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還是有不少2019的童鞋在問,應該怎么更好地選擇學校,大家考慮的條件比較多,但是問的有些問題都比較籠統,例如什么學校的某個專業比較好考,過了國家線就能上的學校推薦一下,類似這種問題的基本上小編基本就讓自己去研究生招生網選擇,再在有限的幾個比較中意的學校里,結合自己的偏好選擇。
有些童鞋會問,那要怎么篩呢?要求不多,是211就行,或者是985就行,或者能上研究生就行,小編才不信,大家都是有要求的,而且每個人都是有具體的要求的。比如,說只要是211的就行的,推薦選擇稍偏遠的地區的院校,你會不愿意;說只要985就行的,推薦某985的稍冷門專業,你會不愿意;說只要能上研究生就行的,推薦某個過線基本就能上的學校,你會嫌棄太沒挑戰:所以說,其實大家都是有具體要求的。
每個人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有些要求你覺得自己并沒有,其實你在意的東西遠比你知道的要多,這遠不是一句推薦可以解決的事情,考研擇校要考慮的方面實在太多,需要你自己盡力抓取有用的信息,結合自己的情況,慎重做出選擇。以下幾條建議,供大家擇校時參考——
建議一 不要讓現在的學校決定你的選擇
本科學校如何,是由高考成績決定的。首先,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一考定終生"自然也就不能百分百斷定一個人的水平和實力; 其次,即使你真的是學習基礎不太好,那么現在抓緊時間確定下目標,好好努力,充分準備,正常發揮,未必就不能鯉魚跳龍門。任何時候學習和努力都不晚,只看你有沒有決心和夢想、想不想改變自己和命運。
另外不可否認,211、985學校的本科生,從整體上看綜合實力相對而言的確要高一些,但其實大學是怎樣過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學校很好不代表大學四年就一定學到了比別人多的東西。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更何況是士別四年。當然,也不排除大學過得特別好或者特別差的情況。
學校只能給你提供一個平臺和環境,真正的卓越不只是憑借學校而生,更需要憑借你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所以,既不要因為本科學校很好就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也不要因為本科學校很差就妄自菲薄、看輕自己。
保守自輕固然不對,好高騖遠也不可取。最好的學校不一定最適合你,最適合你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適當帶有挑戰性而又是自己經過努力能夠達成的目標,或許才是理想的選擇。
建議二 以專業定學校,或以學校定專業
有很多人說研究生擇校要看專業,專業好的話學校差點也無所謂,這種想法有一定道理,畢竟專業實力,即使不決定也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研究生期間能夠學到什么,專業實力強的學校能讓你在本專業的研究和學習上精益求精,從而提高你的專業造詣,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視野的局限。
專業雖然差一點但綜合實力強的學校,能夠讓你接觸到更多的圈子和朋友,對綜合學養的提升幫助更大,但在專業上面需要你自己下更多功夫。而且,無論學什么,將來終究都是要走向就業市場,而市場不僅會看專業,也會看你的文憑(準入資格)。畢竟在沒有深入了解你之前,文憑是市場了解你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到底是以專業實力選擇學校,還是以綜合實力選擇學校,能小編認為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志趣,結合自己的實力,能夠盡量取得平衡的選擇當然更理想。
建議三 意向院校意向專業的考試難度
最近,有不少學生問小編某某學校難不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有人會覺得很難,自然也有人會覺得簡單,甚至有人的目標根本不在于此,但卻僅憑主觀臆斷在無意中混淆了他人的認知。
因此,與其問別人這所學校難考嗎?不如多問問自己:我現在的實力如何?我通過一年的努力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取得什么樣的進步?我有沒有讓自己不斷進步和完善的決心和毅力?
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情況,因此沒有人比你更能準確地告訴你自己,這所學校對你來說難還是不難。建議大家多去找找信息,如意向院校的歷年的報錄比、制定考試參考書、歷年真題、出題風格等。當然,別人的意見也有值得吸收和借鑒的一面,但在決定人生選擇這樣的大問題上,自己是唯一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建議四 地域區別需要考慮
未來選擇的大學或者研招單位,不單單是這所大學和這個研招單位對個人的教育,而且是這所大學或者這個研招單位所在城市的綜合資源對個人的教育。
在一個城市上學,不管是這個城市中哪所學校的學生,都會受到這個城市的整體影響。不管上的是名校還是普通院校,都沒有辦法獨善其身,擺脫這個城市給你打下的烙印。在選擇城市時,可以考慮"在哪工作,在哪安家,就在哪讀研"的考研地區選擇的基本原則。
北上廣作為一線城市,自然是眾人大多數的選擇。這些城市有著光鮮的面貌,但不一定能帶給你光鮮的未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