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的這個哥們牛了,在長明燈教室直接搭了個帳篷……”昨天,揚州某論壇上關于揚大學生的一則帖子,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大家親切地稱這個學生為“刻苦哥”。昨天,記者特地來到揚州大學尋找,幾經打聽,終于在江陽北路校區見到“刻苦哥”。說起“刻苦哥”,很多同學都豎起了大拇指。
教室搭帳篷,“刻苦哥”火了
“揚州大學的這個哥們牛了,在長明燈教室直接搭了個帳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昨天,揚州某論壇上關于揚大學生的一封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
網友“大管家”描述,最近,他到揚大一個長明燈教室自習,不想,剛走進某長明燈教室,瞬間石化了。“只見教室最后面的空地上,一學生放了張氣墊床,支起了蚊帳。這是打算留宿在長明燈教室哪!也真是難得,現在還有那么用功的大學生。”
此帖一出,很多網友都給這位刻苦的大學生起了一個“刻苦哥”的綽號,并紛紛留言,“小伙子很愛學習啊!”“這個學生太刻苦了!”不過也有網友開始打趣,“響應號召,提倡綠色環保,免澡資,免房費,來回打車的錢都省了。”
在人人網和揚大菁揚網上,記者也看到了關于“刻苦哥”的相關照片,上傳時間最早是在5月6日。
“刻苦哥”的刻苦眾所周知
昨晚8:30,記者前往揚州大學尋找傳說中的“刻苦哥”,多方打探,終于在江陽北路校區的長明燈教室尋找到。在階梯教室后面的空地上,果真有一個支起的蚊帳,里面放了一張氣墊床、一床被子和一把黃色的鑰匙,但卻不見“帳篷”主人的出現。
據知情學生介紹,這個帳篷“五一”之后就在這里出現了,帳篷的主人要到晚上10:30才到教室。“他是我們班的學生,學習一直很刻苦,以前就聽他說過想駐扎在自習室,沒想到他真的這樣做了。”揚大廣陵學院土木專業大三學生吳同學告訴記者,“刻苦哥”其實叫做孫成。
“他一直想考研,目標是山東大學,由于我們是專轉本學生,基礎沒那么扎實,所以付出的努力也會比別人多得多。”吳同學告訴記者,每天早晨6點多,孫成就會在學校的小樹林讀書,他的刻苦一直在班上眾所周知。
說完,吳同學還指出孫成一直坐的那個位子,“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他所有的書都搬到了這里。”記者發現,除了一些專業書外,孫成的桌子上大部分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考研方面的書籍,而且很多書籍里還夾著筆記本。
在教室,記者還找到了將“刻苦哥”照片發到網上的大一學生王鵬,“當時看到這個帳篷,還真的震驚了,沒想到在我們校區,還真的會有這樣刻苦的學生。”王鵬說,當時他是用手機拍下上傳到揚大論壇上的,沒想到會轉發得這么快。
刻苦哥說
每天節省兩三個小時看書
臨近晚上10:30,長明燈教室的同學陸陸續續走了,但此時孫成還沒有來。記者又等了半小時,終于看見一個男生拿著書走進教室,經證實,他正是孫成。
看到記者,孫成有些害羞,他說,剛才一直在圖書館看書,以前一直都有在教室通宵看書的想法,卻一直沒有實現,“最后,他想清楚了,覺得自己的行為要比別人的態度重要得多,畢竟考研是自己的事情。”孫成說,他是“五一”后買來帳篷,開始駐扎在教室的。
“住在教室,每天能節省下兩三個小時看書,既然想考研了,我就希望能節省所有的時間。”孫成告訴記者,因為學校有規定,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學生必須在晚上11點前回宿舍,早上要等到6點多才能出宿舍。“而如果住在教室,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也能節省更多在路上的時間”,孫成說,他已經在教室住了幾個晚上了,現在每天只回宿舍兩次,其余的時間要么上課,要么就是在教室看書,“晚上在宿舍洗漱一下之后,就開始在教室看書了,一般會看到12點多,然后就睡在教室,早上5點多起床,就可以直接起來看書了。”
即使考不上,也不怕非議
孫成說,現在他已經為自己定制了目標,非重點大學研究生不去。
搭起帳篷后,曾有同學問過孫成:“你把帳篷搭在這里,全校的人估計馬上就會知道,如果考研再考不上,你就不怕非議嗎?”孫成只是簡單地回答:“我只想考研成功,又不是什么丟人的事,為什么要害怕別人議論。”
老師看法
自覺的刻苦,值得肯定
記者了解到,在孫成的這個班,像這樣認真學習的學生不止一個,40多個人的班級有一半學生都在準備考研。
對于這個現象,老師怎么看?對此,記者采訪了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朱季康教授,他表示,這是一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也反映了在目前的高校校園中,大學生群體的多元化生活狀況。“對于相當數量的大學生而言,學習依舊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一些學習刻苦的個人榜樣、學風良好的班級集體也層出不窮。”
他解釋,“刻苦哥”的事例不是個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學的學習,不同于普通教育階段的學習,更是為自己的學習,學習的內容也有個人的個性差異,這種自覺的刻苦精神,在不影響身體健康與人際關系的前提下,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