;法學、管理學和醫學畢業人數占比均在10%以上。
本科畢業生中,工學、管理學畢業人數占比均在20%以上;文學和藝術學占比均在10%以上。
我市專科畢業生涵蓋了除公安大類外的其他18個專業大類,其中財經、土建、電子信息和制造大類畢業人數在專科畢業生中占比均在10%以上。
我市畢業生主要在各類企業就業,占已就業畢業生的73.83%,其中有64.27%的畢業生在非國有企業就業。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在建筑、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教育、制造和批發(零售)業等行業就業。
我市畢業生主要選擇在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和西部其他省區)就業,占畢業生總數的79.81%,其中有64.90%的畢業生選擇留在重慶就業。
研究生:控制工程專業就業率達100% 管理學和工學就業情況位居前茅
2017屆畢業研究生約1.55萬人。截至2017年8月31日,就業率為82.91%,與2016屆同比上升0.54%。
畢業研究生中,男生就業率高于女生8.27%,女生就業絕對人數比男生多274人。
研究生各學科大類中,管理學和工學就業情況位居前茅,就業率分別為94.86%和93.75%。
畢業研究生中,有51.18%的畢業生選擇在各類企業就業,另有31.84%的畢業生在事業單位就業。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在教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衛生(社會)工作和制造業等行業就業。
選擇在西部地區(含重慶市、四川省和西部其他省區)就業的研究生占該層次畢業人數的60.15%,其次是在東部地區就業的研究生占24.7%。
畢業研究生人數較多的前5個專業分別是工商管理、會計、公共管理、建筑與土木工程、法律(法學)。
本科:冶金工程專業就業率最高 超過半數選擇留在重慶工作
2017屆本科畢業生約10.66萬人。截至2017年8月31日,就業率為88.03%,與2016屆同比上升0.38%。本科畢業生中,男生就業率略高于女生0.29%。女生就業絕對人數比男生多14059人。
本科各學科大類中,工學、藝術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和經濟學就業率均高于90.00%。
本科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的性質為各類企業,所占比例約為68.72%。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在教育、信息傳輸(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制造和建筑業等行業就業。
有超過半數的本科生畢業后選擇留在重慶工作,其次是到東部地區就業。
本科畢業人數較多的前5個專業分別是英語、會計學、法學、漢語言文學和土木工程。
專科:各專業大類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2.00%以上 4個專業就業率達100%
2017屆專科畢業生9.28萬人。截至2017年8月31日,就業率為92.64%,與2016屆同比上升0.31%。專科畢業生中,女生就業率高于男生約1.45%。
我市專科各專業大類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2.00%以上,其中,農林牧漁和輕紡食品大類就業率位居前茅,分別為98.26%和98.09%。
專業畢業生中,75.99%的畢業生在非國有企業就業。從就業行業分布來看,主要在建筑、制造、批發(零售)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就業。
我市專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選擇留在重慶工作,所占比例約為80.31%。
專科畢業人數較多的前5個專業分別是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學前教育、護理和會計電算化。畢業人數200以上,無就業率在85%以下的專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