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工業大學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出發點,依據行業建設、地方及區域產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等建立了長期、穩定、密切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有明顯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
“十一五”以來,學校加大學科建設投入力度,緊緊圍繞國家、地方及區域經濟建設和冶金行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有利于發揮學校的多學科優勢、有利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有利于形成和發揚優勢與特色的原則,構建了以冶金、材料等優勢學科為核心,以化工、電氣、控制、機械、環境、計算機等特色學科為重要支撐,以經濟、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文學、法學等與理工交叉發展為學科延伸的學科體系,加強以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學科建設。同時,為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使用效益,打破二級學科之間的壁壘,學校按一級學科建設了學科帶頭人體系,并按一級學科規劃了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結構體系。目前該校一級碩士點學科主要分布在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法學等門類,絕大多數的本科專業均有二級碩士點作學科支撐而發展,學校已初步形成學科門類均衡的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
學校從把握學科內涵、突出學科特色、體現學科水平的目標出發,以培養模式改革為鍥機,優化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新修訂的培養方案中的每個學科的培養方案都是基于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群制定,注重學科交叉,做到具有一級學科授權的學科,或條件較好的二級學科,皆按一級學科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培養方案還從高層次人才應具備的知識結構、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出發,緊密結合學校發展戰略與學科優勢,大膽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研究生培養經驗和管理模式,科學、系統地設計了課程學習、實踐要求、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和論文工作等環節培養要求,明確體現碩士同層次、不同類型(學術型、應用型等)的培養目標和增強彈性和個性化培養的要求。
該校新近頒布了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新版培養方案注重合理銜接本、碩課程,加強基礎和提倡學科交融。為鼓勵學科交叉和強化部分研究生的基礎知識,將某些高年級本科課程作為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的過渡銜接部分,以及為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將數學學科的課程對全校研究生開放選課。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身能力及研究所需的知識面統籌課程學習計劃。
新版培養方案規定對立志鉆研學問打算考博的碩士生按學術型培養,加大學術水平的訓練;而對想更早地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碩士生則按應用型培養,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實踐。對于英語基礎好的符合條件的學生可免修研究生基礎英語,為他們搭建更好的英語學習平臺-選學學術交流英語,提升國際交流能力。
方案還加強課程的前沿性、新穎性、系統性等建設,進一步提高培養質量。2009年學校確立了19門研究生示范性學位建設課程,并有明確的建設規劃和要求。通過資助建設后一些課程在教學效果上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1年該校又確立了16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案例庫建設課程,進行立項資助建設,以此帶動學校研究生課程建設深入進行。加強對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研究,啟動了研究生公共基礎課的改革和優質資源平臺建設工作和專業學位課程和實踐體系建設以及研究生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工作。
該校注重實現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并重的轉變。培養方案明確同專業類別中全日制和在職攻讀不同生源類型的各環節具體的培養方式和要求。2011年又將所有的全日制專業學位專業資助立項進行培養模式研究,鼓勵結合學校專業學位辦學的具體情況,就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特別是新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相應的管理機制和質量評估體系進行研究探討,以保證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健康穩步發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