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有大學生發文,把數十次投遞簡歷均遭用人單位忽略或拒絕的原因歸結為自己“二本”院校的“出身”。
所謂的“鄙視鏈”在現實中確實存在,但大學畢業生把自己求職難歸因于“鄙視鏈”卻失之偏頗。說就業難,名校畢業生也難,因為作為畢業生個體來說,盡管招聘崗位眼花繚亂,但某個時間段適合自己并且薪酬、工作環境等令人滿意的崗位并不多,競爭也很激烈。因此,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不要形成所謂“鄙視鏈”的思維定式,真正決定就業和未來發展的是就業觀、人才觀和對自己的定位。
表明上看,一些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存在“名校情結”“學歷歧視”等觀念,但事實也并非那么簡單。就業崗位并不多,面對雪片般的求職簡歷,為了在招聘中提高效率、擇優錄取,采用學歷作為進入門檻之一,雖然過于簡單卻合乎企業自身的法則。也有一些企業看重的并非是一張名校文憑、一個漂亮頭銜,而是文憑背后的能力預期。
因此,大學畢業生需要轉變觀念,首先不要以為修完四年的大學課程,取得了本科文憑就是某個專業的人才,就應該進薪資高、條件好的企業甚至國企央企。真正的人才是在實踐中磨煉出來的。求職時應重在崗位的匹配和適合,不妨從基層做起,積蓄能量。一個人在崗位實踐中真正練就了本事,干出了業績,何懼什么“鄙視鏈”。
從整個就業形勢看,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并存。據前些年相關部門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我國勞動力市場技術工人、高級技術工人嚴重短缺。“技工荒”的現象也啟示我們,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因素在于自身在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上還沒能達到企業的要求。
大學畢業生要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無非兩種途徑:第一種是從踏入大學之門的那天起就奮發努力,注重實踐與應用,讓企業招了就能用;第二種是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培養和磨煉。學歷并不決定一切,能力和水平才是硬道理。請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英雄不問出處的傳奇時刻都會在職場發生,但傳奇的背后,是貼地而行、腳踏實地的艱苦磨煉。(作者系浙江省義烏市教育研修院教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