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報告顯示,2010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總體來說有所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趨于平和,為17.8分,壓力大小可以用“適中”。專科生的就業壓力感追上了碩士生,幾乎與碩士生并列壓力最大。
今年愿意接受零月薪的大學生從去年的1.3%激增到今年的18%。專科生的就業壓力感追上了碩士生,幾乎與碩士生并列壓力最大。2010大學生就業壓力管理論壇昨天舉行,《2010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同時發布。
報告顯示,與2009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感受平均得分19.12相比,2010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總體來說有所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趨于平和,為17.8分,壓力大小可以用“適中”描述。
博士接受“零月薪”超一成
報告顯示,參與調查人群的期望月薪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范圍內,其中專科生期待月薪接近2000元,本科生2500元,碩士生為3000-3500元,博士生4500-5000元。“總體看,不同學歷的人群在期待月薪水平上比較接近現實。
專科和本科人群接受零月薪比例較高,分別為18.5%和20%,但碩士和博士的”愿意“人群也都超過一成。另外,不同入職階段中,”愿意“零月薪比例高的依次是在校1-3年級學生、應屆無工作、往屆無工作人群。
此外,愿意去西部和郊區就職的人今年也增加了,明確表示”不愿意“去基層等艱苦崗位工作的只有23%,遠低于去年,45%的人”可以考慮“去基層等艱苦崗位,這類表現出靈活態度的人群比例大幅上升。
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博士分析說,他們進行了隨機電話抽查,接受零月薪時限最短的為一個月,最長的可達半年。”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積累經驗、提升能力、長遠發展、感興趣、是否值得付出“等偏重個人素質和價值觀的方面,”這與過于重視高工資的功利性趨向顯然不同,表明大學生正以靈活的積極心態降低就業壓力。“
大學生就業”怨婦“現象明顯
今年就業壓力感受最強烈的是碩士生和專科生,本科生居中,博士生壓力相對較小。熊漢忠分析說,這是因為他們在就業的絕對競爭力和個人發展上處于明顯劣勢,所以在就業中感受到壓力高于其他高學歷人群不足為怪。
報告提出,大學生在就業壓力的歸因方式上依舊存在明顯的”怨婦“現象。”更多人把就業壓力歸咎于外部因素,而淡化個人影響“,熊漢忠解釋”怨婦“的意思。這說明大學生的實際就業競爭力還有待加強。這種遇到不順時的習慣性外歸因傾向,在不同學歷、不同入職階段的被調查者中普遍存在,在往屆畢業沒有找到工作的人群中最為突出。
2010年畢業生起薪如何?哪些地區畢業生起薪更高?顯現出哪些發展趨勢?針對這些問題,正略鈞策商業數據中心歷經近兩個月的時間對中國內地數千家企業進行專項調研,共回收問卷1000多份,數據覆蓋全國及各個行業。為便于更準確地縱向對比2009年與2010年度的畢業生起薪差異,調研內容同時包括了2009年和2010年各層次的畢業生起薪。
畢業生薪酬漲幅均高于去年
本次調研發現,2010年畢業生起薪比2009年均有小幅增長,其中專科和碩士畢業生起薪增幅超過6%, 數據證明經濟復蘇對畢業生起薪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調研顯示,2010年畢業生起薪平均水平依次為專科1644元,本科2116元,碩士3393元,博士5399元;本科薪酬比專科高28%,碩士薪酬比本科高60%,博士比碩士平均薪酬高59%,不同學歷薪酬漲幅出現 “三六六”規律,即本科、碩士、博士的薪酬漲幅比例近似30%、60%、60%。從不同層次畢業生起薪來看,碩士、博士的薪酬漲幅最大,相對于專科、本科畢業生的較低薪酬水平,碩士和博士更能體現出知識的價值,能夠降低上學的機會成本。
從各層級畢業生薪酬的分位值來看,專科學生的畢業生起薪10-50分位范圍較小,說明企業給專科生的起薪更多地集中在這個范圍之內,企業招聘專科生體現的是低成本戰略;而碩士生、博士生50-90分位范圍較大,說明企業對優秀碩博的付薪理念發生分歧,部分企業對素質水平較高的碩博應屆畢業生能夠支付較高的薪酬。
第三產業更需要高學歷的優秀人才
正略鈞策將市場中所有的行業分為十二大類,分別為:IT、金融、房地產、傳媒、工程、醫藥醫療、綜合服務、消費品、零售批發、制造業、運輸物流和能源化工。從本科生的畢業起薪來看,金融和地產行業的畢業生起薪最高,分別達到2520元和2423元,能源化工行業畢業生起薪最低,只有1743元。
IT和綜合服務行業碩士、博士畢業生起薪最高,充分說明這兩個行業更需要有技術儲備的碩士博士人才:而消費品和制造業碩士博士畢業生起薪最低,可以看出這兩個行業對碩博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巧合的是IT和綜合服務屬于第三產業,消費品和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由此可以大膽推斷第三產業的發展更需要高學歷的優秀人才。
一線城市薪酬水平大幅高于其他城市
一線城市畢業生起薪比較顯示,上海市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最高,達到2679元,比北京本科畢業生高6%,比廣州本科畢業高24%;深圳市專科畢業生平均起薪最高,達到2009元,比北京專科畢業生高13%。
碩士、博士方面,上海的碩士生起薪水平最高,達到3966元,比最低的深圳高7%;廣州的博士畢業生起薪水平最高,達到6494元,而上海博士生薪酬水平最低,只有5500元,比廣州的博士薪酬待遇低將近1000元。
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本科生平均薪酬2480元,其他城市的本科畢業生1811元,一線城市畢業生平均薪酬水平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兩者之間的差距高達37%。一線城市研究生平均薪酬3787元,其他城市2928元,之間的差距也將近100元。通過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吸引大學生在一線城市發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 “錢途”。
綜上所述,整體來看,2010年畢業生起薪增幅已經全面回暖,大于2009年平均2%左右的薪酬增幅,顯示出我國經濟率先復蘇對大學生就業是重要的利好。從今年的畢業生薪酬水平和增幅數據,結合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筆者大膽預計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如下:
一、大學生進入生產一線工作漸成潮流。
從今年的調研數據分析來看,很多制造型企業開始招聘大學生走進生產車間,從基層稍有技術或監督含量的工作做起,了解生產環節。這樣做,一是可以代替因 “民工荒”造成的一線員工短缺,二是有利于培養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的管理者。
二、區域畢業生起薪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現在各地經濟促進計劃此起彼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各城市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的設立,都需要大量招聘優秀素質的人才。隨著區域經濟競爭加劇,筆者認為未來幾年內,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畢業生起薪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三、未來幾年大學生薪酬增速加快。
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達到23.33‰高點后呈持續下降狀態,這就決定了今后23歲以下的人員數量會逐年遞減,人才供給量也隨之遞減。雖然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逐年升高,并計劃在2020年達到40%,但人才總供給的減少和國民經濟強勁發展帶來的人才缺口鴻溝將繼續加劇,短期內難以彌補。供求決定價格,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那么未來幾年大學生的薪酬增長速度將會加快,低價優質的應屆畢業生將越來越難以尋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