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大高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繼續擴招,部分學校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倍,這不僅讓各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頭疼,還急壞了就業辦的負責人:“研究生的實習本來就不受重視。現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比例一提高,學校三天兩頭開會討論怎么為學生找實習崗位。”
一位名牌大學研究生院負責人抱怨:“專業學位研究生不論是教材還是師資,目前都跟不上,由此造成的不足只能靠實踐經驗來彌補。但是按照目前專業學位每年10%的遞增速度,很難完全滿足所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需求。如果不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專業學位研究生很可能會變成換了名稱的傳統研究生。”有關專家認為,針對現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應該發動企業和社會中介機構來聯合解決這一問題。
學校先天缺陷,唯有企業彌補
“10年前招收第一批專業學位碩士時,學校老師根本無法和從中石化來的有工作經驗的學生進行對話,因為學生在企業里用的儀器設備,老師連聽都沒聽說過。10年后情況雖然有所改變,但是現在的老師大多數還是‘一天三門’———家門、校門、實驗室門。如此師資,該怎么應付越來越多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某名牌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眼下十分擔憂,因為該校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數量,今年將翻一倍。
“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加是必然趨勢,但現在學校仍然沒有完全準備好”。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云深教授稱:“過去的研究生,都是按照研究型要求培養的,雖然也提到適應社會需求,但沒有更具體的要求。大多數時候,研究生招生和培養都是‘因菩薩設廟’,即根據導師配置學生,而不是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配置招生額度。”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明柱教授也說,傳統上學校更重視大學教師承擔國家項目,現在雖然也越來越重視教師對應用部門的貢獻,但是“雙踏型”(即橫跨企業和學校)教師數量畢竟有限,僅靠學校教師來完成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眼下是不現實的。只能聯合吸收企業技術人員補充師資的不足,或者與企業合作,通過增加研究生到企業實習等途徑來提高人才培養的應用性。
研究生培養長期缺乏實踐
雖然依靠企業來彌補學校專業培養的不足,眼下已成為高校共識,但共識轉化為現實還存在不小的障礙。幾所著名高校曾經有一個調查,每個研究生就業時可以獲得的就業機會有5個左右,而實習的機會,每10個研究生才有1個。畢業找工作時,研究生有過實習經歷的比例平均只有50%。
據高校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就缺乏實踐環節,他們的實踐僅僅停留在暑假期間的社會實踐,即使這個實踐,也由學生自主決定,覆蓋面非常有限。而且這些實踐大多數是社會調研類的,很少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
此外,高校不少研究生導師的科研任務很重,研究生大都擔著“助手”的任務,他們如果要花時間去企業實習,導師的科研就沒人做了。以至于有時候學生去企業實踐,還得“偷偷摸摸”的。有學生曾經向學校提出,對研究生的實習要有硬性規定,可學校規定還沒出臺,導師就意見不斷。
建立機制激發企業動力是關鍵
一方面是學校本身缺乏研究生就業實習機制,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參與研究生培養的動力也不強。根據調查,目前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大多數是達到相當規模的大型企業,比如上海交通大學與寶鋼等企業合作,復旦大學與輝瑞制藥聯合培養人才,華東理工大學與中石化等聯合培養人才,一般企業鮮有參與。
學校認為,企業提早介入人才培養,可以提前與看中的學生磨合,甚至可以度身定制自己需要的人才。但企業并不這樣想。因為客觀上,研究生實習期間并不能替企業解決問題,對于企業來說,一個新人要完全適應企業的崗位至少得花半年時間,等到適應了,實習也結束了。
不少教育界專家提出,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由企業和中介機構來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習。像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大型企業,都有專門提供給研究生的實習崗位,并且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這些工作。即使是文科類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也有專門的企業或事務所解決他們的實習問題。據一位在澳大利亞長期從事大學生實習工作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介紹,他們律師事務所的業務平時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法律事務,還有一部分是接受希望進入律師行業的學生實習。這些實習的學生必須向事務所繳納一定的費用,事務所每接一個項目,都會另外安排專業人員組織這些實習生進行模擬實踐,一切都按照項目的流程來進行。在完成了規定的實習時間以后,這些學生可以獲得事務所的證書。培養出的學生從業后是否能夠得到雇主的正面評價,也是關系事務所能否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事實上,事務所的這一部門每年也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按照市場規律,學生付費實習獲得市場認可的能力證明,這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接受。專家建議在培養專業研究生方面,國內可以嘗試按照這一模式運行。
何謂專業學位
專業學位是相對于學術性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最近公布的方案,我國碩士專業學位在原有19種基礎上增加到38種。新增的19種碩士專業學位中,金融、稅務、應用統計等16種碩士專業學位,明確要求實踐教學時間不少于半年。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以臨床實踐為主,輔以一定的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教學采用課程講授、案例研討和專業實習等多種形式,以能力與技術培養為核心;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對象為具有三年以上工程管理經驗,具有國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畢業證書者(一般應具有理工科學士學位),注重培養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文匯報 姜澎 王樂)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