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1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考試大綱
(招生代碼:10079)
《510熱力設備及運行》
一、考試范圍:
1、蒸汽在汽輪機級內的流動規律和能量轉換規律、級內能量轉換過程中各種損失和級效率的物理意義及提高級效率的途徑;
2、多級汽輪機的工作特點,汽輪機的進排汽阻力損失和減少損失的措施,汽輪機裝置的各種評價指標,汽輪機的軸封原理和軸封系統,多級汽輪機軸向推力的組成及平衡措施,提高單排汽口凝汽式汽輪機極限功率的方法;
3、汽輪機級及級組的變工況特性,不同配汽方式對定壓運行機組經濟性和安全性(或靈活性)的影響,滑壓運行與定壓運行對機組運行的影響,初終參數變化對汽輪機工作的影響;
4、汽輪機凝汽設備的工作原理、任務和類型,影響凝汽器真空的因素和凝汽器工作壓力的確定,凝汽器的變工況特性;
5、汽輪機主要零件的強度校核方法和危險工況,葉片及葉片組的振動形式和葉片動強度校核準則,轉子臨界轉速的現象及由質量不平衡引起轉子振動時的幅頻、相頻特性,汽輪機零件熱應力的產生原因及控制;
6、汽輪機調節系統的任務及其工作原理,汽輪機運行對調節系統靜態特性的要求,調節對象及調節系統對調節系統動態特性的影響;
7、汽輪機的熱膨脹、熱變形,熱應力產生的原因及控制,汽輪機的啟動和停機的基本過程。
8、鍋爐設備主要部件的作用,汽水系統、風、煤、煙、灰系統的工作流程,鍋爐的類型;燃料元素分析與工業分析概念,揮發分、焦炭、水分、灰分、硫分和灰熔點對鍋爐工作的影響。動力用煤的分類。固體燃料發熱量;
9、燃料燃燒的理論空氣量、實際空氣量、過量空氣系數、理論煙氣量、實際煙氣量、干煙氣體積等的計算方法,空氣與煙氣焓的計算方法和鍋爐機的組熱平衡計算方法;
10、煤粉的一般特性、煤粉細度、煤粉顆粒分布特性、可磨性系數及其對鍋爐工作的影響,筒型鋼球磨、中速磨及其分離設備的工作過程及主要特性。制粉系統的類型和特點;
11、燃料均相燃燒、多相燃燒的基本概念。炭粒燃燒的過程以及炭粒燃燒的動力區、擴散區和過渡區的特點,穩定著火和完全燃燒的機理;
12、直流燃燒器和旋流燃燒器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及布置方式。煤粉氣流著火的影響因素。大容量鍋爐爐膛形狀的設計要求。新型燃燒技術;過熱器和再熱器的作用、工作特點、結構型式。熱偏差概念和汽溫靜態特性,影響汽溫的因素及汽溫的調節方法;
13、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的作用、結構型式和布置方式,尾部受熱面的低溫腐蝕、磨損、積灰和堵灰的機理。低溫腐蝕、磨損和積灰的防止措施;爐膛出口煙溫的計算方法,污染系數、熱有效系數、系數M、火焰輻射特性、爐膛黑度及爐內熱負荷分布等概念;
14、半輻射和對流受熱面傳熱計算的三個基本方程,傳熱溫壓、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以及半輻射和對流受熱面的換熱計算過程;鍋爐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原則,鍋爐容量、蒸汽參數和燃料特性等對鍋爐整體布置的影響。鍋爐的典型布置方式;
15、自然循環的基本概念,蒸發管內的流型和傳熱特點。兩相流體的基本參數、流體的流動阻力及重位壓頭的計算方法,自然循環計算的基本方程,簡單回路及復雜回路的水循環計算的基本過程,自然循環安全性檢查和提高循環安全性的措施;直流鍋爐、控制循環鍋爐、復合循環鍋爐的工作原理,強制流動鍋爐蒸發受熱面水動力的多值性、脈動和熱偏差等概念,防止或減輕水動力多值性、脈動和熱偏差的措施,傳熱惡化的概念及其預防措施;
16、蒸汽品質的標準,蒸汽帶鹽的原因,蒸汽的機械攜帶和溶解性攜帶的機理以及其影響因素,蒸汽凈化方法。
二、考查重點:
1、蒸汽在汽輪機級內的流動規律和能量轉換規律、能量轉換過程中各種損失及提高級效率的途徑,汽輪機的進排汽阻力損失和減少損失的措施,汽輪機裝置的各種評價指標,汽輪機的軸封原理和軸封系統,汽輪機級及級組的變工況特性。
2、不同配汽方式對定壓運行機組經濟性和安全性(或靈活性)的影響,滑壓運行與定壓運行對機組運行的影響,初終參數變化對汽輪機工作的影響,影響凝汽器真空的因素和凝汽器工作壓力的確定,凝汽器的變工況特性。
3、汽輪機主要零件的強度校核方法和危險工況,葉片及葉片組的振動形式和葉片動強度校核準則,轉子臨界轉速的現象及由質量不平衡引起轉子振動時的幅頻、相頻特性,汽輪機零件熱應力的產生原因及控制。
4、汽輪機調節系統的任務及其工作原理,汽輪機運行對調節系統靜態特性的要求,調節對象及調節系統對調節系統動態特性的影響,汽輪機的熱膨脹、熱變形,熱應力產生的原因及控制。
5、元素分析與工業分析概念,揮發分、焦炭、水分、灰分、硫分和灰熔點對鍋爐工作的影響。固體燃料發熱量;
6、燃料燃燒的理論空氣量、實際空氣量、過量空氣系數、理論煙氣量、實際煙氣量、干煙氣體積等的計算方法,空氣與煙氣焓的計算方法和鍋爐機的組熱平衡計算方法;
7、煤粉的一般特性、煤粉細度、煤粉顆粒分布特性、可磨性系數及其對鍋爐工作的影響,制粉系統的類型和特點,炭粒燃燒的過程以及炭粒燃燒的動力區、擴散區和過渡區的特點,穩定著火和完全燃燒的機理;
8、直流燃燒器和旋流燃燒器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及布置方式。煤粉氣流著火的影響因素。大容量鍋爐爐膛形狀的設計要求;過熱器和再熱器的作用、工作特點、結構型式。熱偏差概念和汽溫靜態特性,影響汽溫的因素及汽溫的調節方法;
9、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的作用、結構型式和布置方式,尾部受熱面的低溫腐蝕、磨損、積灰和堵灰的機理及其防止措施;
10、爐膛出口煙溫的計算方法,污染系數、熱有效系數、系數M、火焰輻射特性、爐膛黑度及爐內熱負荷分布等概念半輻射和對流受熱面傳熱計算的三個基本方程,傳熱溫壓、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以及半輻射和對流受熱面的換熱計算過程;鍋爐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原則,鍋爐容量、蒸汽參數和燃料特性等對鍋爐整體布置的影響;
11、自然循環的基本概念,兩相流體的基本參數、流體的流動阻力及重位壓頭的計算方法,自然循環計算的基本方程。自然循環安全性檢查和提高循環安全性的措施;
12、強制流動鍋爐蒸發受熱面水動力的多值性、脈動和熱偏差等概念,防止或減輕水動力多值性、脈動和熱偏差的措施,傳熱惡化的概念及其預防措施;蒸汽帶鹽的原因,蒸汽的機械攜帶和溶解性攜帶的機理以及其影響因素,蒸汽凈化方法;
三、是否需攜帶計算器(是或否):是
《511暖通空調》
一、考試范圍:
1. 緒論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的定義,典型系統的工作原理,暖通空調系統的分類方法;
2. 熱負荷、冷負荷與濕負荷計算
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選擇,熱負荷、冷負荷計算方法,濕負荷、新風負荷、室內負荷與冷機負荷計算方法;
3. 全水系統
全水系統的末端設備,熱水采暖系統的分類與特點,多層和高層建筑的熱水采暖系統水力計算方法,熱水采暖系統失調與調節,全水風機盤管系統;
4. 蒸汽系統
蒸汽采暖系統的分類與特點,蒸汽在通風空調系統的應用(空氣加熱、制備熱水、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的應用、蒸汽加濕),蒸汽采暖系統的設備;
5. 輻射采暖與輻射供冷
輻射采暖與輻射供冷定義,輻射采暖系統的特點與設計要點,電熱膜輻射采暖及輻射供冷;
6. 全空氣系統與空氣-水系統
全空氣系統與空氣-水系統的分類,全空氣系統的送風量、送風參數和新風量的確定方法,定風量單風道空調系統的組成,夏季與冬季工況分析,運行調節方法,定風量雙風道系統的基本概念,變風量系統的特點和工況分析,空氣-水風機盤管系統中的新風系統、誘導器系統的種類及特點,空調系統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空調系統的選擇和劃分原則;
7. 冷劑式空調系統
冷劑式空調系統的特點,空調機組的分類方法,常用空調機組的分類、特點及選用方法,VRV系統、水環熱泵空調系統及冷劑式空調系統的應用;
8. 工業與民用建筑的通風
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及危害,室內空氣品質的評價及必需的通風量,控制室內空氣品質的通風方法(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和事故通風),排風罩、空氣幕的結構、工作原理和風量計算,自然通風作用原理,熱車間的自然通風的計算和隔熱方法,通風房間的空氣平衡和熱平衡,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綜合措施;
9. 懸浮顆粒與有害氣體凈化
衛生標準和排放標準,工業建筑的除塵系統,懸浮顆粒的分離機理和設備分類,除塵器和空氣過濾器的技術性能指標,空氣過濾器和各種除塵器工作原理,有害氣體的處理方法和設備;
10. 民用建筑火災煙氣的控制
建筑火災煙氣的特性及煙氣控制的必要性,火災煙氣的流動規律與控制原則,建筑防排煙設計的一般原則,自然排煙設計、機械排煙系統設計和加壓防煙系統設計,建筑采暖通風防火要求;
11.室內氣流分布
室內氣流分布的要求與評價方法,送風口和回風口結構特點,典型氣流分布模式,室內氣流分布的設計計算方法;
12. 特殊環境的控制技術
潔凈室與生物潔凈室的基本概念,潔凈室與生物潔凈室的空調系統,恒溫恒濕空調、除濕空調和低溫空調;
13. 冷熱源、管路系統及消聲減震
冷熱源的種類與組合方式,采暖系統與熱源或室外管網的連接,空調水系統形式,冷凍水系統、熱水系統、冷卻水系統、空調冷凝水系統、空調水系統的典型圖式,空調水系統的分區,管道與設備的保溫與隔熱方法,空調和通風系統的消聲方法;
14. 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概念,建筑節能的綜合性措施,太陽能應用、蒸發冷卻技術及建筑中的熱回收技術;
二、考查重點:
1. 典型暖通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
2.熱負荷、冷負荷計算,濕負荷、新風負荷、室內負荷與冷機負荷計算;
3. 全水系統的末端設備,熱水采暖系統水力計算,熱水采暖系統失調與調節;
4. 蒸汽采暖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系統設計與計算,輻射采暖系統的特點與工作原理,電熱膜輻射采暖及輻射供冷的工作原理;
5. 全空氣系統與空氣-水系統系統組成、空氣處理過程及工況分析(各空氣處理過程在i-d圖上的表示);全空氣系統與空氣-水系統的分類,全空氣系統的送風量、送風參數、新風量的確定方法,夏季與冬季工況分析、運行調節方法,定風量雙風道系統、變風量系統的特點、工況分析,空氣-水風機盤管系統中的新風系統、誘導器系統的種類與特點;
6. 冷劑式空調系統的特點,VRV系統、水環熱泵空調系統工作原理及冷劑式空調系統的適用范圍;
7. 室內氣流分布的要求與評價方法,送風口和回風口結構特點,典型氣流分布模式,室內氣流分布的設計計算方法;
8. 潔凈室與生物潔凈室空調系統,恒溫恒濕空調、除濕空調和低溫空調特點和工作原理;
9. 室內空氣品質的評價及必需的通風量,自然通風作用原理,熱車間的自然通風的計算和隔熱方法,通風房間的空氣平衡和熱平衡,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綜合措施;
10. 除塵器和空氣過濾器的技術性能指標,空氣過濾器和各種除塵器工作原理,過濾效率計算,有害氣體的處理方法和設備;
11. 建筑火災煙氣的的流動規律與控制原則,自然排煙設計、機械排煙系統設計和加壓防煙系統設計,建筑采暖通風防火要求;
12. 冷熱源的種類與組合方式,采暖系統與熱源或室外管網的連接,空調水系統形式,制冷和空調系統流程圖,空調水系統的分區;
13. 太陽能應用、蒸發冷卻技術及建筑中的熱回收技術工作原理。
三、是否需攜帶計算器(是或否):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